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管理會計到底是什麼?未來的職場發展如何規劃?

管理會計在我國目前從概念上已經是如火如荼了。 但大都還是從財政部門, 培訓機構以及證書層面上的。 會計人員大都摸不著頭腦, 惶惶不可終日。 一會說機器人工智慧會取代大部分會計工作另一方面也沒看到管理會計能生根落地, 也是很滑稽的。 就算今天西方的發達國家, 以及他們的會計團體也不能說他們的管理會計建設已經到了很高的水準。 也是在不斷的摸索和實踐的過程中。

CMA是新一代財務管理者的國際認證, 更是得到了不少企業的支持, 在中國也是愈發的熱門, 各行各業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管理會計。

CMA起源

成立於1919年的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是全球最大的致力於發展管理會計和金融管理的專業機構, 向專業人士和機構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已有近90年的歷史, 是國際管理會計學界最具權威的機構。 目前IMA在全球120個國家,

200家地方分會中擁有超過68000名會員, 在中國的會員數超過7000名。

於09年正式被引入中國, 是目前唯一一個國家引進的國際證書。 國資委、財政部、國家外專局、總會計協會甚至發佈紅頭文件, 明確表示必須持有CMA證書才有資格進入國企。 有資料顯示, CMA在全球範圍內都被企業高管所認可, 85%的美國CFO都持有CMA資格認證。

如果你已經成為了CMA持證者, 那麼我們的職業規劃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財會人的職場分成“三部曲”:從初入職場的會計菜鳥, 到熟練掌握基礎實操的一般職員;從一般職員慢慢升入管理層, 坐到會計主管、財務主管的位置;最後登頂財務鏈頂端, 變身財務總監、CFO。

想要擺脫窮到吃土的“小會計”定位, 迅速成長為在財務部指點江山的財務總監, 你的職場該如何規劃?

1.基層會計崗

規劃:畢業後的1-5年, 選對方向, 積累經驗, 考證。

從學生轉換成職場人, 這本身就是一次考驗。 首先你需要選對就業的方向, 確定接下來的路, 你該如何去走。 嚴重的“脫節感”常常讓很多財會新人選擇用“跳槽”來消除內心的不安。

出納、會計、核算, 每天重複著最基礎的實操工作, 乏味、迷茫、疲累將會陪伴你很長一段時間。 利用這段時間, 你可以多嘗試一些基層財務崗位, 以確定你真正想要發展的方向。 在熟悉了基本操作後, 為自己早日升職加薪做規劃, 對照一些招聘啟事上財務主管類的要求, 達成相關學歷、證書等硬性指標。 像很多公司對財務主管類的職位, 都要求具備本科及以上學歷, 具備會從、CPA等證書。

2.管理會計崗

規劃:畢業後的3-8年, 培養人脈, 提高領導管理能力。

在經過了基層財務崗幾年的打磨後, 一些較為出色的財會人, 將迎來職場上的第一次“升職機遇”, 從財會基層崗升入管理層。 和之前對財務工作一知半解, 經驗缺乏的“菜鳥”區別的是,

在這個階段, 你的角色、定位發生了變化, 你的目光, 也將更多的放在相關軟實力的培養, 和領導力的初步建立上。 作為一名管理者, 工作中免不了涉及到和其他部門的配合, 良好的溝通才能帶來更高效的工作。

3.終極財務崗

規劃:畢業後的10-15年, 深入瞭解企業文化, 完善知識體系。

如果你之前的路走得都比較順利, 那麼在10年後, 甚至不用10年, 你就可以坐到財務總監、CFO的位置。 作為企業財務鏈頂端的職位, 這意味著, 你的薪資可以輕鬆做到月收入數十萬。 相當好的福利、絕對領導的地位, 同時, 也給你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般越往財務高層, 領導人的知識體系, 越呈“T”字型發展。 你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如今國內企業紛紛赴美上市的浪潮下, 只有成為掌握國際會計準則的財務人,才能保證你的絕對地位能夠“穩定”。同時,你需要深入到企業層面,瞭解到企業的發展動向,從而為你的未來進行更好的謀劃。

小編覺得從小會計到財務總監,就像是小溪回流大海的感覺。你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有足夠的影響力。只要在該學習充電的時候不要錯過,月薪過萬不是夢想。

只有成為掌握國際會計準則的財務人,才能保證你的絕對地位能夠“穩定”。同時,你需要深入到企業層面,瞭解到企業的發展動向,從而為你的未來進行更好的謀劃。

小編覺得從小會計到財務總監,就像是小溪回流大海的感覺。你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有足夠的影響力。只要在該學習充電的時候不要錯過,月薪過萬不是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