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木子:情困盧浮宮

讀過《情迷兩河》上、下兩篇文章的朋友們, 都應該知道我對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文明情有獨鍾。 春節期間的法國紅酒之旅, 除了走訪波爾多和隆河谷(Rhone Valley, 也譯作羅納河谷)的八個酒莊, 老友還刻意安排了一整天的“空餘”時間, 好讓我專程到盧浮宮的黎塞留館(Richelieu Wing)和敘利館(Sully Wing)“二親芳澤”。 沒錯, 我說的是“二親”, 因為在美國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我已經獨自“一親”美麗的“蘇妹兒”(蘇美爾Sumer)了。

雖然, 這些年曾著著實實地琢磨了一些古代文明的閒雜讀物, 通過書上的實物照片, 專題片的實錄畫面, 以及博物館的親身體驗,

提高了自己對兩河流域文明的認知;但臨行前我還是按照盧浮宮的館藏特點, 著著實實地琢磨出一套攻略:先看西元前7500年的兩河流域文物, 後看西元前6500年的古希臘克裡特(Crete)文物;如果時間充足, 再看西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文物。

2月4日上午, 我們六人冒著寒風細雨趕路, 大街小巷中穿行疾步, 想在盧浮宮甫開館的九點鐘抵達貝聿銘設計的金字塔玻璃屋。 老友不幸言中, 入口處果然已經排出一條小長龍。 等學生用手機向查票員出示電子票後, 我急忙向標明“古近東文物”的橙黃區域快走。

沒想到的是:正當我極為吃力地用沙啞的聲音向老友們介紹泥板書、箭頭文字和滾筒印章的時候, 莫名其妙地就被“動手不動口”的盧浮宮保安“裹挾”到防空壕去了!

聚攏的C國遊客漸漸越來越多, 一顆顆摸不著頭腦的頭顱, 一條條吐得出天花的舌頭, 開始胡編故事亂造謠——一下子大砍刀、兩下子小火炮、三下子土炸藥……, 言者眉飛色舞, 聽眾心驚膽跳。 朋友暗問怎麼沒有電影裡的雌雄大盜?我笑說如果他們真的飛來, 看到這陣仗, 怕也要“墜”了!約莫過了一小時, 才從網路新聞得知:盧浮宮遭遇“恐怖襲擊”了。 更恐怖的是:保安這一關, 就把我們“禁閉”了將近兩個小時!

因為防空壕供人休息的凳子數量有限, 時間久了, 好些屁股們紛紛坐在走廊兩旁的石墩上。 可才一會兒, 保安就過來叫一排排的屁股們起立了。 其實, 我一進入地下層就注意到防空壕的格局, 並且很快判定我們所站立的走廊,

極可能是舊皇宮護城河的河床;而那兩排前低後高的石墩, 應該是原來的城牆。 果然不出所料, 翻查資料後發現:這真是1200年法蘭克國王菲利浦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擴建並改造皇宮時留下的舊城堡遺址!

那些大剌剌的屁股, 不但一堆一堆地坐上擁有800多年歷史的文物, 還一坨一坨地坐著盧浮宮印製的精美導覽地圖。 一個有文化的國度, 人民不應該擔心坐髒衣褲, 就把圖文報紙書本用來墊屁股。 相較于錯過盧浮宮鎮館之寶《漢謨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的遺憾, 我對這些屁股們的失望, 難道也要用蒙娜麗莎般無奈的微笑來“排解”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