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中美關係“壓艙石”亮點頻現!美國各州爭相示好中國

蔓越莓, 一種小巧的紅色水果,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前夕登上了11月4日的《華爾街日報》。 美國東北部麻塞諸塞州的果農發現, 在短短數年時間內, 遙遠的東方消費者已成為這種水果的最重要客戶。

美國農業部的統計顯示, 從2012到2016短短4年間, 美國對中國蔓越莓出口量暴增了約8倍。 中國成為美國蔓越莓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

麻塞諸塞州的蔓越莓、阿拉斯加州的海魚、蒙大拿州的牛肉、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卡、愛荷華州的大豆……如今都視中國為最具潛力的出口市場。

1979年, 中美之間貿易額僅為25億美元, 而這一數字到2016年已達5243億美元。

目前,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 而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 2016年美國對華出口比2001年增長500%。

中美投資合作出現新趨勢

不過, 商品貿易只是中美經貿關係的側面之一。 回顧過去近40年來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 有兩大趨勢頗值得注意。 趨勢之一, 中美經貿關係日益從商品貿易主導的單維度關係, 發展為具有商品貿易、服務貿易、雙向投資、就業創造等多維度的全面經貿合作關係。

在商品貿易不斷擴大的同時, 服務貿易正成為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新亮點。 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報告, 2015年, 美國對中國服務出口額達470億美元, 中國是美國第三大服務出口目的地。 從2006年到2015年, 美國對中國服務出口增幅超過400%。

在投資方面, 近年來中美之間也逐漸從此前的資本單向流動逐步轉變為資本雙向流動。 據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榮鼎諮詢公司的資料, 2016年, 中美兩國雙向直接投資額達約600億美元, 創歷史新高。 其中, 中國企業在美直接投資近460億美元, 較2015年猛增兩倍。 2017年中企對美投資增長雖有所放緩, 但榮鼎預計全年仍有望達到300億美元。

除了投資總量的高速增長, 中美投資合作展現的一些新趨勢更加令人欣喜。 今年3月份, 中國騰訊耗資17.8億美元購入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5%股權, 以支持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和生產;而在11月初, 特斯拉也宣佈了未來在中國的建廠計畫。

除了騰訊和特斯拉的合作, 中國萬向集團收購美國破產新能源電池生產企業A123、比亞迪在加利福尼亞州蘭卡斯特擴建北美地區最大電動大巴工廠,

也均堪稱中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合作典範, 而這些投資合作未來很可能將左右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格局。

在新能源的另一個領域——太陽能發電, 中國憑藉多年的投入在全球範圍內也具備產業優勢, 尚德電力、保利協鑫等企業對美國的投資, 不僅為當地創造了就業、發展了經濟, 還豐富了其清潔能源利用方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認為, 在推動太陽能電池板技術進步方面, 中國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 尤其是在全球共同面對氣候變化挑戰的背景下。

在科技領域, 中國以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為代表的三大科技企業在美也動作頻頻,

表明中國企業正逐步從以往的跟風創新向引領產業創新轉變。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 騰訊除了對特斯拉的投資, 還向兩家遊戲開發商分別投資4億美元, 並與阿裡巴巴共同投資了汽車分享服務企業利夫特(Lyft);阿裡巴巴也對虛擬實境、社交媒體、手機短信應用程式等領域的多家美國公司總計投資了10多億美元;百度則投向了無人駕駛、移動安全以及地圖繪製等領域的公司。

另一方面, 美國企業更加看好中國市場。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小纓日前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表示, 作為該公司在美國本土之外最大的單一國家市場,

中國對其未來增長至關重要。

商品貿易、服務貿易、雙向投資, 所有這些都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就業、稅收和消費者紅利。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統計顯示, 美中經貿關係直接或間接支持了26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

美國各州爭相示好中國

趨勢之二, 中美經貿關係正發展出日趨豐富的層次:除中央政府層面的合作之外, 地方合作、企業間合作、民間合作正日益成為中美經貿關係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

統計顯示, 從2006年至2016年, 對中國商品出口額增幅超過100%的美國州達30個;從2006年至2015年, 美國全部50個州對華服務貿易出口增幅超過100%;截至2016年底, 中國企業在美直接投資累計為美國地方創造14.1萬個直接就業崗位。

中美經貿合作給美國地方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是美國各州爭相對中國示好的重要原因。 美國華盛頓州民主黨眾議員裡克·拉森近期接受《紐約客》採訪時,便戲稱自己為“熊貓擁抱者”。

目前,美國加州等7個州市與中國十幾個省市分別建立了省州經貿交流機制。僅去年一年這些機制共推動雙向投資專案近50個,合同金額超過25億美元。

在隨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前,隸屬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總裁基斯·邁耶表示,天然氣將成為推動阿拉斯加與中國互惠關係的“新催化劑”。

邁耶在接受參考消息記者採訪時說,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將為中國和這個美國最大州之間雙邊貿易與合作提供契機。

邁耶介紹,公司正致力於開發北坡天然氣資源,修建一條1300多公里、貫穿南北的輸氣管道及天然氣液化處理廠,從而實現向亞洲市場年出口20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目標。邁耶表示,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此前已與相關中國公司進行接觸,就液化天然氣出口進行了多次對話,並取得良好進展。阿拉斯加州州長比爾·沃克說:“我們看到的是中國14億人口及其對天然氣的龐大需求。”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正迅速從煤炭轉向清潔能源。

邁耶說,阿拉斯加與中國是“完美的結合”。“中國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增加,而阿拉斯加州與中國的地理距離相對較近,無需通過第三國便可直接輸送。”相應的,這一貿易關係將顯著改善該州的經濟條件。

美國總統特朗普率龐大代表團訪華,隨行名單中就包括沃克和邁耶。兩人不久前剛訪問過中國,以推動阿拉斯加旅遊、海產品以及這一液態天然氣項目。

問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買美國貨、雇美國人”政策是否會影響中國企業參與該專案,邁耶並不認為這是“障礙”。“這是我們將解決的問題,但這一項目給雙方帶來的利益將超越這些問題”。

概括來說,得益于中美之間務實合作的不斷推進,多層次、多維度的中美經貿關係已日趨成熟,並富有韌性,將持續成為中美關係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美國華盛頓州民主黨眾議員裡克·拉森近期接受《紐約客》採訪時,便戲稱自己為“熊貓擁抱者”。

目前,美國加州等7個州市與中國十幾個省市分別建立了省州經貿交流機制。僅去年一年這些機制共推動雙向投資專案近50個,合同金額超過25億美元。

在隨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前,隸屬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總裁基斯·邁耶表示,天然氣將成為推動阿拉斯加與中國互惠關係的“新催化劑”。

邁耶在接受參考消息記者採訪時說,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將為中國和這個美國最大州之間雙邊貿易與合作提供契機。

邁耶介紹,公司正致力於開發北坡天然氣資源,修建一條1300多公里、貫穿南北的輸氣管道及天然氣液化處理廠,從而實現向亞洲市場年出口20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目標。邁耶表示,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公司此前已與相關中國公司進行接觸,就液化天然氣出口進行了多次對話,並取得良好進展。阿拉斯加州州長比爾·沃克說:“我們看到的是中國14億人口及其對天然氣的龐大需求。”作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正迅速從煤炭轉向清潔能源。

邁耶說,阿拉斯加與中國是“完美的結合”。“中國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增加,而阿拉斯加州與中國的地理距離相對較近,無需通過第三國便可直接輸送。”相應的,這一貿易關係將顯著改善該州的經濟條件。

美國總統特朗普率龐大代表團訪華,隨行名單中就包括沃克和邁耶。兩人不久前剛訪問過中國,以推動阿拉斯加旅遊、海產品以及這一液態天然氣項目。

問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買美國貨、雇美國人”政策是否會影響中國企業參與該專案,邁耶並不認為這是“障礙”。“這是我們將解決的問題,但這一項目給雙方帶來的利益將超越這些問題”。

概括來說,得益于中美之間務實合作的不斷推進,多層次、多維度的中美經貿關係已日趨成熟,並富有韌性,將持續成為中美關係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