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梁雁圓:就剩4個人了?沒關係,創業不需要太多人

擎盾創始人梁雁圓

創業一路走下來很難, 最難的時候, 企業只剩下4個人, 半年的時間沒有發出一分錢工資。 今天, 我就和大家分享這一路走下來的故事。

搬到400平方米辦公室的時候, 我還記得當年擠在民房寫代碼的情景——就兩張桌子。 我不是學電腦專業的, “在吃飯的傢伙”基本上都是靠大學時候自學。 我沒任何背景, 家裡也沒錢。 大三時和人合夥成立“擎盾”, 畢業拿了一圈Offer, 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那時創業氛圍沒現在這麼好, 進外企、國企, 考公務員才是人生大拿, 很少有人能理解創業, 更不用說最艱難的時候。

熬過那段日子後, 情況就好多了。 公司營業額每年以150%的速度增長, 已經拿下了大半個中國的客戶, 目前準備登陸新三板。 但我沒覺得已經成功, 就算未來上市了也不代表成功。 我只是想做好一件產品, 做好一件事情, 實現當初的一個夢想。 哪天這個夢想實現了,

就算這件事兒成了。

現在談夢想可能很多人都聽膩了。 但是夢想確實是要有的, 有了夢想就不會得過且過。 我們在看《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等大片時, 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機器人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知識。 我就想, 我們能不能通過電腦去處理海量的資料、挖掘知識, 為人做決策、做服務呢?於是我就有了現在的這個夢想, 是用人工智慧對海量互聯網資料採擷分析, 實現基於大資料的決策和學習。

雖然我從教育專業跳到互聯網這個跨度有點大, 也非常難, 但我一直都在堅持, 從大三實習到寫畢業論文到從事現在的工作, 都是圍繞自然源文本資料採擷進行的。 在這個資訊超載的時代, 資訊不是匱乏而是氾濫,

如何從海量的互聯網資料中搜集有用的相關資訊, 經過分析模型, 得出有價值的資訊, 是我和我的公司始終思考的命題。

當然, 這個方向有很多公司在做, 很多都死掉了沒挺過來。 我們挺住了, 並且越活越好, 為什麼, 兩個字, 專注。 我們只做單一行業的資料採擷, 尋找行業痛點, 然後一路打下去。 我們曾經禁不住誘惑, 覺得別的領域更好做、錢更好賺, 可盲目鋪開的結果是公司差點倒閉。

像我們這樣的初創型企業, 一定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其實做人何嘗不是如此, 牢記最初的夢想, 集中精力, 持續專注。 說起來像雞湯, 但其實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道理誰都懂, 拼的就是誰做得到。

雖然現在是大眾創業的氛圍, 但創業絕對不是“我有一個點子,

有個程式師就能實現”那麼簡單。 創業, 就是你要把工作當作生活的常態, 如果沒有這個準備, 可能很難堅持下來。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 最缺的就是人。 之前我們做政府客戶, 現在這條線基本成熟, 只需要維護;現在我們正在轉戰金融領域, 急需高端軟體工程師做技術架構, 做產品研發。 未來還會需要金融專業的人才來建立行業分析模型。 我們不需要太多人, 但一定都是精兵強將, 而且最重要的是“同路人”。 (根據梁雁圓現場講話整理, 未經本人審閱)

微講堂

為尋找好的微創業專案, 給予大學生創業者以扶持和指導, 鼓勵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業行動, KAB全國推廣辦公室與廣發證券社會公益基金會聯合舉辦“大學生微創業行動”,

此活動得到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青年報社、相關高校團委及各高校KAB創業俱樂部的大力支持。 大學生微創業行動主要包括:微創業項目徵集活動、百所高校微創業協辦活動、微創業大講堂活動、微創業俱樂部專案路演活動、專案成果發佈會等一系列活動。

在大學生微創業活動中, 活動主辦方聘請80多位微創業導師分別走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30多所知名高校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 他們中有創業教育領域專家, 也有創投行業大咖和創業新銳代表, 為更好地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 KAB創業俱樂部(ID:KABClub)特推出“微講堂”專題, 希望能對創新創業路上的你有所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