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超九成人出門嚴防手機丟失 最怕各支付端被盜用

中國新聞網

超九成受訪者平時出門會格外注意防止手機丟失

手機丟失, 受訪者最擔心各支付端被盜用引發錢財損失

隨著科技的發展, 功能越來越強大的智慧手機不再只是個通訊工具, 拍照記錄生活、傳送工作檔、支付日常消費甚至理財存錢等, 手機能幹的事兒越來越多。 這麼重要的手機, 人們外出時是不是比以前更在意手機安全了?

日前, 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 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85.1%的受訪者比以前更擔心手機丟失的問題, 91.2%的受訪者平時出門會格外注意防止手機丟失。

手機丟失, 各支付端被盜用引發錢財損失(40.0%)是受訪者最擔心的。 如果手機丟失, 46.4%的受訪者會首先凍結或掛失各電子支付帳號。

調查中, 94.7%的受訪者使用的是智慧手機。 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受訪者占36.1%, 二線城市的占41.5%, 三四線城市的占18.1%, 小城鎮、縣城的占3.6%, 農村的占0.6%。 90後占19.2%, 80後占54.3%, 70後占20.4%, 60後占4.8%, 50後占1.0%, 其他占0.4%。

85.1%受訪者比以前更加擔心手機丟失問題

“現在手機4G網很快, WiFi覆蓋面也很廣, 出門不用帶錢包、銀行卡, 帶個手機就可以了。 ”提到如今手機的用途, 北京某社區醫院醫生趙澤華開心地說, “尤其女生出門購物, 看到喜歡的衣服鞋子, 若嫌貴當時就能拍下來和淘寶比價, 非常方便。 ”

“看視頻都用手機, 甚至在家也不用開電腦了。 買菜、買水只要能用手機支付的我都不用現金。

”33歲北京某電商公司職員王澤昕介紹, 如今很多工作也通過微信傳達和商討, 手機可謂“娛樂生活和工作全不誤”。

40歲某航太研究所研究員陳清華(化名)認為, 手機的功能首先是溝通交流, 之後是業務聯繫、資訊共用。 “平時我用手機做得最多的是網購, 其次是轉帳, 同時還用一些App進行理財, 方便隨存隨取”。

有人說, 如今手機就是生活的全部, 出門一部手機“走天下”。 對此, 71.4%的受訪者表示贊同。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葛健表示, 隨著手機擁有的功能越來越多, 它已不單是通訊工具或者“錢包”了, 而是每個人的“身份”代表, “通過手機我們能瞭解擁有者的金融情況、社交圈以及生活喜好和物理特徵, 如指紋等”。

生活中, 趙澤華不敢將手機離手, “上學時我丟過好幾部手機, 那時手機沒有這麼多功能。 只掛失手機號, 再重新補辦電話卡, 不用做其他處理。 但現在不一樣了, 手機看不見了就要馬上找”。

“我就是那種‘手機癌’患者, 手機不在身邊就會感到發慌。 ”王澤昕說自己平時都要把手機放在目光所及的地方。

“手機一定要貼身攜帶, 不能隨意放在衣服的外兜。 在人員嘈雜的地方更要提高警惕, 隨時檢查手機安全狀態。 ”陳清華認為, 大多數人丟的手機是被偷竊的, 需要提高自己的保護意識。

民調顯示, 與以前相比, 85.1%的受訪者更加擔心手機丟失的問題。 91.2%的受訪者平時出門會格外注意防止手機丟失, 其中, 45.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注意。

手機丟失,

46.4%受訪者首先會凍結或掛失電子支付帳號

“我在幾個App上綁定了銀行卡和信用卡。 如今盜取資訊技術手段多樣, 萬一手機丟了, 個人帳戶、密碼被攻破, 我的資金、個人資訊就都不安全了。 ”趙澤華說。

王澤昕的老公曾丟過一次手機, 之後銀行卡被盜刷1000多元, “當時收到了短信消費提醒, 但我們沒在意, 直到半個月後才反應過來是被盜刷, 但已經追不回來了”。

調查顯示, 手機丟失造成各支付端被盜用引起錢財損失(40.0%)、存儲重要檔資料丟失(23.0%)是受訪者普遍擔心的問題, 其他還有:個人資訊洩露, 被不法分子利用(13.4%), 手機綁定的各平臺帳號密碼洩露, 造成損失(13.2%)和額外的手機消費支出(9.7%)。

吸取了手機丟失被盜刷的教訓, 王澤昕表示, 如果手機丟失,

一定要先凍結各類支付帳號, 最大限度降低損失。

如果手機丟了, 大家首先會怎麼做?46.4%的受訪者會凍結或掛失微信支付、支付寶等各電子支付帳號。 其他還有:掛失手機(25.0%), 知會親朋好友, 謹防電話詐騙(16.9%), 更改綁定的各個平臺帳號密碼, 如QQ、郵箱、淘寶等(7.5%)和掛失銀行卡(3.3%)。

葛健告訴廣大手機用戶, 手機丟失後, 要向運營商掛失手機號, 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另外, 為防止銀行卡資金被盜刷, 在手機丟失後要儘快凍結所綁定的銀行卡帳號。 再者就是掛失協力廠商支付平臺帳戶, 防止通過協力廠商支付平臺盜刷資金。 ”他還建議, 要注意修改郵箱、IM通信(即時通訊, 如QQ、MSN等——編者注)帳號的密碼, 防止重要資訊洩露造成的損失。

30.3%受訪者會為手機設置複雜的解鎖密碼

“我的手機軟體都是用指紋登錄和支付消費的,而且我從不使用公共網路進行支付,也很少使用掃碼支付。”陳清華說。

除了設置螢幕解鎖密碼、各類支付密碼和指紋解鎖支付等,趙澤華還把手機與平板電腦連結,“如果手機丟了,就用平板電腦進行遠端操控,將手機所有功能鎖定暫停,或者更換密碼”。

王澤昕為手機設置了定位服務,如果手機丟失,只要對方開機就能夠定位,方便尋找。“綁定的銀行卡我也不敢放很多錢,萬一發生盜刷銀行卡,也不會損失太大”。

為防止手機丟失或降低因手機丟失帶來的損失,設置複雜的手機解鎖密碼(30.3%)、時刻注意檢查手機是否存在(25.4%)是受訪者普遍的做法,其他還有:定期刪除轉移敏感資訊和隱私照片(16.7%)、不在手機中記錄帳號密碼等重要資訊(11.2%),關閉電子支付的免密支付形式(8.6%)以及電子平臺上不綁定大額度、多張銀行卡(7.15)。

葛健表示,要注重手機的日常安全防護,如提高支付密碼安全性能,防止使用簡單密碼和一碼通用。手機中儘量不保存與帳戶密碼相關的資訊,如備忘錄記錄、照片等,不在手機中記錄重要的個人資訊。

“我的手機軟體都是用指紋登錄和支付消費的,而且我從不使用公共網路進行支付,也很少使用掃碼支付。”陳清華說。

除了設置螢幕解鎖密碼、各類支付密碼和指紋解鎖支付等,趙澤華還把手機與平板電腦連結,“如果手機丟了,就用平板電腦進行遠端操控,將手機所有功能鎖定暫停,或者更換密碼”。

王澤昕為手機設置了定位服務,如果手機丟失,只要對方開機就能夠定位,方便尋找。“綁定的銀行卡我也不敢放很多錢,萬一發生盜刷銀行卡,也不會損失太大”。

為防止手機丟失或降低因手機丟失帶來的損失,設置複雜的手機解鎖密碼(30.3%)、時刻注意檢查手機是否存在(25.4%)是受訪者普遍的做法,其他還有:定期刪除轉移敏感資訊和隱私照片(16.7%)、不在手機中記錄帳號密碼等重要資訊(11.2%),關閉電子支付的免密支付形式(8.6%)以及電子平臺上不綁定大額度、多張銀行卡(7.15)。

葛健表示,要注重手機的日常安全防護,如提高支付密碼安全性能,防止使用簡單密碼和一碼通用。手機中儘量不保存與帳戶密碼相關的資訊,如備忘錄記錄、照片等,不在手機中記錄重要的個人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