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流水的秋天,鐵打的臘味!初冬的暖意就從它開始

在立冬的帶領下,

廣東終於脫“夏”成功並“順利入秋”。

這幾天籠罩在微帶涼意的秋風中,

讓人愜意得多伸了幾個懶腰~

不知不覺一年之中曬臘味的季節又到了,

每當走在街上, 看到各家各戶的陽臺上

又吊掛起一串串臘味,

小編就會忍不住聯想到那濃郁的香氣、粘稠的肉汁,

實在讓人垂涎三尺……

這樣一說,

軟糯溫香的臘味煲仔飯越發讓人想念,

它蹭蹭冒出的熱氣能拂去身上的疲倦,

讓所有的事情都變得剛剛好。

那不如,

跟小編嘗一遍嶺南特色臘味吧?

嶺南臘味的前世今生

每年秋冬是製作臘味最好的季節。

每當寒風凜凜, “秋風起, 食臘味”的聲音

便在街頭巷尾風傳起來了。

可臘味真正的來源你知道嗎?

臘味

臘味, 是指從秋天開始,

將肉類以鹽漬之, 經風乾或熏幹製成的肉食。 “秋風起, 食臘味”是嶺南地區的傳統飲食文化, 作為廣東地區秋、冬、春三季餐桌上的常見菜肴, 臘味不僅是一種可一飽口福的臘制佳品, 更是能傳遞一種傳統、一份感情的美味食品, 人們通常會用以互相饋贈, 是過年必備的年貨之一。

據史書記載, 臘肉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當時獲取肉食不易, 收貨量極大或毫無所獲。 為了能保存多出的肉食, 以便日後嘴饞時食用, 所以人們想方設法延長肉食的保質期。

在廣東地區, 常見的臘味有臘腸、臘肉、臘雞、臘鴨、臘魚、臘乳鴿、臘田鼠、臘鴨腎等。 不同的地區做法不同, 口味便不同, 但又各具特色。

廣府臘味

吃貨眼中的「非遺」

城中那幾家總被沽清的臘味煲仔飯、

外婆每逢新年必定親手做的臘味蘿蔔糕、

當然少不了冬至那鍋香噴噴的臘味糯米飯……

作為廣府非遺美食之一,

你的吃貨記憶中又有多少是關於廣府臘味的?

廣府臘味二三事

廣東人烹調菜式追求“鮮味”, 習慣用普通的調味料引出臘味本身的鮮味,

常見的菜式有臘味煲仔飯、臘味蘿蔔糕、臘味炒荷蘭豆等。

在製作廣式臘味的時候, 豬肉的選擇更多以豬的後腿肉和肥膘肉為主。 由此來看, “老廣們”真的很嚴格!色澤金黃的豬肉經切碎成丁, 用適量食鹽、白酒、醬油、八角或茴香等食用配料醃制後, 經烘烤等工藝而製成。這一系列嚴格的工藝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非遺傳承的最大支持。

廣州

很多人對廣式臘味百吃不膩,

除了因其選料上乘,色、味、香、形均佳,

更是因為其味鮮可口、皮薄脆而甘甜,

這也使得廣式臘味馳名海內外,廣受熱捧。

做法

廣式臘味由米酒、生抽醬油及砂糖醃潰入味之後風乾而成,講究的是醬香味、臘香味、酒香味“三味”,其中廣州臘腸為修長造型居多。

東莞厚街

相比廣式臘味的修長造型,

東莞的臘味以“又短又粗”贏來目光。

矮個頭也適合蒸熟後整根咬食,

更好地保持了臘腸那鹹香筋韌、

香醇有彈性的口感。

做法

厚街臘腸色、形、味獨特,形狀不同一般,呈橢圓形比鴿蛋稍大,其特點是質鮮、香醇、爽脆。厚街臘腸可分為花腸、鴨肝腸、豬肝腸等幾種。

潮汕臘味

「膠己人」的香口軟脆小吃

潮汕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不容小覷。

蔡瀾曾在書中評價過潮汕臘味,

“香口橫溢又脆而不堅”,

想必潮汕臘味好吃到要吮手指了!

精工配製而成的豬頭粽,切開後呈赤棕色間灰白點,表面油潤有光澤。勤勞的潮汕人將豬肉以及部分鮮潤首皮精工剁碎,按比例放入調料、香料和酒,然後下鍋烤制。

他們深知火候必須“文旺結合”,這樣烤熟後放入特製木規的成功率大大增加。最後,用比例適當的重物(石塊)壓榨出豬油和水份便成功了。

豬頭粽可直接食用,潮汕人一般都將豬頭粽用來當早餐,搭配白粥來吃。肉質既韌又脆,會有一股特別甘飴香醇的風味。喝功夫茶時,吃貨們都會選擇其當小吃。豬頭粽佐酒也別有一番風味,當冷盤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客家臘味

「煙熏工藝」十足的鹹香臘味

進入秋冬季節,

冬至醃臘肉是客家人的慣例。

與廣式臘味偏甜不同,

客家臘味更為鹹香。

臘味經過晾曬風乾後,

食之越嚼越香,

客家人還記得那口銷魂的滋味嗎?

冬至後立春前,正是製作臘味食品的好時間。客家人做臘味講究天時,北風吹幹的臘味能久存不易變質。

客家臘味在制法中極具“煙熏”的工藝特色。客家人們會選擇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進行醃制,再加入配料(高粱酒、生抽、鹽等)進行醃制。為了臘肉更加入味,製作臘味時先將全部配料拌勻,再把五花肉放進去醃制12 小時以上。然後,利用自然的山風,用棉線掛起風乾半個月,臘味便可食用了。

臘味經秋高氣爽的豔陽天生曬後,可單獨切片蒸煮,也可與其他食物一起在鐵鍋中爆炒,其風味鮮美,有開胃助食的作用。

粵北臘味

風曬而成的家鄉記憶

如同北方人冬天吃餃子,

「冬季吃臘味」是很多粵北人的念想。

但這可為難懂吃不懂挑選的菜鳥們,

該如何辨別是否地道的粵北臘味?

又如何烹飪才能將其特性發揮到極致呢?

別慌,正確答案在下面!

「臘肉敢露白,臘腸敢水煮」

粵北臘味二三事

當粵北進入冬天的臘月氣候,粵北人開始製作臘肉、臘鴨、臘腸等臘味。這是為什麼?粵北的地理特徵是河床谷地,亦將山風帶到當地。聰慧的粵北人同時利用日夜溫差大的絕佳氣候進行自然風乾。因此每到北風吹霜雪降時,他們通過生曬滲油或者自然風乾的方法製成美味的臘味。

臘腸無論是蒸還是煮,最好是整根烹熟,方才最大限度地鎖住臘腸的臘香味與肉汁。常見的菜式有:“禾花魚臘肉臘腸蒸貢糯米”、“臘肉煲雪山芋頭”、“臘豬手煲韶關大芥菜”等。

清遠連州

東陂臘味的口感工藝可謂“嶺南一絕”!

最突出的特點是自然風乾,

口感偏鹹香且有嚼勁,

那濃郁的酒香更是讓人神魂顛倒……

做法

東陂臘味講究白天在涼棚晾曬,晚上五更天將臘味從棚裡移到露天外“打冷風”,至日出後又將臘味收回涼棚,反復晾曬直至臘味風乾至成品。

韶關南雄

南雄臘味憑藉全手工製作出名,

靠獨特固有的自然風色氣候條件曬制而成,

具有肥而不膩又香味濃郁的特點。

做法

一般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最好是肥的部分稍多一些,臘出來的肉才會鹹香而且非常有嚼勁。南雄臘味的臘香味,具有香味濃郁、肥而不膩的特點,讓食之者無不為之傾倒。

“日子一天天過去,臘味一樣樣剪下來。”

一頓再平常的臘味飯,

也會消去奔波疲憊且食欲大振。

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

這是嶺南人心中共同的溫暖回憶。

素材來源丨汕頭旅遊官微、清遠旅遊、東莞旅遊等

今日話題:你見過最奇葩的曬臘肉的姿勢是怎樣的?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經烘烤等工藝而製成。這一系列嚴格的工藝是對食物的尊重,也是對非遺傳承的最大支持。

廣州

很多人對廣式臘味百吃不膩,

除了因其選料上乘,色、味、香、形均佳,

更是因為其味鮮可口、皮薄脆而甘甜,

這也使得廣式臘味馳名海內外,廣受熱捧。

做法

廣式臘味由米酒、生抽醬油及砂糖醃潰入味之後風乾而成,講究的是醬香味、臘香味、酒香味“三味”,其中廣州臘腸為修長造型居多。

東莞厚街

相比廣式臘味的修長造型,

東莞的臘味以“又短又粗”贏來目光。

矮個頭也適合蒸熟後整根咬食,

更好地保持了臘腸那鹹香筋韌、

香醇有彈性的口感。

做法

厚街臘腸色、形、味獨特,形狀不同一般,呈橢圓形比鴿蛋稍大,其特點是質鮮、香醇、爽脆。厚街臘腸可分為花腸、鴨肝腸、豬肝腸等幾種。

潮汕臘味

「膠己人」的香口軟脆小吃

潮汕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不容小覷。

蔡瀾曾在書中評價過潮汕臘味,

“香口橫溢又脆而不堅”,

想必潮汕臘味好吃到要吮手指了!

精工配製而成的豬頭粽,切開後呈赤棕色間灰白點,表面油潤有光澤。勤勞的潮汕人將豬肉以及部分鮮潤首皮精工剁碎,按比例放入調料、香料和酒,然後下鍋烤制。

他們深知火候必須“文旺結合”,這樣烤熟後放入特製木規的成功率大大增加。最後,用比例適當的重物(石塊)壓榨出豬油和水份便成功了。

豬頭粽可直接食用,潮汕人一般都將豬頭粽用來當早餐,搭配白粥來吃。肉質既韌又脆,會有一股特別甘飴香醇的風味。喝功夫茶時,吃貨們都會選擇其當小吃。豬頭粽佐酒也別有一番風味,當冷盤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客家臘味

「煙熏工藝」十足的鹹香臘味

進入秋冬季節,

冬至醃臘肉是客家人的慣例。

與廣式臘味偏甜不同,

客家臘味更為鹹香。

臘味經過晾曬風乾後,

食之越嚼越香,

客家人還記得那口銷魂的滋味嗎?

冬至後立春前,正是製作臘味食品的好時間。客家人做臘味講究天時,北風吹幹的臘味能久存不易變質。

客家臘味在制法中極具“煙熏”的工藝特色。客家人們會選擇半肥半瘦的五花肉進行醃制,再加入配料(高粱酒、生抽、鹽等)進行醃制。為了臘肉更加入味,製作臘味時先將全部配料拌勻,再把五花肉放進去醃制12 小時以上。然後,利用自然的山風,用棉線掛起風乾半個月,臘味便可食用了。

臘味經秋高氣爽的豔陽天生曬後,可單獨切片蒸煮,也可與其他食物一起在鐵鍋中爆炒,其風味鮮美,有開胃助食的作用。

粵北臘味

風曬而成的家鄉記憶

如同北方人冬天吃餃子,

「冬季吃臘味」是很多粵北人的念想。

但這可為難懂吃不懂挑選的菜鳥們,

該如何辨別是否地道的粵北臘味?

又如何烹飪才能將其特性發揮到極致呢?

別慌,正確答案在下面!

「臘肉敢露白,臘腸敢水煮」

粵北臘味二三事

當粵北進入冬天的臘月氣候,粵北人開始製作臘肉、臘鴨、臘腸等臘味。這是為什麼?粵北的地理特徵是河床谷地,亦將山風帶到當地。聰慧的粵北人同時利用日夜溫差大的絕佳氣候進行自然風乾。因此每到北風吹霜雪降時,他們通過生曬滲油或者自然風乾的方法製成美味的臘味。

臘腸無論是蒸還是煮,最好是整根烹熟,方才最大限度地鎖住臘腸的臘香味與肉汁。常見的菜式有:“禾花魚臘肉臘腸蒸貢糯米”、“臘肉煲雪山芋頭”、“臘豬手煲韶關大芥菜”等。

清遠連州

東陂臘味的口感工藝可謂“嶺南一絕”!

最突出的特點是自然風乾,

口感偏鹹香且有嚼勁,

那濃郁的酒香更是讓人神魂顛倒……

做法

東陂臘味講究白天在涼棚晾曬,晚上五更天將臘味從棚裡移到露天外“打冷風”,至日出後又將臘味收回涼棚,反復晾曬直至臘味風乾至成品。

韶關南雄

南雄臘味憑藉全手工製作出名,

靠獨特固有的自然風色氣候條件曬制而成,

具有肥而不膩又香味濃郁的特點。

做法

一般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肉,最好是肥的部分稍多一些,臘出來的肉才會鹹香而且非常有嚼勁。南雄臘味的臘香味,具有香味濃郁、肥而不膩的特點,讓食之者無不為之傾倒。

“日子一天天過去,臘味一樣樣剪下來。”

一頓再平常的臘味飯,

也會消去奔波疲憊且食欲大振。

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

這是嶺南人心中共同的溫暖回憶。

素材來源丨汕頭旅遊官微、清遠旅遊、東莞旅遊等

今日話題:你見過最奇葩的曬臘肉的姿勢是怎樣的?

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