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被逼出來的頂尖人物

作者:董凡

2016年11月15日, 穀歌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已經加盟公司, 並將領導新成立的機器學習部門。 李飛飛在她的專業領域, 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 但是在這之前, 她是個連英文都不會說的打工妹。

16歲那年, 李飛飛跟隨父母來到美國。 在國內, 李飛飛的父母都有優越的工作。 來到美國, 因為語言上的障礙, 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懂事的李飛飛明白, 想要改變現狀, 她現在最需要的是過英語這關。

為了練習口語, 李飛飛找到一家餐館打工。 一開始老闆不肯收她, 原因是她不會說英語。

她求餐館裡的一個中國同胞幫她翻譯, 老闆給她開一半的工資就行。 老闆考慮之後答應先讓她幹一個星期再看。 李飛飛非常珍惜這份工作, 幹活特別賣力, 她不錯過任何一個練習口語的機會。 只要有人說話, 她就跟著小聲說。

她很聰明, 根據表情基本可以判斷出他們說話的內容, 不懂的就找機會問。 下班回家跟著電視繼續學, 她把練習口語調到了瘋狂模式。 一個星期之後, 她已經會說些簡單的口語了。 老闆沒有解雇她, 因為她的好學精神打動了老闆。

李飛飛瞭解到申請在美國讀大學, 如果成績十分優異, 可以領取獎學金。 她只要有空就複習功課, 白天上班很辛苦, 晚上很容易犯困。 有時候困得眼睛快睜不開時,

就用冰塊敷眼睛。 每天到淩晨, 父母再三催她去睡覺她才肯放下課本。 經過一年的努力之後, 她申請了多所大學, 最終選擇了普林斯頓, 因為這所大學給她近乎全額的獎學金。

大學期間, 父母雙雙失業, 家裡的經濟出現危機。 李飛飛只要有空就去做兼職, 在餐廳洗過盤子, 送過速食。 有個朋友知道她的處境, 介紹她去給一家主人遛狗。 她從小就害怕狗, 但是為了不錯過這個賺錢的機會, 她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 第一次主人把一條身體強壯、氣勢強悍的羅威納犬牽到她面前時, 她差點嚇哭了, 不過還是強做鎮靜之後接過主人遞過來的狗鏈。

1999年, 22歲的李飛飛一路磕磕絆絆以十分優異的成績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

多家金融公司遞來了橄欖枝, 包括高盛集團的offer。 她卻做了一個讓大家意外的決定:到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一天, 李飛飛看到孩子拿著幾張圖片辨認上面的物品, 兩歲的孩子能正確地認出貓和狗, 還有冰箱等。 她突發奇想, 如果電腦也可以跟人一樣自己辨別圖片上顯示的是什麼, 將會給人帶來很多方便。

2000年, 李飛飛開始研究電腦視覺領域。 她希望電腦看到一張圖片就像人的頭腦一樣能夠分析。 她和同事為來自互聯網的十億張圖片進行分類、打標籤, 從而為電腦提供樣本。 其中理論基礎是如果機器觀察到足夠多的事物, 它們就能夠在現實世界進行識別。 在研究過程中, 經費出現了問題, 她傾其所有, 甚至想過邊打工邊維持。

讓她感到欣慰的是有三位恩師傾力指導, 還有不少學生真心追隨。 他們對她的專業素養高度肯定, 甚至覺得整個CV領域因她而不同。

通過不懈努力, 她在人工智慧和電腦視覺方面取得成就。 她的研究成果使得電腦能夠更好地理解圖片, 而不僅限於展示圖片。 這為無人車自動駕駛提供了可能, 通過電腦學習人腦然後自動做出決定。

前不久, 她的名為《如何教電腦理解圖片》的TED演講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她也收穫了各種獎勵和榮譽。

面對記者的採訪, 她說:“能夠成為世界上研究人工智慧領域的領頭人之一, 我非常興奮, 同時也感受到了肩負的責任, 我會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加美妙的科學技術, 教育出更多出色的科學人才。

有人說, 她的運氣太好了。 她自己最清楚, 走到現在, 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要說有運氣的成分, 那是因為她的夢一直在路上, 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敢於堅持, 願意付諸實踐努力的人, 運氣真的不會太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