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鳳凰單叢黃枝香|對坐聽香品清茗,梔花蜜韻詩中茶

月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對坐聽香品清茗, 梔花蜜韻黃枝香。

△吳玲 天山茶業負責人

吳老師是潮州本地人, 家裡人都是「很傳統很保守」的制茶師。

在她的記憶中, 小時候圍著灶爐看母親和哥哥做茶, 他們都會用傳統的方式:炭火烘焙。 無論時代變化得有多快 , 一如既往。

我們在潮州吳玲老師那兒拍攝時, 品嘗過一隻黃枝香鳳凰單叢, 也是花蜜香型珍貴名樅之一。

其表現力之豐富,

讓我喝完之後, 恨不得從此留下, 在吳老師家學做茶。

這只黃枝香, 可算是鳳凰單叢中的王維, 若說王維「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 那它就是「茶中有畫, 畫中有詩。 」

沏之香入水, 前調有淡淡的白杏熟果香, 自然幽雅, 三泡後, 轉化為花香, 似山澗梔子花在徐徐綻放。

隨著一陣陣沸水懸空而注, 那種舒服的花香氣, 迎面彌漫, 在這種恬淡的香氣衝擊下, 能夠體驗到黃枝香生產的整個過程, 天氣是晴朗的, 碰青是輕巧的, 炒青是溫和的, 烘焙是嚴格的。

烏崠老樅

鳳凰山區之茶, 著名也昂貴者, 乃烏崠所產, 清代即有「值出金」之說。

我們沿著鳳凰鎮北的鄉村公路盤旋而上, 探訪烏崠。 這條公路1990年才通汽車, 之前沿途各村挑茶糶米, 都靠肩挑、手提。

剛能容兩車相錯的公路, 轉彎極多。

這只黃枝香鳳凰單叢生長在烏崠山海拔900米之處, 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二時間浸潤在雲霧裡, 氣溫也比山下低得多, 這種環境有利於茶葉芳香物質的合成。

所以說種高山上的茶葉香氣濃, 潮汕人推崇的“烏崠山韻”, 就是這樣來的。

黃枝香的樹齡已近百年, 烏崠山獨特的火山地形富含豐富的礦物質, 將這只老樅孕育得強健有力。

傳統手工炭焙

吳老師家的茶, 全部經由傳統手工炭焙, 這只黃枝香鳳凰單叢也不例外。

選可用之材, 造高雅之物。 手工挑揀好茶葉, 茶葉放入用竹條編織的圓筒型炭焙籠中, 攤開茶葉使厚度一致。 置於炭爐上, 用優質木炭烘焙, 一款黃枝香鳳凰單叢就慢慢孕育而生了。

這樣費時費力的炭焙工序, 在吳老師看來是理所應當的。

這是出爐後的茶, 一爐5斤左右, 6個爐每次只能焙30斤左右。

「我們還是想傳承這種老一輩的手藝。 」她的理由很簡單, 量產從來都不是她追求的, 將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將茶葉做精、做出品質才是目的。

水道綿柔 樅韻沛然

黃枝香茶型條索黑褐緊秀, 細嗅之, 有淡淡的炒米香。

開湯後, 湯色呈金黃的蜜柚色, 杯面梔子花香幽逸, 清麗高揚, 似山野中驚鴻一瞥。

茶湯入口濃稠飽滿, 甘潤醇厚, 香溢唇齒。 惟覺喉吻留韻, 凝脂覆舌, 質感可嚼。

湯水圓融, 腔穀爽朗清澈, 閉上眼, 就能想像到:初春小雨後, 絨毛柔軟的雛鳥俏生生地立在枝頭, 韶秀清曠, 有親草木而脫樊籠之超然。

牛皮紙小袋包裝的黃枝香鳳凰單叢, 一袋為8克, 剛好是一泡, 適合隨身攜帶, 也將這份“超然世外”隨身攜帶。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英德姐妹茶莊的懂茶妹(honghong999888777)整理發佈,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有任何問題直接留言或加懂茶妹交流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