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滿山的木頭跟神漢走回家,建成鬼屋卻壓不住,被逼扮乞丐四處遊蕩

很久以前, 文縣上丹浪卜山白馬山寨居住著二十多戶白馬人家。 寨子裡有個姓李的神漢, 人稱“李端公”, 手藝高明得很, 遠近聞名。 李端公的父母早已去逝, 家中除妻子外, 還有一個弟弟。

有一年, 李端公修新房, 吩咐妻子蒸些饃。

“蒸多少面的饃?”妻子問。

“蒸一鬥面的饃。 ”李端公說。

妻子心想, 蒸一鬥面的饃, 誰吃呢?她便質問丈夫:“老東西, 你蒸那麼多面的饃幹啥?”

“你甭管, 你只管給我蒸就行了!”李端公說。

妻子無奈, 只好按丈夫說的辦, 忙碌了一天, 蒸了一鬥面的白麵饃, 擺了幾大簸箕。

一趟又一趟, 把一鬥面的饃全都背到森林裡。 他往每棵大樹上放兩個饃, 一鬥面的饃放完, 整整放了幾百棵樹。

李端公就像敬樹一樣, 口中念念有詞, 又挽了個法。 然後, 他對著大樹喊了一聲“倒”。 只見幾百棵大樹, 全都齊刷刷地倒了, 橫七豎八地擺了一面山。

李端公解下黃腰帶, 朝地上的木頭甩去。

那黃腰帶竟然把幾百根木頭摟在了一起, 堆成一座小山。

李端公又把黃腰帶往木頭上一甩, 把一山木頭捆住了。

“走!”李端公大喊了一聲。

真是奇怪, 刹那間, 那些木頭全都跟在他後面走開了, 從山林裡走進浪蔔山寨子裡, 一直走到他修房子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沒過多久, 李端公的新房修起來了。 可是, 自打新房修起後, 他家就不順當。 寨子裡的人也認為邪了, 都把他家的房子稱“鬼房子”。

倆弟兄在新房子裡站不住了, 只好離去, 裝扮成乞丐, 四處遊蕩。

一天, 李端公倆弟兄來到一個村寨, 看見一家子請來一個神漢,

正在跳神攆弄。 這時, 天已經黑了, 弟兄倆便懇求這家主人給找個住處。

主人見是兩個乞丐, 不僅毫無憐憫之心, 不願留宿不說, 還要將他倆轟出來。

李端公並不計較對方的冷酷, 繼續懇求說:“主人家, 求你行行好!你要是不留宿, 我們只能住在野外,

說不定夜裡會被野獸吃掉。 ”

“野獸把你們吃了, 與我有啥相干?”李端公的懇求,不但沒有引起這家主人同情, 對方反而出言不遜。

任憑李端公倆弟兄怎樣求情, 這家主人就是不答應留宿。

李端公無奈, 心想, 這家主人不願留宿, 那就找個閑地方, 隨便將就一晚上。 他問道:“主人家, 你們這裡有閑地方沒有?”

“下麵有個磨房。 ”這家主人用手一指, 不耐煩地對李端公說, “你們到磨房裡歇去!”

李端公倆弟兄只好來到磨房裡歇。 李端公越想越生氣, 心想, 這個跳神的主人家也太不仁義了, 今天要讓他嘗嘗苦果, 知道我李端公的厲害!說著, 李端公把磨房裡碾米的稻殼子抓了一把, 朝那家的方位一撒。

跳神的這家屋裡, 神漢正跳得起勁, 屋子裡突然飛來了一群老馬蜂,在房子裡嗡嗡亂飛。主人沒有理睬,讓神漢繼續跳。

李端公又把磨房裡的掃帚,朝著那家方向一扔。跳神的這家又飛來了一隻燕子,在廳房裡飛來飛去。主人家還是沒有理睬,讓神漢繼續跳。

接著,李端公又把磨房裡的磨盤卸了,說了聲“走”。

只見磨盤滾出了磨房,朝這家滾去,一直滾進了他家的廳房,在廳房裡隆隆隆地滾來滾去,滾了個沒完沒了。

這一下,跳神的主人家裡亂了套。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有人悄悄地對主人說:“肯定是剛才那兩個來找住處的乞丐搗的鬼,使的有邪法。”

主人一琢磨,深信無疑,立即來到磨房,懇求李端公收起法術。

李端公卻矢口否認.說道:“我們可沒有那個藝。要是有那個藝,還討口呢?”

主人再三求情:“兩位師傅,剛才多有得罪,都怪我有眼無珠。請別計較,行行好,讓廳房裡的磨盤停下來。”

李端公見對方再三求情,便說:“那我們就去看一下。”

李端公來到主人家,對著廳房裡飛舞的馬蜂、燕子和滾動的磨盤,說了聲:“你們走!先來的先走,後來的後走!哪裡來的哪裡去!”

李端公的話音剛落,老馬蜂飛走了,接著燕子飛走了,接著磨盤也滾走了。

主人家裡,頓時又恢復了平靜。

李端公的手藝讓這家主人和在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這家主人再也不敢怠慢了,把李端公弟兄倆當先人一樣對待。他忙給李端公磕頭下跪,拜師傅,端利息(賞錢),還擺酒宴招待倆弟兄,騰出床鋪讓倆弟兄住。

李端公在這家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吃過早飯,又上路了。

倆弟兄冒著烈日走呀走呀,走得滿頭大汗,又渴又餓,看見路旁一片桃園,一個老太婆正在樹下看桃。那老太婆,一臉的橫肉。

李端公走上前去,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把你的桃給兩個。”

“說得輕巧,哪有桃給你給的?”老太婆惡聲惡氣地說。

李端公又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我們是過路人。太陽這樣大,快渴死了,給兩個桃子解解渴。”

誰知,老太婆毫不通情達理,說道:“渴死了,與我有啥相干?難道還讓我這個老婆子抵命不成?”

李端公見老太婆如此刻薄,不通人情,便不再向她討要桃子。他解下腰間的黃腰帶,往桃樹上一扔,頓時,桃樹上爬了一條胳膊粗、四五尺長的黃蛇。

老太婆抬頭一望,見那黃蛇嘴裡吐著三寸長的信子,嚇得魂飛魄散,連喊帶哭地跑開了。

李端公倆弟兄來到桃樹下,把桃子吃了個飽。一樹桃子吃不完的,李端公全包在黃腰帶裡,帶回了浪蔔山,分給村裡鄉親們吃。

李端公倆弟兄繼續雲遊四方,吃百家飯,住百家店,哪裡黑哪裡歇,天南海北都是家。

一天,倆弟兄走呀走,竟然來到了四川龍安。這一年,龍安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早,山泉乾涸,河水斷流,不少地方飲水斷絕。整個龍安不僅渴死了幾百頭牲畜,還渴死了好幾十個人。當地人四處祈雨,卻沒有祈來一滴雨。龍安的教場壩裡,一個神漢正在祈雨,圍觀的鄉民人山人海。神漢儘管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沒有祈下雨來,一副沮喪的神情。

李端公對祈雨的人說:“我們也背了一個老爺,試一試,看靈不靈,看能不能把雨祈下來?”

當地人見是兩個從外地來的乞丐要祈雨,不屑一顧地說道:“我們龍安,這麼多有本事的端公,都沒有把雨祈下來。難道你們兩個要飯的,還能把雨祈下來?”

“不妨試一試嘛!”李端公沒有計較對方的不恭,說道,“要是雨祈下來,就是龍安的福氣;要是雨祈不下來,我們走人就是了。”

李端公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從背籃子裡取出來一個木雕老爺,放在地上,然後口中念念有詞,施展法術。末了,他信誓旦旦地對眾人說,某日某時必降大雨。果然,到了那個時辰,雨祈下來了,龍安城裡城外惡風暴雨。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龍安的旱情徹底解除了。

李端公祈雨有功,龍安人把他倆稱為八爺。下雨的這一天,是農曆四月初八,風狂雨猛,狂風還吹來了一些木頭。龍安人用這些木頭修了一座八爺廟,每年農曆四月八當地人都去八爺廟趕廟會。

屋子裡突然飛來了一群老馬蜂,在房子裡嗡嗡亂飛。主人沒有理睬,讓神漢繼續跳。

李端公又把磨房裡的掃帚,朝著那家方向一扔。跳神的這家又飛來了一隻燕子,在廳房裡飛來飛去。主人家還是沒有理睬,讓神漢繼續跳。

接著,李端公又把磨房裡的磨盤卸了,說了聲“走”。

只見磨盤滾出了磨房,朝這家滾去,一直滾進了他家的廳房,在廳房裡隆隆隆地滾來滾去,滾了個沒完沒了。

這一下,跳神的主人家裡亂了套。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有人悄悄地對主人說:“肯定是剛才那兩個來找住處的乞丐搗的鬼,使的有邪法。”

主人一琢磨,深信無疑,立即來到磨房,懇求李端公收起法術。

李端公卻矢口否認.說道:“我們可沒有那個藝。要是有那個藝,還討口呢?”

主人再三求情:“兩位師傅,剛才多有得罪,都怪我有眼無珠。請別計較,行行好,讓廳房裡的磨盤停下來。”

李端公見對方再三求情,便說:“那我們就去看一下。”

李端公來到主人家,對著廳房裡飛舞的馬蜂、燕子和滾動的磨盤,說了聲:“你們走!先來的先走,後來的後走!哪裡來的哪裡去!”

李端公的話音剛落,老馬蜂飛走了,接著燕子飛走了,接著磨盤也滾走了。

主人家裡,頓時又恢復了平靜。

李端公的手藝讓這家主人和在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這家主人再也不敢怠慢了,把李端公弟兄倆當先人一樣對待。他忙給李端公磕頭下跪,拜師傅,端利息(賞錢),還擺酒宴招待倆弟兄,騰出床鋪讓倆弟兄住。

李端公在這家住了一夜,次日一早,吃過早飯,又上路了。

倆弟兄冒著烈日走呀走呀,走得滿頭大汗,又渴又餓,看見路旁一片桃園,一個老太婆正在樹下看桃。那老太婆,一臉的橫肉。

李端公走上前去,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把你的桃給兩個。”

“說得輕巧,哪有桃給你給的?”老太婆惡聲惡氣地說。

李端公又對老太婆說:“老人家,我們是過路人。太陽這樣大,快渴死了,給兩個桃子解解渴。”

誰知,老太婆毫不通情達理,說道:“渴死了,與我有啥相干?難道還讓我這個老婆子抵命不成?”

李端公見老太婆如此刻薄,不通人情,便不再向她討要桃子。他解下腰間的黃腰帶,往桃樹上一扔,頓時,桃樹上爬了一條胳膊粗、四五尺長的黃蛇。

老太婆抬頭一望,見那黃蛇嘴裡吐著三寸長的信子,嚇得魂飛魄散,連喊帶哭地跑開了。

李端公倆弟兄來到桃樹下,把桃子吃了個飽。一樹桃子吃不完的,李端公全包在黃腰帶裡,帶回了浪蔔山,分給村裡鄉親們吃。

李端公倆弟兄繼續雲遊四方,吃百家飯,住百家店,哪裡黑哪裡歇,天南海北都是家。

一天,倆弟兄走呀走,竟然來到了四川龍安。這一年,龍安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早,山泉乾涸,河水斷流,不少地方飲水斷絕。整個龍安不僅渴死了幾百頭牲畜,還渴死了好幾十個人。當地人四處祈雨,卻沒有祈來一滴雨。龍安的教場壩裡,一個神漢正在祈雨,圍觀的鄉民人山人海。神漢儘管使出了渾身解數,也沒有祈下雨來,一副沮喪的神情。

李端公對祈雨的人說:“我們也背了一個老爺,試一試,看靈不靈,看能不能把雨祈下來?”

當地人見是兩個從外地來的乞丐要祈雨,不屑一顧地說道:“我們龍安,這麼多有本事的端公,都沒有把雨祈下來。難道你們兩個要飯的,還能把雨祈下來?”

“不妨試一試嘛!”李端公沒有計較對方的不恭,說道,“要是雨祈下來,就是龍安的福氣;要是雨祈不下來,我們走人就是了。”

李端公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從背籃子裡取出來一個木雕老爺,放在地上,然後口中念念有詞,施展法術。末了,他信誓旦旦地對眾人說,某日某時必降大雨。果然,到了那個時辰,雨祈下來了,龍安城裡城外惡風暴雨。大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龍安的旱情徹底解除了。

李端公祈雨有功,龍安人把他倆稱為八爺。下雨的這一天,是農曆四月初八,風狂雨猛,狂風還吹來了一些木頭。龍安人用這些木頭修了一座八爺廟,每年農曆四月八當地人都去八爺廟趕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