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碰實體不做技術,只做精神文化類的專案

新時代的人, 基本上都不喜歡搞實體行業了。 只搞虛擬互聯網項目、零成本暴利項目。 只靠互聯網賺錢, 只在互聯網上打造組織。 一個牛逼的人靠一個微信, 一部手機, 一個電腦就能搞直播, 視頻, 音訊, 軟文賺錢。

我們永遠不碰實體, 永遠不碰技術。 精神文化的項目越做越賺錢, 文化可以傳承幾千年。 比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已經傳承了幾千年了, 《論語》《道德經》《佛經》等文化書籍經久不衰。 巴菲特老爺子, 就不喜歡高科技企業。 為什麼呢?再一流的理工類科技企業, 絕大部分只有10-15年的存活週期。 科技企業賺的是技術秘密帶來的高利潤,

而不是擰螺絲的利潤。 但是, 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難完全阻止技術傳播和技術進步。

精神文化

搞技術傳播, 秘密不再是秘密了, 高利潤也沒了。 曾幾何時, 紡織機也是世界上最厲害的高科技秘密, 現在淪為廉價勞動了。

蘋果手機的功能, 安卓也可以做到, 互相殺價, 蘋果手機肯定是走下坡路了。 必須賣稀缺性, 必須賣唯一性, 而我們的互聯網服務, 就是如此。 比如我們開發一個文化專案, 你想要跟我合作, 你必須答應滿足我的條件。 這個就是賣稀缺性和唯一性, 大家也用這個思路來搞行銷即可。

技術研發

技術在不斷進步, 桌上型電腦是微軟一家獨大, 厲害了十幾年, 以為永遠是第一了。 可我已經根本不用微軟了, 你是不是再升級, 我不關心了, 你去賺大公司的錢吧, 我現在只玩手機了。 90後、95後, 都是玩手機的, 最多玩平板電腦。 我認識一個超級美麗的95後, 她告訴我基本上不玩電腦, 只玩手機, 回家最多看平板。 這就是時代的進步吧。

技術的研發會替代以前的技術產品, 現在手機就可以當照相機了, 照相機廠基本就倒閉了。 生態類企業更加是不堪一擊。 最簡單的比喻, 以前電話號碼是最大的生態圈了, 而現在幾乎沒人用電話了。

而我們搞服務業, 文化行業, 最多只是隨著互聯網媒體生態的變化,

轉換戰場。 但我們的收入只會越來越高。 對於我來講是堅決不碰實體的, 只打造互聯網線上文化教育集團, 只做文化精神類需求的項目。

弘揚文化精神

作者簡介:萬華強, 自媒體人, 5年互聯網行銷實戰經驗, 樂於為大家分享實戰經驗, 希望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更多創業思維、專案操作手法、行銷經驗分享, 收藏本人頭條號給你精彩人生!謝謝諸位, 更多賺錢思維, 專案操作手法公眾號(阿強網銷學)給你50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