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百姓的心坎上——青秀區“三下鄉”活動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 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11月8日, 青秀區2017年“十月科普大行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南陽鎮舉行, 通過發放十九大宣傳資料、科普知識資料、種植養殖技術讀本, 開展醫療專家義診、婦女兒童權益法律諮詢等活動, 青秀區工作人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部門合力, 十九大宣傳深入基層

當天, 青秀區科技局、科協、農林水利局、宣傳部等19個部門的工作人員早早來到現場, 以村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老大伯,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十九大的詳細解讀, 而且都是跟咱們農民有關, 您可以拿回去看看, 瞭解我們國家的惠農政策。 ”青秀區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熱心地給村民遞上書籍。 農村土地、養老、醫療等是村民最關心的問題, 工作人員都作出了詳細的解讀。

“工作人員告訴我, 黨中央明確了我們農民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 也就是說保證了我們今後的土地收入, 真是太好了。 ”來自伶俐鎮的韋玉平大姐告訴記者, 她得知城區政府在南陽鎮開展“三下鄉”活動後, 特意跑過來諮詢柑橘種植技術。 “收穫很大, 之前有些政策我不太明白, 現在工作人員一一告訴我, 讓我瞭解到那麼多的好政策。

党和國家那麼關注我們農民, 我會堅定信心跟黨走。 ”韋玉平說。

此次活動除向村民宣傳十九大精神, 發放科普知識等70多種逾1萬冊的書籍外, 轄區4個鄉鎮的農科協、致富帶頭人等也到現場進行成果展示, 同時向村民宣傳科技種植養殖技術,

帶動村民加入合作社, 以期通過科技富農。

多措並舉, 形成多方參與的生動局面

近年來, 在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 青秀區“三下鄉”活動蓬勃開展, 內容更加豐富, 管道不斷拓展, 形式日益創新, 為農民群眾辦了大量好事、實事, 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溫暖心田的橋樑。 與此同時, “三下鄉”活動正改變著村民的生活。

為鼓勵村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南陽鎮中心衛生院每週組織醫護人員來到村民家中,告知村民要做好家中的衛生工作,並為大家進行免費的血壓、血糖等檢測。

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不再孤單,青秀區團委每年暑假聯合我市各大高校開展青春助力脫貧攻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包括教育幫扶、貧困兒童興趣輔導、兒童家園志願服務等。

為了讓村民掌握科技知識,科普大篷車開到田間地頭,農業種養技術諮詢、疾病防治知識宣傳等活動增長了村民的科學技術知識,強化了種養殖能力,提高了經濟收入。

當天,南陽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黃婷婷告訴記者這麼一個變化:“3年前,我們進村入戶給村民看病,他們都覺得自己身子骨硬朗,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診治。現在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村民的衛生意識提高了,也瞭解到很多免費體檢政策,大家都主動定期來醫院進行檢查。”黃婷婷表示,得益於“三下鄉”活動,村民瞭解到國家很多的利好政策,他們不僅身體素質提高了,文化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為鼓勵村民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南陽鎮中心衛生院每週組織醫護人員來到村民家中,告知村民要做好家中的衛生工作,並為大家進行免費的血壓、血糖等檢測。

為了讓農村留守兒童不再孤單,青秀區團委每年暑假聯合我市各大高校開展青春助力脫貧攻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包括教育幫扶、貧困兒童興趣輔導、兒童家園志願服務等。

為了讓村民掌握科技知識,科普大篷車開到田間地頭,農業種養技術諮詢、疾病防治知識宣傳等活動增長了村民的科學技術知識,強化了種養殖能力,提高了經濟收入。

當天,南陽鎮中心衛生院的醫生黃婷婷告訴記者這麼一個變化:“3年前,我們進村入戶給村民看病,他們都覺得自己身子骨硬朗,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診治。現在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村民的衛生意識提高了,也瞭解到很多免費體檢政策,大家都主動定期來醫院進行檢查。”黃婷婷表示,得益於“三下鄉”活動,村民瞭解到國家很多的利好政策,他們不僅身體素質提高了,文化素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