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軍民融合促成第二海軍,中國一夜間多出幾艘“直升機航母”

近日, 亞洲最大的重大件遠洋特種甲板運輸船“至憲之星”號在浙江宏盛造船廠順利下水。 據報導, “至憲之星”號船長160米, 船寬43米, 甲板可載貨面積相當於一個半標準足球場大小, 載重量達26000多噸。

“至憲之星”號可以看得出寬大的甲板

其寬大的後裝載甲板不由得讓人思考, 如果戰時, 是否可以臨時改裝, 成為一艘簡易的直升機母艦, 在有護航艦艇伴隨的情況下, 執行低烈度的作戰任務。

“建揚誠和”號改裝後可搭載2架海軍直8, 成為民用航母

答案是肯定的, 二次大戰及以後發生的一系列現代局部戰爭, 例如英阿馬島戰役都證明, 無論是海軍強弱和國力貧富, 戰時民船動員及改裝都是必不可少的, 民船在戰爭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我國於2015年頒佈並實施的《新造民船貫徹國防要求技術標準》就明確了我國新造民船貫徹國防要求的船舶性能、目標用途、主要專案與設計要求, 解決了我國民船建造貫徹什麼軍事要求、貫徹到什麼程度、如何貫徹等問題。 2017年開始實施的《交通法》進一步規定, 國家要依託大中型運輸企業組建戰略投送支援力量。

臨時改裝成為一艘簡易的直升機母艦

我國目前現有的集裝箱船、滾裝船、散貨船、多用途船等大型民船, 一旦戰爭爆發就可以組成“第二海軍”, 能夠在戰略力量投送和後勤保障和支援方面起到巨大的、甚至是扭轉乾坤的作用。

在實際運用方面, 例如2014年已開始探索依託國有大型交通運輸企業, 組建首批戰略投送支援船隊。

船隊下轄部隊輸送、油料輸送、物資輸送等多支戰略海運大隊, 主要由企業抽組客滾船、成品油船、集裝箱船等組建而成。

成品油輪為護衛艦海上加油

今年3月, 我國首艘軍民兩用5萬噸級半潛船在江蘇投入使用, 該船可承擔萬噸級艦船靠泊中轉倒運、直升機海上中繼保障、艦船海上應急搶修和後送等功能。

眾所周知, 為了實現在全球的快速部署, 美國隨時在全球多個敏感海區部署著數十艘海上預置艦, 用於儲備快反部隊緊急部署所需的武器裝備。 我國則尚未有預置部隊的概念, 走的是通過民船戰時“參軍”, 軍民融合的路, 雖然在效率上可能不及美軍, 但是如果做到了平時就制訂了詳細的民船執行軍事任務的應急計畫, 掌握了詳盡的民船船型、船位、裝備、船員情況, 具備完善的民船改裝設備模組, 能夠迅速完成改裝, 也能夠彌補一定的時間損失。

汽車滾裝船成為運輸戰車的民用平臺

今年的兩會就說了要軍民融合發展,軍民協同創新,所以未來要不斷深化軍民融合這條路,真正能夠提升實際戰鬥力。

汽車滾裝船成為運輸戰車的民用平臺

今年的兩會就說了要軍民融合發展,軍民協同創新,所以未來要不斷深化軍民融合這條路,真正能夠提升實際戰鬥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