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11又到了!清空購物車前,你需要看這篇文章……

又是一年雙11, 相信你和身邊的不少朋友都已經付好了定金、裝滿了購物車, 準備等著今晚12點大買特買。

雖然每年都有人說雙11的力度不如從前, 雖然總有人自曝去年囤的東西能用到明年, 雖然今年尤其複雜的滿減政策和定金制度被太多人吐槽“買個東西還要做高考數學”, 但也沒有攔住大家買買買的手, 甚至要一口氣買夠一兩年的用量。 面對雙11, 為什麼我們毫無抵抗力呢?

據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分析, 雙11“囤貨大軍”的心理是這樣的:

另外, 商家總會通過“倒計時”等方式傳達出“雙11”大優惠是一年一度的, 如果錯過今年的“雙11”, 再想有如此大的優惠就需再等一年。 這就形成一個強烈暗示, “雙11”特價不能錯過。

其次, 囤貨源于人類追求安全感的心理。 在原始社會, 人們通過食物等採集和囤積, 有了基本的生存安全感, 這樣的心理依然體現在“雙11”囤貨中。

此外, “從眾”也是導致囤貨的一個原因。 身邊的人都在準備大採購, 就會使人生出這樣的想法:不是我一個人在囤貨, 大家都這樣。 如此一來, 責任分散了, 愚蠢可能性降低了, 囤起貨來就更理直氣壯了。

道理都明白, 但還是想買怎麼辦?

可以為自己設定購物“防火牆”。

比如折扣金額低於多少就不能買, 或1個月內用不到的東西就不買, 然後堅持這個標準。

刷淘寶前先吃飽。 心理學研究發現, 饑餓會讓身體分泌一種激素, 刺激大腦中負責動機和獎勵的區域, 會使人對食物、衣服等物品有更高的評價, 並更想擁有它們。

最重要的是為自己建立自信。 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 讓一群青少年在100張單詞卡和圖片中找出“讓我更快樂”的卡片。 結果, 自尊心較強的孩子更傾向于精神層面的滿足, 會選擇“取得好成績”“和朋友玩滑板”等卡片;而自尊心水準稍低的孩子多選擇跟物質有關的卡片。 越是自信, 我們就越能不被物質束縛, 買買買的時候就更理性。

如果實在無法自我克制, 也可以借助外力, 讓別人幫你“拉閘”。 比如有丈夫在“雙11”前偷偷把妻子的銀行卡支付密碼改了, 國內也有高校在雙11前夜斷網來強行幫學生“砍手”的新聞……當然, 這種情況下需要提前征得對方的同意, 不然很容易打翻友誼的小船。

防止買買買的終極大招——真的沒錢

看完這篇文章, 今年雙11你還打算買買買嗎?如果買到什麼特別合算的東西, 也可以和我們分享哦~

(據科技日報、荊楚網等綜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