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怒江州開展“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主題黨日活動

祭奠遇難同胞

青山垂首, 怒水嗚咽。 在滔滔奔騰的怒江邊, 在巍峨高聳的高黎貢山腳下, 一座記載著民族苦難記憶和屈辱歷史的紀念碑仿若長劍直刺蒼穹。

紀念碑上“栗柴壩抗日遇難同胞紀念碑”幾個大字格外顯目, 警示著後人永遠銘記那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紀念碑前, 人們集體肅立, 深切緬懷70多年前被侵略者屠殺的遇難同胞, 一朵朵黃色的菊花寄託著人們對逝者的追思和對和平幸福生活的珍惜。

這是4月1日, 中共怒江州委辦公室黨支部開展“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主題党日活動時的一幕。

清明節來臨, 為了銘記歷史, 牢記使命, 堅定理想信念, 傳承民族精神, 深化拓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忠實踐行黨的宗旨, 忠誠履行黨員職責, 不忘初心, 奮發圖強, 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勇於擔當的氣魄投身黨的事業。 州委辦公室黨支部特意組織開展了這次寓意深遠的主題黨日活動。

州委書記童志雲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全程參加了這次活動。

瀘水市上江鎮栗柴壩曾是我國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古渡口。 千百年來, 這個渡口曾見證了中國文明的輝煌和對世界的巨大影響:無數的絲綢、茶葉、瓷器從這裡源源不斷由長長的馬幫運往南亞、東南亞。 還是這個渡口, 曾見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中華民族抗禦外敵過程中慘烈血腥的一幕:1942年5月19日, 侵華日軍對滯留在栗柴壩西岸的300多名華僑、難民大肆屠殺, 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栗柴壩渡口慘案。

70多年過去了, 昔日的輝煌和那慘痛的一頁已在歷史的風塵中顯得有些漸漸模糊, 但並沒有被人們忘卻。

“銘記那段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

而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是為了攜手開創和平美好的未來。 ”一位參加活動的黨員說。

 

移載樹苗

主題黨日活動後, 參加活動的所有黨員來到三界怒江大橋西側的“怒江花谷”生態建設植樹區開展植樹活動。 一下車,

大家就忙碌開來, 扛苗、挖塘、抬水, 胸前的黨徽閃亮, 插在地裡的黨旗迎風飄揚。

童志雲來到一個劃定的位置, 脫下外衣掛在樹上, 拿起一把十字鎬, 按照高寬各80釐米的標準要求進行挖塘。 這是塊生地, 土質硬結, 挖起來有些費力, 不一會兒, 書記的額頭就滲出細細的汗珠, 但他沒有停息, 一邊挖, 不時問現場監督指導的林業技術人員:“這樣合不合標準?”

經過近半個小時的努力, 一個標準的坑塘挖好後, 童志雲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將一株鳳凰木移植到填好熟土的塘裡, 培土、踩實、澆定根水, 所有環節都做得一絲不苟。

望著已經栽好端端正正的鳳凰木, 童志雲感到很是欣慰。

澆定根水

接著, 童志雲又和大家來到靠近江邊的另一個區域裡繼續栽樹, 這是塊熟地, 土質疏鬆, 要比第一個塘容易開挖許多, 不長時間, 坑塘就挖好了。

“叫技術人員量一量, 坑塘有沒有達到標準。 ”童志雲說。

從一邊趕來的瀘水市林業局技術人員俯身測量後, 現場鑒定這個坑塘完全達到標準。

“塘裡要填一些熟土,樹有了肥料就容易成活。”

“把樹苗扶正一些,再請技術人員看一看正不正,然後再培土定根。”童志雲一邊指揮一邊和大家一起把樹苗移到塘裡。

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告訴大家,一定要按照要求,科學、規範、標準地種植,保證成活率,不能搞年年栽樹不見樹。”

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努力,當天的植樹活動告一段落,童志雲拿出手機將這株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樹攝進自己手機裡。他對州委辦公室主任倪正劉說:“建議大家和自己栽的樹合個影,回去後搞個示意圖,落實責任,保證自己所栽的樹成活。要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把工作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塘裡要填一些熟土,樹有了肥料就容易成活。”

“把樹苗扶正一些,再請技術人員看一看正不正,然後再培土定根。”童志雲一邊指揮一邊和大家一起把樹苗移到塘裡。

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告訴大家,一定要按照要求,科學、規範、標準地種植,保證成活率,不能搞年年栽樹不見樹。”

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努力,當天的植樹活動告一段落,童志雲拿出手機將這株充滿生機和希望的樹攝進自己手機裡。他對州委辦公室主任倪正劉說:“建議大家和自己栽的樹合個影,回去後搞個示意圖,落實責任,保證自己所栽的樹成活。要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把工作抓常、抓細、抓長,持續努力、久久為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