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虐☆禁☆童事件為何一再撩撥公眾神經

這兩天, 大家都在談論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 有關此事的最新進展是, 三名涉事的工作人員因涉嫌虐待被監護、看護人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因為有現場視頻為證, 這起事件並沒有出現“反轉”, 且涉事各方都已作出回應, 但即便如此, 一些疑團仍有待解開。 比如上海市婦聯是否能與此事切割、超然事外?比如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在資質認定等方面該承擔哪些責任?而一所本不具備相關資質的幼教機構, 以一家雜誌社為橋樑, 搭上上海市婦聯, 便堂而皇之地開起了親子園, 這樣的騰挪運作究竟是個案還是潛規則,

同樣耐人尋味。

這些年來, 類似的幼教機構虐童事件時有發生, 但一直以來, 我國法律對虐童行為都沒有明確的認定, 直到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正式通過, 其中規定, 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 情節惡劣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眼下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中的三名涉事員工已被刑拘, 即是以《刑法修正案(九)》中的相關條款為依據。

事件的調查和處理還在進行之中, 我絲毫不懷疑此事最終會得到妥善處理, 但對於類似事件不會再出現卻沒有太大信心。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 涉事的保育員月薪僅有三千左右, 這樣的工資水準要在上海這樣的城市生活實在不容易,

而放眼全國, 幼教機構的老師尤其是保育員工資低、待遇差、准入門檻低其實是普遍現象。 矛盾在於, 在一些人眼中, 孩子是掌上明珠, 需要最精心的呵護, 而幼師和保育員不過是“看孩子的”, 配不上更好的待遇, 家長們也不願意或者無力為此支付更高的費用。 這種矛盾導致的直接結果是, 家長對幼教機構的期待越來越高, 幼教機構的師資品質卻遲遲難以提升, 甚至有所下降, 諸如虐童等事件也不時地闖入公眾視線。

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幼教老師的把關極其嚴格, 比如美國各州基本規定幼稚園教師起點學歷必須是大學本科畢業並取得學士學位, 一些州甚至要求教師在開始教學之後,

在指定的時期內獲得教育碩士學位。 學前教育是一門大學問, 絕不是用低薪招來一些素質不高的社會人士就能搞定, 把學前教育與“看孩子”畫等號的觀念必須徹底改變。

而要引進層次較高的人才, 就得有相應的薪酬和福利保障。 假如單憑市場的無形之手調節, 最終的結果便是收費高昂。 目前社會上一些所謂的貴族幼稚園走的就是這樣的路子, 這些幼稚園教學水準高、辦學環境好, 但學費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 學前教育具有普惠性, 既要足夠好, 又要讓大家都能上得起, 就需要公共服務的介入。

事實上, 這些年來, 要求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呼聲一直未曾斷絕。 陝西的府谷、寧陝、神木等地已先行一步,

開始推行15年義務教育。 某種意義上, 學前教育領域之所以亂象頻出, 正同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應不足, 而市場又出現局部失靈有關。 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當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有條件的地方完全可以進行大膽的探索, 讓我們的孩子享受到更平價、優質的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