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流動人口規模為何兩連降?國家衛計委:受戶籍改革影響

發佈會現場 圖片來自中國網

中新經緯用戶端11月10日電 國家衛生計生委10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例行發佈會, 發佈了《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7》(下文簡稱《報告》)。

根據《報告》, 2015年、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連續兩年下降, 國家衛生計生委流動人口司司長王謙在發佈會上表示, 流動人口總量下降主要是受國家近年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的影響, 例如戶籍制度改革。

《報告》分析稱, 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規模持續下降, 轉移勢頭有所減弱。 資料顯示, 中國流動人口總量在2011-2014年間持續增長, 由2011年的 2.30億人增長至2014年的2.53億人。 自2015年流動人口總量開始下降, 2015年、2016年中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7億人和2.45億 人, 分別較上一年減少568萬人和171萬人。

王謙表示, 2016年我國人口遷移流動變化的趨勢和這幾年的總體趨勢一致, 人口繼續向城市群聚集, 在沿海、沿江、鐵路沿線地區人口聚集度仍然在進一步加大。

我國城鎮化水準在繼續提高, 同時人口流動過程中的家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但是2016年也有一些新的特點, 流動人口的總量在減少。

“為什麼出現這個情況呢?我們分析主要受國家最近幾年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的影響。 ”王謙指出, 從國家進一步推進戶籍改革, 推動一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 到出臺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等相關政策, 還有一些城市提出了人口調控的目標, 所有這些政策的因素都對人口流動的數量產生了影響。

王謙稱, 戶籍制度改革使得一部分農村人口留在城市, 轉為城市戶籍人口, 在統計流動人口口徑的時候這部分人就消失了, 再有受經濟週期波動的臨時性影響也使得一些原來在城市的人回到了家鄉,

這樣在統計數量上也會有一些影響。 (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 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