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宋朝時的人吃什麼蔬菜?

宋朝時的人吃什麼蔬菜?

吳鉤

南宋臨安的每天早晨, “買賣細色異品菜蔬”的小商販“填塞街市, 吟叫百端, 如汴京氣象, 殊可人意”(《夢粱錄》)。

蔬菜是宋人餐桌上的常見食材, 學者的考證指出, 宋代栽培的蔬菜品種非常豐富, 約有四五十種, 與今日市場上的蔬菜種類大體差不多。

胡蘿蔔、蕪菁、牛蒡、白菜、矮黃(娃娃菜)、菘菜(小白菜)、芥菜、油菜、頗棱(菠菜)、萵苣、芹菜、茼蒿、薺菜、芫荽、莧菜)、生菜、紫蘇、蔥、薤、韭、黃芽(韭黃)、大蒜、小蒜、梢瓜、黃瓜、冬瓜、葫蘆、葫、瓠、甜瓜、絲瓜、芋、山藥、薑、菱、藕、苦薏、茭白、蓴菜、紫菜、百合、竹筍、枸杞、合蕈、松蕈、竹蕈、麥蕈、玉蕈、黃蕈、紫蕈、四季蕈、鵝膏蕈, 等等, 宋代時已經廣泛栽培(張金花、王茂華論文《宋代的蔬菜與蔬菜業》)。

豆芽作為蔬菜, 也首見於宋代。 蘇頌的《圖經本草》說:“綠豆, 生白芽為蔬中佳品。 ”宋代美食筆記《山家清供》記載:“以水浸黑豆, 曝之及芽, 以糠秕置盆中,

鋪沙植豆, 用板壓。 及長, 則複以桶, 曉則曬之, ……越三日出之, 洗, 焯以油、鹽、苦酒、香料可為茹, 卷以麻餅尤佳。 色淺黃, 名鵝黃豆生。 ”

在北宋汴京與南宋臨安, 還出現了專門的素食店, 向市民提供各種花樣的素食。 如果不是因為蔬菜類食材豐盛, 獨立的素食市場是難以形成的。

不過, 我更感興趣的問題是, 在一千年前的宋朝, 如果是隆冬時節, 天寒地凍, 市場上又有沒有蔬菜出售呢?據《東京夢華錄》, 汴京每年“立冬前五日, 西禦園進冬菜。 京師地寒, 冬月無蔬菜, 上至宮禁, 下及民間, 一時收藏, 以充一冬食用。 於是車載馬駝, 充塞道路。 ”似乎北方居民只能靠窖藏蔬菜過冬。 但是, 在冬天的市場上還是可以買到蔬菜的, 詩人梅堯臣就寫了一首《聞賣韭黃蓼甲》,

說, “百物凍未活, 初逢賣菜人。 ”

原來, 這位賣菜人利用糞土熱力與保暖作用, 培育出鮮嫩的韭黃、蓼甲:“乃知糞土暖, 能發萌芽春。 ”換成現代的說法, 這不正是“反季節栽培”技術嗎?南宋人還運用這一技術, 培育出一種叫做“黃芽”的蔬菜品種:“冬至取巨菜, 覆以草, 即久而去腐葉, 以黃白纖瑩者, 故名之。 ”(《夢粱錄》)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 讓宋朝人在餐桌上的選擇機會比之前任何時代都要豐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