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沙論道」騰訊視頻趙罡:OTT與IPTV的合作之路

【流媒體網】消息:2017年, 是產業智慧升級, 依託運營致勝的關鍵一年。 據工信部資料顯示, 截至2017年9月末, IPTV用戶總數已達1.12億戶, 再次鞏固了全球行業領先的地位, 遠超國外同行。 從2012年底的2300萬使用者到今年的規模破億, 從原有LINUX封閉平臺到目前的Android智慧終端機, 從粗獷式發展到智慧化、精細化運營……過去五年間IPTV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逆勢崛起, 正在成為中國電視領域的主流觀看管道, 書寫了中國電視新媒體創新發展的輝煌篇章。

2017年11月9日—10日, 以“新電視、新娛樂、新傳媒、新生態”為主題的流媒體網第十四屆電視新媒體高峰論壇在長沙舉行。

10日上午, 在主題為“新電視、新娛樂、新傳媒、新生態 ”的主論壇上, 騰訊視頻客廳產品部總經理趙罡進行了主題為《OTT與IPTV的合作之路》的演講。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燈少總的熱情邀請, 感謝流媒體網長期以來對騰訊的支持,

今天是第二次參加論道的活動, 我們內心坦白說是比較矛盾和糾結的, 面對IPTV使用者擴張的速度和步伐, 究竟我們採取什麼樣的合作方式一直困擾我們自己的內心。 是會促進我們的發展還是殘失我們的用戶?現在我們逐步找到了OTT和IPTV兩條路徑當中的共贏合作之路。

今天對比我去年的演講, 去年會顯得相對比較保守、模糊, 今天相對下來我更願意坦白心扉, 跟各位合作夥伴分享一下, 在我內心IPTV我們顧慮的點是什麼?到底能不能打消, 在未來的合作道路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希望通過今天的場合跟各位分享呈現一下。 我演講的主題是《IPTV與OTT的合作之路》。

說到過往騰訊和IPTV的合作之路半推半就是再恰當不過的。

一直是處於矛盾和糾結的狀態。

半推, 一定程度上IPTV是我們潛在的競爭對手, 因為用戶就是這麼多, 不是看OTT就是看IPTV, 很少能夠有一批用戶持續忠誠於兩個平臺。 隨著IPTV使用者拓展的速度不斷提升, 這兩個平臺之間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 加上IPTV有先天的直播信號, 有非常強大的地面團隊。 從我們後臺資料明顯的看到這個趨勢, OTT流失的速率是非常的大。 在這樣的態勢下, 我們更多的還是一種保留的態度。

半就, 就是這種態勢你無法抵擋, 與其你拒絕, 不如去擁抱。 當我們看到IPTV的用戶爆發性的增長, 我們願意和這個管道充分合作, 能夠把我們的內容分享到這個管道當中去分一杯羹, 共用這個用戶付費的價值, 因此這裡面有半就的程度。

可以說是採取中立的路線, 長時間保持一種保守的合作態度。 合作我們還是會開放內容, 尤其是在我們內容當中具有版權的內容, 我們還是會輸出IPTV的各個管道, 這個當中還是存有保守、保留的態度, 一定不會有頭部內容。 因此這就是一種持續一年多來,

我們雙方比較爭論的合作路線。 我們合作夥伴不滿足現在的現狀, 我們自己也不滿足, 很多合作夥伴找到我們的時候, 我也在不停思索, 有哪些因素一旦達成, 可以把IPTV的管道視為自己的主平臺。

因此說到第二個問題, 互聯網公司眼中, 這個IPTV的事物到底是什麼?很顯然這是一個主平臺和分銷平臺的差異, 真正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一個是主平臺, 一定要定義為是分銷平臺, 還不是分平臺。 把事物回歸到本質, 思索這些因素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 品牌因素。 在消費內容的同時會留下品牌的印記, 當使用者對於我們內容產生好感度的時候, 對我們的品牌也會產生好感度。 從我們品牌的策略來說, 每個爆款對我們品牌的依賴度,無論是主動提及還是被動提及,用戶願意主動的下載、查詢這個平臺的內容,這是品牌給我們帶來的價值。這個當中OTT主平臺和IPTV平臺之間這兩者的回報是有截然的差異。那乾脆今後合作的內容在播放框中體現騰訊元素吧。

但是當我提到第二個因素的時候,也許顯得不夠了,運營價值,可以理解為用戶價值,使用者在我們的內容體系中是做迴圈的消費,幾乎不會有跳出的可能性。我們長時間的拉動短視頻,持續的讓使用者在我們的平臺上貢獻市場,甚至可以形成更多的粉絲經濟。相對來說,在IPTV尤其在混台的模式上,使用者的跳出是高頻的,用戶很難在一個平臺形成持續的消費。因此,這是在運營價值中IPTV和OTT很大的差異。有合作夥伴說,合作建立一個專區好了,今後用戶在你的專區消費,形成閉環就好了。這也是一個辦法。

說到第三個辦法的時候,也會遇到一個新的阻礙,就是變現價值。大家都瞭解,在視頻平臺版權的成本是高居不下的,現在有過千萬的售價。同樣是一部熱劇,第一時間輸出給IPTV的平臺,它影響的是眾多平分項目中的組成部分。分成之後,3塊錢變成4塊錢的差異。因此在IPTV所取得的內容分成的回報是難以彌補這部分版權的成本。在OTT平臺所產生收入,所給我們帶來的綜合貢獻。這三個點是我們經過內部的長時間分析和探討,得出來的我們認為主平臺和分銷平臺之間最核心的幾個要點,這也是阻礙騰訊與IPTV合作的癥結所在。

說到未來,融合共進,一個是品牌,一個是運營一個是變現的要素。第一品牌,我們提議未來和所有的合作夥伴合作,建議統一採取輸出方式,結論就是我們會將騰訊全平臺的IPTV內容,給我們的合作夥伴及時的做輸出和合作。幾個專區可以保證使用者對我們騰訊內容的忠誠度可以轉化為對我們平臺和品牌的忠誠度,這對我們來說是品牌要素的達成。這個模式實際上在很多的省份開始落地了,在北京、四川,尤其是在電信的很多省份,已經實現了上線合作。

運營的要素,說起來似乎敏感,並非要擠佔搶奪播控的運營權,更主要我們看中的是熱點同步的意義,在運營時間上臺播上保持高度的同步。我們的資源可以協同、策略可以保持同步,在台播上我們希望保持同一個步調,希望在IPTV裡面跟我們同步發佈,保持立體化的生髮態勢,這是在運營方面的考慮。當然如果第一步可以實現的話,希望有更多的聯合運營的嘗試,如果能夠相互的切磋和交流,更能夠有助於用戶在此平臺消費。

前天是2017年騰訊視頻的大會,發佈了2018年即將上線的自製劇。我們2017年自製內容高達60%多。各家形成各家自製的特色。在自製綜藝方面我們投入的資金大於10個億的規模,同時在影視劇的覆蓋上還是一如既往的達到95%以上的衛視綜藝,在院線電影上高達99%接近100%的覆蓋。希望在未來合作的道路上把我們更多優質的內容輸出給我們更多的合作夥伴。

獨立計費的聯合創收,騰訊有騰訊專區定價、建議權,到底是25合理還是35合理,還是45合理,希望更多的考慮我們的版權成本,考慮更多OTT平臺和IPTV平臺創收的平衡點,希望線下可以和更多的合作夥伴逐一的協商。今天說的比較直白,短短的15分鐘時間,把內心的痛點和訴求一一呈現出來了,有些難做,有些過分,但是我覺得說總比不說強。一次性呈現總比打太極要強。長時間以來之所以IPTV和OTT在內容合作上沒有實現充分的協同和共贏,還是有兩個平臺的各自目標和訴求。在今天的場合我們把騰訊甚至我覺得我有信心可以代表整個互聯網視頻平臺,把我們內心關注的要點呈現出來,這樣大家可以聚焦這幾個核心問題,去找尋具體的解決方案。今天有在場的在IPTV的合作夥伴,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合作時間裡,結合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在未來合作的具體機會中充分的探討。希望今天的論道成為OTT和IPTV新的合作點,開啟一個新的明天。

謝謝大家!

每個爆款對我們品牌的依賴度,無論是主動提及還是被動提及,用戶願意主動的下載、查詢這個平臺的內容,這是品牌給我們帶來的價值。這個當中OTT主平臺和IPTV平臺之間這兩者的回報是有截然的差異。那乾脆今後合作的內容在播放框中體現騰訊元素吧。

但是當我提到第二個因素的時候,也許顯得不夠了,運營價值,可以理解為用戶價值,使用者在我們的內容體系中是做迴圈的消費,幾乎不會有跳出的可能性。我們長時間的拉動短視頻,持續的讓使用者在我們的平臺上貢獻市場,甚至可以形成更多的粉絲經濟。相對來說,在IPTV尤其在混台的模式上,使用者的跳出是高頻的,用戶很難在一個平臺形成持續的消費。因此,這是在運營價值中IPTV和OTT很大的差異。有合作夥伴說,合作建立一個專區好了,今後用戶在你的專區消費,形成閉環就好了。這也是一個辦法。

說到第三個辦法的時候,也會遇到一個新的阻礙,就是變現價值。大家都瞭解,在視頻平臺版權的成本是高居不下的,現在有過千萬的售價。同樣是一部熱劇,第一時間輸出給IPTV的平臺,它影響的是眾多平分項目中的組成部分。分成之後,3塊錢變成4塊錢的差異。因此在IPTV所取得的內容分成的回報是難以彌補這部分版權的成本。在OTT平臺所產生收入,所給我們帶來的綜合貢獻。這三個點是我們經過內部的長時間分析和探討,得出來的我們認為主平臺和分銷平臺之間最核心的幾個要點,這也是阻礙騰訊與IPTV合作的癥結所在。

說到未來,融合共進,一個是品牌,一個是運營一個是變現的要素。第一品牌,我們提議未來和所有的合作夥伴合作,建議統一採取輸出方式,結論就是我們會將騰訊全平臺的IPTV內容,給我們的合作夥伴及時的做輸出和合作。幾個專區可以保證使用者對我們騰訊內容的忠誠度可以轉化為對我們平臺和品牌的忠誠度,這對我們來說是品牌要素的達成。這個模式實際上在很多的省份開始落地了,在北京、四川,尤其是在電信的很多省份,已經實現了上線合作。

運營的要素,說起來似乎敏感,並非要擠佔搶奪播控的運營權,更主要我們看中的是熱點同步的意義,在運營時間上臺播上保持高度的同步。我們的資源可以協同、策略可以保持同步,在台播上我們希望保持同一個步調,希望在IPTV裡面跟我們同步發佈,保持立體化的生髮態勢,這是在運營方面的考慮。當然如果第一步可以實現的話,希望有更多的聯合運營的嘗試,如果能夠相互的切磋和交流,更能夠有助於用戶在此平臺消費。

前天是2017年騰訊視頻的大會,發佈了2018年即將上線的自製劇。我們2017年自製內容高達60%多。各家形成各家自製的特色。在自製綜藝方面我們投入的資金大於10個億的規模,同時在影視劇的覆蓋上還是一如既往的達到95%以上的衛視綜藝,在院線電影上高達99%接近100%的覆蓋。希望在未來合作的道路上把我們更多優質的內容輸出給我們更多的合作夥伴。

獨立計費的聯合創收,騰訊有騰訊專區定價、建議權,到底是25合理還是35合理,還是45合理,希望更多的考慮我們的版權成本,考慮更多OTT平臺和IPTV平臺創收的平衡點,希望線下可以和更多的合作夥伴逐一的協商。今天說的比較直白,短短的15分鐘時間,把內心的痛點和訴求一一呈現出來了,有些難做,有些過分,但是我覺得說總比不說強。一次性呈現總比打太極要強。長時間以來之所以IPTV和OTT在內容合作上沒有實現充分的協同和共贏,還是有兩個平臺的各自目標和訴求。在今天的場合我們把騰訊甚至我覺得我有信心可以代表整個互聯網視頻平臺,把我們內心關注的要點呈現出來,這樣大家可以聚焦這幾個核心問題,去找尋具體的解決方案。今天有在場的在IPTV的合作夥伴,也希望在接下來的合作時間裡,結合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在未來合作的具體機會中充分的探討。希望今天的論道成為OTT和IPTV新的合作點,開啟一個新的明天。

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