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強迫症正加快步伐破壞青少年的健康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各大新聞平臺隔三差五的報導類似“某地區青少年抑鬱症自殺或欲跳樓”的新聞, 這讓人們意識到抑鬱症的發病率在逐步上升, 已向低齡人群伸出了魔爪。

然而, 除了抑鬱症, 強迫症在青少年中的發病率也不低。

強迫症及發病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 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以強迫觀念最多見, 強迫行為多是為減輕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而採取的順應行為, 常見的有強迫檢查、強迫詢問、強迫洗滌等。 病程遷延的患者可表現為以儀式化動作為主, 而精神痛苦減輕, 但此時社會功能明顯受損。

強迫症的病因

強迫症是一種病因比較複雜的心理障礙, 許多研究者分別從神經生化、遺傳學以及心理學等多種途徑探討這一現象的成因, 但是, 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一個十分有說服力的解釋。 青少年強迫症的成因與心理、社會因素聯繫緊密, 與一定的人格特徵有著密切關係。

社會心理因素是強迫症的誘發因素。 正常人偶爾有強迫觀念, 但是並不持續, 往往在社會心理因素影響下被強化而持續存在。

此種社會心理因素常見的有工作和生活環境的變換, 父母對學習成績要求嚴格, 心理壓力大;或處境困難, 擔心意外;或家庭不和睦;或于親人逝世, 極度悲傷等。 這些事件都會給青少年帶來沉重打擊, 致使他謹小慎微, 遇事猶豫不決, 反復思考, 憂心忡忡, 而誘發強迫症狀。

強迫症的症狀表現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患強迫症, 得需要時間和4個特徵。

時間上:強迫症狀或強迫動作(或兩者並存)的存在時間持續了兩周或兩周以上。 這些症狀引起痛苦或妨礙活動。

4個特徵:①必須被看做是患者自己的思維或衝動;②必須至少有一種思想或動作仍在被患者徒勞地加以抵制, 即使患者不再對其他症狀加以抵制;③實施動作的想法本身應該是令人不愉快的;④想法、衝動、行為必須是令人不快一再出現。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