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飯前、飯後吃藥 究竟差在哪裡?

飯後、飯間、飯前、睡前、頓服等方式服藥

究竟什麼是「飯間」?

口服藥物都有最佳的服藥時間, 于此時段服藥能夠令藥效發揮至淋漓盡致。 除此之外, 每天於固定的時間服藥是最重要的。 若是受到工作或是生活習慣限制, 而無法在固定時間服藥時, 則應接受醫師諮詢, 請教適當的方法。

服藥時間又可分為飯前、飯後、飯間、睡前、頓服等五種類型, 下面就一一說明這些服藥時間。

【飯前】

指飯前約三十分鐘。 飯前的血液迴圈正常, 藥物吸收效率良好, 能夠加快藥物成分流入血液內的速度。

此外, 由於飯前胃部空空如也, 所以飯前服藥的方法適用於:直接作用在胃黏膜, 並發揮效果的藥物;以及在飯前服用能促進胃部功能, 借此增加食欲的藥物;不要與食物一同服用效果較佳的藥物等。

【飯後】

指飯後約三十分鐘。 內服藥大多建議於飯後服用, 這是為了養成患者于用餐後服藥的習慣,

借此避免忘記服藥。

由於胃部在飯後處於膨脹狀態, 因此飯後服藥的方法適用於:促進胃部消化的藥物、舒緩胃脹氣的藥物;與食物一同服用效果較佳的藥物等。

【飯間】

指飯後二到三小時。 「飯間」一詞有種與飯菜一起服用的印象, 但事實上「飯間」指的是兩餐之間。

在用餐並消化完畢後, 至下次用餐尚留有一段時間, 就某種意思來說, 飯間與飯前的意思相似。 所以飯間服藥的方法也適用于直接作用於胃黏膜, 並發揮效果的藥物等。

【睡前】

誠如字面意思, 指的是就寢前。 睡前服藥的方法適用於:藥效發揮于入睡時的藥物、幫助改善睡眠品質的藥物、促進早晨排便的藥物等。

【頓服】

指的是視必要服用。 這是一個不太常聽到的詞彙,

我們將只要服用一次就會生效的藥物稱作「頓服藥」。 譬如止暈藥、頭痛藥、止瀉藥等。 相反地, 每天服用藥物的行為則稱作「連用」。

搭配一杯冷開水或溫開水服藥是最佳的服藥方法。 若搭配牛奶服藥, 會讓胃部環境變成鹼性, 有時會降低藥效;根據服用的藥物類型不同, 有時搭配果汁服藥也會降低胃部的吸收。 搭配酒精飲料服用感冒藥則會讓藥效變得太強, 反而造成負面影響;而咖啡與茶類中所含的咖啡因, 有時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令中樞神經過於興奮、難以入眠。

因此, 希望各位在服藥時, 能夠確實地遵照藥品說明書, 乃至於醫師或藥劑師指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