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便宜就要買買買?

“這並不是我非常需要的東西, 但低價誘人, 總想買買買!”

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又到了, 各大商家恨不能提前幾個月就開始預熱,

對賣家來說, 這就是一場行銷心理戰。 從以往的結果來看, 賣家幾乎就是永遠的贏家, 而消費者總是為自己的衝動付出“代價”。

那麼, 到底哪些因素會激發消費者的衝動情緒?心理學家分析, 這既有外部的情境因素, 也有個體的內在原因。

商家設定時間限制、名額限制, 製造緊張感, 意味著如果消費者放棄了這個機會, 就會由別人來佔有, 原本可有可無的“機會”變成了某種損失, 就會引發消費者之間的競購行為。

消費者對價格的感受, 往往更看重相對價值, 而不是絕對價值。 因此, 他們並不真的關心降價以後的價格與商品價值相比是否具有很大的優勢, 對他們來說, 低於原先的基礎價格就是優勢。

賣家的行銷策略總是能抓准消費者這些心理和行為習慣,

作為消費者, 應該怎樣理性克制自己的衝動購物行為?

衝動消費的人往往沒有自己的財務計畫, 不清楚自己的日常資金流進流出過程, 對生活開銷也不精打細算。 因此, 必須在日常中建立完善財務規劃的意識, 從記錄每個月的收支情況開始。

另外, 大部分衝動消費的人往往自控能力比較差。 因此, 在購物節來臨之前, 應該對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詳細檢查, 重點是做好消費預算, 擬定好採購清單, 要求自己百分百按照購物清單執行。

《中國科學報》 (2017-11-10 第3版 科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