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網爆!我國003號上海開建,電磁彈射玩出新花樣~美還在走彎路

最近爆出一個驚人的好消息, 那就是我國的第三艘航母同時也是我國國產第二艘航空母艦已經證實在上海加工建造!而根據衛星圖片克制上海江南造船廠建造的003號的我國第三艘航母的最終輪廓終於確定。

北極熊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7日在為過了衛星通訊社撰寫的文章中指出, 為其安裝電磁彈射器表明我國在國防技術領域再獲新進展, 然而建造電磁彈射器航母的任何項目都有可能遇到一定風險。

在他看來從技術角度說, 003號是一個風險很大的項目。 這種極其昂貴的軍艦只能在建成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具有全面作戰能力。

主要風險表現在, 把003號航母變成另一艘超貴的測試台, 其意義不過是為未來積累經驗。 可是, 北極熊明白我們就傻嗎?畢竟北極熊專家是靠著不完整的消息做出推測, 但我想說, 咱們就這毛病, 不打沒把握的仗, 不做沒把握的事。 所以相信, 既然國家要上電彈, 那就只能證明一個問題—我國的電磁彈射技術已經很完善了

一提到電磁彈射器, 大傢伙一下子就想起了白頭鷹的“福特”級航母, 但是所想的主要是其先進性, 比如可以每45秒彈射一架艦載機, 日均出動量可以達到180架次, 可以根據艦載機不同的起飛重量調節彈射所用能量等, 這些資料都比使用傳統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級提高不少效率。

但技術越先進的背後也證明系統的複雜程度與可靠性也在降低, 所以技術先進的同時, 也帶來不少的困擾, 比如“福特”級航母首艘CVN-78“福特”號雖然於2013年11月正式下水, 但卻因為種種問題一再推遲服役時間, 這些問題就包括電磁彈射器運行不穩, 致使其儘管已交付白頭鷹海軍但近期還不具備戰鬥力。

所以說, 誰說白頭鷹沒吃過啞巴鬼沒走過彎路呢?

相反, 而作為緊跟白頭鷹發展電磁彈射器的我國, 壓根就沒有使用蒸汽彈射器的技術積累和歷史經驗, 現在一下子就跳到了電磁彈射方面, 這種跨越式的發展的確令人感到無比的振奮

但在欣喜的同時, 也應該看到其中的風險, 比如電磁彈射器基本是和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EP)一起上艦的,

雖說是個好東西, 但使用這一技術的英子45型和白頭鷹DDG-1000型驅逐艦如今都是故障纏身。

就如以上雖說, 技術越是先進和複雜, 系統很大程度上也就越加脆弱, 同時, CVN-78“福特”號在試驗電磁彈射器時出現了嚴重散熱問題、故障率高、彈射效率還遠遠達不到預計的資料等。

所以如何整明白一個合格、可靠、耐用的綜合電力系統是當下各國海軍都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正是因為看到它們的現狀, 所以北極熊專家那麼說也就不稀奇了, 但咱想說, 作為專家, 他忽略掉了一個很關鍵的資訊!比如我國已經對殲-15進行了成百上千次陸基電磁彈射試驗,

我國的電磁彈射試驗安全次數已經超過了四位數, 我國的電磁彈射器技術領先了才理我10年等官方報導。

也就是說, 我國已經為003號航母積累了充足的技術資料, 雖然試驗性質仍然存在, 但比北極熊技術更成熟。 因為, 中國的電彈之路和美國不是一條路, 所以在理念和結構上已經從當年白頭鷹電彈的理論中跳了出來!

俗話說, 飯要一口一口吃, 我國在002號航母上檢驗了自己製造完整航母的能力, 由於要實現跨越式發展, 所以每一艘的試驗性質都非常濃, 包括003號航母使用全通平直甲板、強迫快速蓄能裝置、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電磁彈射器、鐳射炮和磁軌炮等尖端裝備。 ​

雖然全新技術的應用會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試想,從16號“遼寧”艦開始,我國對於航母的製造和操作哪一步不是嶄新的開始和試驗!一切完全從零開始的我國海軍,沒有美軍那樣的羈絆,反而有可能走出一條創新的路。

雖然全新技術的應用會帶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試想,從16號“遼寧”艦開始,我國對於航母的製造和操作哪一步不是嶄新的開始和試驗!一切完全從零開始的我國海軍,沒有美軍那樣的羈絆,反而有可能走出一條創新的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