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球迷走心長文|上山第一年,心系一抹藍

有一位球迷在網上寫下長文, 講述自己一年來逐漸迷上富力足球的心路歷程。

富力君讀完十分感動並轉載出來, 與諸位共賞這篇文章。

—————————————————————

8月9日晚, 越秀山, 卡佩羅率領的江蘇隊來勢洶洶。 工作日的比賽, 上座人數沒有過萬, 想必等到第二天, 官方資料一公佈, 又會引來不明真相的各路網友一片吐槽。 賽前, 廣播員照例宣讀兩隊大名單。 當客隊球員汪嵩的名字被念出, 現場掌聲雷動。 我不禁怔了一下。 熟悉足球文化的我很容易就猜到, 汪嵩是富力的舊將, 而且必定是功臣。 但掌聲過後, 我又忍不住思考,

對於這支球隊在這座城市並不算長的故事, 我究竟還錯過了哪些精彩的章節。

人生路漫漫, 身上的行囊, 容量恐怕總比我們想像的要有限。 與一場美麗的邂逅相對應的, 往往會是一次無奈的錯過。 一年前, 我以一種痛苦而無助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初戀。

伴隨著這一次前所未有的人生打擊到來的, 是職場上超負荷的工作量。 就這樣, 我咬緊牙關, 強忍著種種負面情緒, 度過了一次異常艱難的業務高峰期和一個不痛不癢的春節假期。 情懷使然, 我到現在仍然保持著更新QQ空間的習慣, 經常會把生活中的正能量發到空間和大家分享——儘管時代大潮正在把我的觀眾一個個沖散。 但在那幾個月, 我的空間內容變得內斂了許多, 不見了以往開朗的語氣和風趣的配圖。

直到今年三月, 百無聊賴的我第一次被新賽季中超揭幕的消息所吸引。 一張平價球票, 一個臨時主場, 看了十幾年足球的我, 終於有了一次現場觀看本國聯賽的機會。 賽前, 我把球票的照片發上了空間, 並配文“富力雄起!!!”用三個感嘆號告訴自己, 生活的陰霾終有散去的一天, 只要勇敢前行, 陽光就在不遠處。 盧琳, 薑至鵬, 紮哈威, 算上斯托伊科維奇, 當時我能叫出名字的富力隊成員也只有這四個——但這不重要。 一場開門紅, 讓我度過了一個心滿意足的下午。

比賽中的兩個進球, 讓我記住了肖智和雷納迪尼奧。 賽後新聞的一條熱評“講件小事, 富力的U23打滿全場, 而且是中間中後衛, 而且他20歲。 ”讓我記住了黃政宇。 第一場比賽, 記住了三個新名字, 這樣的表現, 想想也並不算差。

越秀山的翻新工程推遲了我和它的結緣時間。

但我知道, 與堅守了數十年越秀山情懷的老廣們相比, 這幾個月的等待微不足道。 第一次去越秀山看球的那天上午, 我剛剛結束北京之旅回到廣州。 不顧淩晨起床趕飛機的勞累, 我稍作休息, 拿起球票就往球場趕。 這一次, 我“下重本”買了張VIP票。 當時內心的想法是“難得來一次越秀山, 乾脆買張貴的好好看看”。 到後來, 逐漸癡迷于富力, 卻又囿於自身經濟條件的我, 自然只能暫時和貴賓區說再見了。

那次上山之前, 我已經在盡自己所能惡補富力的歷史, 就像那些愛提問“第一次XXX, 怎樣裝出經常XXX的樣子”的網友們一樣, 努力想讓自己到時候邁步登梯, 入場就座的姿態儘量像個“三十年越秀山球迷”。 成立一年沖超成功, 中超元年雙殺霸主,勇奪季軍沖入亞冠,雙線疲軟艱難保級……這些故事,光是讀梗概,就已經讓我好奇不已:這支球隊在廣州短短幾年時光,到底都經歷過怎樣的大風大浪,起起伏伏?

那些年錯過的跌宕情節,富力今年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再現了一回。越秀山的換色魔法,襯托著聯賽戰績的大起大落,讓“風水”幾乎和“美麗足球”一併成為了本賽季富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字。調侃之余,大家心裡其實明白,球隊的進步,靠的是實打實的辛勤付出。傳承南粵文化,重用本土才俊,堅持南派風格,全隊上下用極富本地特色的手法,努力烹製出“鹹菜變燒鵝”這一道聽起來異想天開的佳餚。當上山看球成為新的習慣,我感覺自己仿佛多了一種本地老廣的生活方式,哪怕我每次看完比賽,都要馬不停蹄地趕回天河區某個幾乎聽不見粵語,也從未見過其他人身穿富力球衣的城中村。

現場為主隊搖旗呐喊的任務主要由一群學生負責,他們身後,還坐著許多父輩,祖父輩的老球迷。也許,對於越秀山這樣的小球場,過分追求氣吞山河般的助威聲浪有些不切實際,更何況,相比于學生們“與國際接軌”的觀賽風格,許多常年上山看球的阿叔阿伯們更加習慣像靠在椅子上,就著陽光愜意地賞花觀鳥般,斯斯文文地品味一場比賽,只在某些特殊時刻,才隨性地送上幾聲呐喊,幾句吐槽。另外,球迷們多年不變的“遲到早退”的習慣仿佛也在提醒旁人,足球好比生活的一味調料,分量大小,任君自取。然而,場上的富力將士們不會放棄每一分鐘的時間,為觀眾獻上美麗足球的表演,就像在努力告訴大家,足球未必是生活的必需品,但生活可以因為它多出一份獨特的悠長回味。來越秀山看球,你會收穫什麼?或者是迷上某個進球得分的鋒線殺手,或者是感動于某位滿場飛奔的本土英雄,又或者是看臺某處,兩位新老球迷的目光邂逅,讓長者憶起了自己為足球癡狂的青蔥歲月,也讓青年感慨越秀山情懷的難得可貴。而對於我自己,這支球隊和這座球場的意義在於,它們在我的內心種下了更深的,對於這項運動和這座城市的熱愛。

第一次造訪越秀山的卡佩羅,最終失意而歸。但汪嵩的此番回歸,必是百感交集。這一次,不少球迷放棄了提前退場的習慣,等待著向賽後獨自謝場的汪嵩再一次獻上掌聲。即使是轉粉晚了僅僅一年,我也永遠無法真切感受他們在那一刻的心緒。然而,那個夜晚過去三個多月後,薑至鵬在越秀山的告別,讓落日的餘暉多了幾分傷感,也為我的富力情結添了第一份愁緒。我心裡一直都清楚,職業足球,終究免不了商業利益的糾葛與往來。如果說足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那前面加上“職業”二字,則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生活不時展現的冷酷一面。

富力在廣州建隊的那年,正好是我來到廣州讀大學的那年。六年時間,這支新廣州隊在羊城紮根生長,逐漸成長為中國足壇的一朵奇葩,而我這個“新廣州人”還跟芸芸眾生一樣,手握著青春的資本,努力尋找著人生的方向。富力的藍色是海洋的顏色,儘管它不受越秀山上那座鎮海樓的喜愛,但在我心中,它依然可以象徵一片美麗的大海,就像這支前身曾遭遇過顛沛流離的球隊,在歷盡曲折的跋涉之後,終於見到了心中嚮往的最美的風景,找到了最好的歸宿。而對於仍在生活的茫茫浪潮中摸索前行的我,前方等待著我的會是怎樣一番景色,最終的歸宿,又能否如我所願呢?人生或許難以圓滿,但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歇。

共勉吧,廣州隊!

中超元年雙殺霸主,勇奪季軍沖入亞冠,雙線疲軟艱難保級……這些故事,光是讀梗概,就已經讓我好奇不已:這支球隊在廣州短短幾年時光,到底都經歷過怎樣的大風大浪,起起伏伏?

那些年錯過的跌宕情節,富力今年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再現了一回。越秀山的換色魔法,襯托著聯賽戰績的大起大落,讓“風水”幾乎和“美麗足球”一併成為了本賽季富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關鍵字。調侃之余,大家心裡其實明白,球隊的進步,靠的是實打實的辛勤付出。傳承南粵文化,重用本土才俊,堅持南派風格,全隊上下用極富本地特色的手法,努力烹製出“鹹菜變燒鵝”這一道聽起來異想天開的佳餚。當上山看球成為新的習慣,我感覺自己仿佛多了一種本地老廣的生活方式,哪怕我每次看完比賽,都要馬不停蹄地趕回天河區某個幾乎聽不見粵語,也從未見過其他人身穿富力球衣的城中村。

現場為主隊搖旗呐喊的任務主要由一群學生負責,他們身後,還坐著許多父輩,祖父輩的老球迷。也許,對於越秀山這樣的小球場,過分追求氣吞山河般的助威聲浪有些不切實際,更何況,相比于學生們“與國際接軌”的觀賽風格,許多常年上山看球的阿叔阿伯們更加習慣像靠在椅子上,就著陽光愜意地賞花觀鳥般,斯斯文文地品味一場比賽,只在某些特殊時刻,才隨性地送上幾聲呐喊,幾句吐槽。另外,球迷們多年不變的“遲到早退”的習慣仿佛也在提醒旁人,足球好比生活的一味調料,分量大小,任君自取。然而,場上的富力將士們不會放棄每一分鐘的時間,為觀眾獻上美麗足球的表演,就像在努力告訴大家,足球未必是生活的必需品,但生活可以因為它多出一份獨特的悠長回味。來越秀山看球,你會收穫什麼?或者是迷上某個進球得分的鋒線殺手,或者是感動于某位滿場飛奔的本土英雄,又或者是看臺某處,兩位新老球迷的目光邂逅,讓長者憶起了自己為足球癡狂的青蔥歲月,也讓青年感慨越秀山情懷的難得可貴。而對於我自己,這支球隊和這座球場的意義在於,它們在我的內心種下了更深的,對於這項運動和這座城市的熱愛。

第一次造訪越秀山的卡佩羅,最終失意而歸。但汪嵩的此番回歸,必是百感交集。這一次,不少球迷放棄了提前退場的習慣,等待著向賽後獨自謝場的汪嵩再一次獻上掌聲。即使是轉粉晚了僅僅一年,我也永遠無法真切感受他們在那一刻的心緒。然而,那個夜晚過去三個多月後,薑至鵬在越秀山的告別,讓落日的餘暉多了幾分傷感,也為我的富力情結添了第一份愁緒。我心裡一直都清楚,職業足球,終究免不了商業利益的糾葛與往來。如果說足球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那前面加上“職業”二字,則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學會勇敢面對生活不時展現的冷酷一面。

富力在廣州建隊的那年,正好是我來到廣州讀大學的那年。六年時間,這支新廣州隊在羊城紮根生長,逐漸成長為中國足壇的一朵奇葩,而我這個“新廣州人”還跟芸芸眾生一樣,手握著青春的資本,努力尋找著人生的方向。富力的藍色是海洋的顏色,儘管它不受越秀山上那座鎮海樓的喜愛,但在我心中,它依然可以象徵一片美麗的大海,就像這支前身曾遭遇過顛沛流離的球隊,在歷盡曲折的跋涉之後,終於見到了心中嚮往的最美的風景,找到了最好的歸宿。而對於仍在生活的茫茫浪潮中摸索前行的我,前方等待著我的會是怎樣一番景色,最終的歸宿,又能否如我所願呢?人生或許難以圓滿,但前進的腳步不會停歇。

共勉吧,廣州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