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省級重要濕地名錄盤點~淮北有兩處上榜!

點擊淮北發佈

關注我們

從江南到皖北, 類型豐富、風光秀美的安徽濕地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 是眾多野生動植物棲息的天堂,

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最全安徽重要濕地名錄在此!

你去過幾個?

合肥市(5處)

合肥濱湖省級濕地公園

合肥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位於合肥主城區東南, 北依甲子河, 南達環湖北路, 西連巢湖南路, 東臨南淝河, 十五裡河南北貫穿。

公園面積1072公頃, 其中森林面積799公頃, 水域面積263公頃, 是安徽省內唯一萬畝城市水網森林。

肥西三河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肥西三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三河鎮, 境內地形複雜多樣, 溝塘密佈, 河流縱橫交錯, 形成了獨特的圩田肌理, 與三河古鎮的水文化、飲食文化、稻作文化、風土民情、名人文化相互交融。

濕地上游可觀三河古鎮歷史文化, 民俗風情, 中段可飽覽杭埠河道的沃野千里, 碧波蕩漾, 下游可盡享巢湖西半湖的水天一色。

合肥廬陽董鋪濕地公園

擬建的安徽合肥廬陽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廬陽區西部,

西起南淝河支流匯合口, 東至董鋪水庫大壩, 北起三國城路, 南達廬陽區區界, 規劃總面積4240.9公頃, 其中濕地面積2949.79公頃, 濕地率69.56%。

濕地公園坐擁董鋪水庫, 濕地資源類型多樣、動植物豐富, 周邊名勝古跡眾多, 文化底蘊深厚。

肥東東景省級濕地公園

肥東東景濕地公園, 位於肥東縣梁園鎮、牌坊鄉、楊店鄉等3個鄉鎮交界處, 範圍包括管灣水庫水域和周圍低窪地, 總面積476.65公頃。

景色美不勝收, 管灣水庫水面開闊, 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當中。 水庫水質優良, 水面開闊。 春有悠悠碧水, 萋萋芳草;夏日荷塘月色, 沁人心脾;金秋時節, 蘆荻紛飛;冬雪中, 殘荷遒勁。

巢湖(中國重要濕地)

巢湖素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並駕齊名為中國“五大淡水湖”,是華夏悠久文明的發祥地之,巢湖市也是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

淮北市(2處)

淮北中湖省級濕地公園

中湖濕地公園坐落於有著40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境內,位於市區中南部,東到龍岱河東岸、南側隔沱河路與南湖景區相連、西至龍山路/長山路、北側隔人民路與東湖景區相望,總面積為860公頃,由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建設。

為進一步加大中湖濕地公園建設力度,淮北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樹立生態優先、濕地優先的理念,按照國家級濕地公園標準進行建設,著力打造國家級濕地公園,先後邀請省林業廳、省林業規劃調查設計院有關領導和專家來淮指導中湖濕地公園規劃編制工作。中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期為10年,擬投資1.5億元進行生態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濉溪鳳棲湖省級濕地公園

鳳棲湖為省級濕地公園,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工程實施地點在劉橋鎮。鳳棲湖為省級濕地公園,總面積493.3公頃,濕地面積356.3公頃,包括劉橋礦採煤沉陷所形成的湖泊濕地、庫塘濕地和河流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棲湖為劉橋礦採煤沉陷所形成的湖泊濕地。今年年初,鳳棲湖濕地公園被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公園規劃面積七千餘畝,是皖北地區*的近自然狀態濕地。目前,正在準備申報*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爭取兩級同創。

亳州市(2處)

利辛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

利辛縣國家級西淝河濕地公園位於利辛縣城西部,以西淝河中游河段為主體,包括周邊相關水文庫塘、沼澤濕地,規劃總面積958.71公頃,先後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

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渦陽縣城北部渦河與武家河交匯處,主要以煤礦開採導致的地面持續塌陷而形成的湖泊濕地和渦河、武家河常年徑流而形成的河流濕地為主體,結合草本沼澤濕地、庫塘和輸水河等人工濕地交互鑲嵌的特殊複合濕地類型。

宿州市(4處)

蕭縣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

黃河故道在蕭縣境內長48公里,保護區總面積3200公頃,其中核心區752公頃,緩衝區998公頃,實驗區1450公頃。蕭縣黃河故道濕地,分佈維管束植物38科68種、水生浮游動物23種、底棲動物15種、魚類30種、兩栖類6種、爬行類6種、鳥類91種、獸類10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種,安徽省一級保護動物6種、二級保護動物13種。

碭山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

碭山黃河故道已開發出“烏龍披雪”、“故黃映雪”、“梨樹王”等10多個自然景點。碭山境內黃河故道流域面積277.8平方公里,水面36.5平方公里,流經7個鎮和4個果林場,全長46.6公里,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每年秋末冬初,碭山縣黃河故道濕地保護區就變成了鳥類的天堂。

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丁湖、草溝二鄉鎮境內,規劃總面積2463h㎡,保護區內植被多樣,蘆葦叢生,千頃碧波、水天一色,雁鴨類及鷺類翩翩起舞,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水生維管束植物18科28種,魚類32種,兩栖爬行類15種,鳥類96種,獸類8種。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泗縣城南15公里處,濕地正常水面約1萬多畝,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區內水質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構畫出秀麗的碧水清波,周圍分佈著明朝開國名將鄧愈故里、西楚霸王項羽駐兵地等歷史景觀,極具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蚌埠市(2處)

五河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區位優越,環境優美。保護區緊靠五河縣縣城,東臨104國道,南接304省道,驅車半小時就可到達宿淮寧高速、蚌寧高速入口處,擬建中的徐寧高速更是從保護區擦境而過。保護區距離合肥、南京、徐州等大中城市僅有兩小時車程。

蚌埠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蚌埠市淮上區西北部,三河交匯,經淝入淮,是淮河流域保存較好的一塊平原沼澤型草本濕地。這裡地接南北、物聚八方,近萬畝蘆葦保持著原始風貌,是眾多鳥類繁衍的棲息地和遷徙的重要通道。

阜陽市(11處)

潁州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潁州西湖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西9公里處,是安徽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3A級旅遊景區,總體策劃7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24.32平方公里,湖面5.74平方公里,是一個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集生態濕地旅遊、休閒度假、會議餐飲為主題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區。

潁上八裡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八裡河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潁河和淮河的交匯處,地跨本縣八個鄉鎮,即八裡河、王崗、半崗、潁河、盛堂、垂崗、關屯、賽澗八個鄉鎮,八裡河自然保護區以八裡河為中心,該區域素有 “一河兩灣五湖”之稱,總人口33萬人。

潁上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迪溝濕地,是在原湖泊窪地的基礎上,加上煤礦開採導致的地面持續塌陷而形成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湖泊、沼澤、灘塗、河流、溝渠、池塘與煤礦塌陷窪地交互鑲嵌的特殊的濕地類型,有重要而獨特的科研價值。

太和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

沙潁河濕地是永久性的河流濕地,濕地公園原有生態環境現保持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濕地周邊歷史遺跡眾多,文化久遠,內涵豐富。

潁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潁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于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面積平方千米,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潁州西湖是我國唐宋時期著名的風景湖泊,北宋盛期與杭州西湖齊名,並稱“杭潁”,為我國四大名西湖之一。

界首兩灣國家濕地公園

界首兩灣濕地公園項目位於界首市代橋鎮境內,距界首市區27公里,總規劃面積500多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54.2公頃,主要由代橋鎮境內的泉河河道、馬灣與南季灣三個部分組成。

兩灣濕地和周邊縱橫交錯的“八溝”渾然一體,形成獨特的生物群落,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特別是水禽類繁育的天然場所。經初步考察,“兩灣”濕地現有白鷺、黑眉綿蛇等脊椎動物5綱60多種,有銀杏科、樟科、杉科等植被60多種。

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

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依託濛河分洪道為主體,南北以大堤為界,西起崗頭,東至曹台退水閘,東西長40.05km,規劃總面積7054.4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占6761.71公頃,濕地率達95.85%。

潁東東湖省級濕地公園

潁東東湖濕地公園位於潁東區東部,以口孜東礦塌陷區為中心,規劃總面積613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436.9公頃,濕地率為56.04%。境內的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構成較為完善的生態體系,動植物資源豐富,濕地類型多樣,為濕地動物、野生鳥禽提供了天然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

界首蓮浦湖省級濕地公園

蓮浦湖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界首市,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是著名的“彩陶之鄉”、“剪紙之鄉”,這裡四季分明,水系發達,在緊鄰市區的大黃鎮西南部有一處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綠樹、鳥禽、藍天、碧水,如一幅優美的水墨畫卷緩緩展開,這裡就是省級濕地公園規劃區——界首市蓮浦湖濕地。

安徽臨泉泉鞍洲省級濕地公園

安徽臨泉泉鞍洲濕地公園位於流鞍河與泉河交匯區,轄流鞍河下游和泉河張營、城關段,規劃總面積850公頃,涉及白廟、張營、黃嶺、田橋、城關及縣經濟開發區6個鄉鎮(區)。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水質優良,魚類豐富,同時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

潁泉泉水灣省級濕地公園

潁泉區境內泉河窪地面積109平方公里,地面高程常年處於除澇水位以下,形成大片濕地景觀。2014年11月,為切實保護和開發利用濕地資源,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該區申報建設泉水灣省級濕地公園並順利通過審批。

淮南市(3處)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淮河流域天然淡水湖泊,總面積6萬畝,有“淮河大濕地,華東白洋澱”美譽。生物資源豐富,數百種野生動植物棲息於此。特別是湖泊、池塘、河道、農田、村舍、果園等縱橫交織,形成了景觀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

潘集區泥河省級濕地公園

泥河省級濕地公園地處安徽省淮南市境內,公園水域主要由泥河及煤礦採空區地面塌陷行成,大部分濕地形成時間短,濕地生態系統仍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泥河濕地公園共有4種濕地類,即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濕地型共有5種,湖泊濕地類有永久性淡水湖1種濕地型,河流濕地類有永久性河流1種濕地型,沼澤濕地類主要是草本沼澤濕地型。人工濕地類主要有庫塘濕地、人工輸水河。

鳳台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

鳳台縣鳳凰湖濕地是純自然的生態,是鳳台縣城和鳳凰湖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物多樣性豐富,有自己的優勢,保護價值大。

滁州市(2處)

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保護面積21000公頃,位於明光市中部,江淮分水嶺以北。女山湖濕地為皖境淮河流域的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與淮河直接相通,匯池河經淮河注入洪澤湖,具有重要調蓄和灌溉功能,生態功能極其重要,是淮河水系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來安池杉湖省級濕地公園

池杉湖濕地公園位於來安縣雷官鎮。作為安徽“江北水鄉”的典範,池杉湖濕地公園內河、塘、溝、渠、圩、垛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幅“水中有林、林中有鳥”的獨特景觀。春季,一片翠綠;夏日,白鷺成群;秋天,紅葉點綴;冬時,雪樹銀花。公園內千畝池杉林形成的“水上森林”,為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的池杉林,是候鳥和留鳥的重要棲息地。

六安市(2處)

霍邱東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東西湖濕地是淮河中游主要天然淡水湖泊和最大濕地,歷史上曾被譽為鑲嵌在淮河中游的兩顆璀璨的明珠。並且東西湖濕地為天然淡水湖泊,水源補給類型為降水,年均水溫19.9℃。優越的氣候條件,為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六安淠河國家濕地公園

淠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淠河中游,南臨橫排頭水利樞紐北端,北至合六葉高速下游500米,園內淠河長43.7千米,總面積4448公頃,濕地率68.9%。公園內濕地包括河流、沼澤和人工濕地三類,具有納洪蓄水和改善自然生態功能的作用,是全省重要濕地之一,也是大別山重要的水禽間歇地和越冬場所。

馬鞍山市(2處)

石臼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

當塗縣石臼湖系全國為數不多的通江湖泊,其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日出鬥金”之說,豐水期間湖面寬廣,一望無際、碧波蕩漾、水質清澈;枯水期間水草茂盛形成多湖,景色蔚為壯觀。

含山大漁灘省級濕地公園

大漁灘濕地位於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境內,面積1萬餘畝,大約形成於350年前,是江淮之間為數不多的生態保存完好的大面積灘塗濕地。

蕪湖市(1處)

南陵奎湖省級濕地公園

奎湖水清晶亮、碧翠如珠。奎湖計有99個汊,其中又有七墩六段,迂迴環繞、曲折相通,水中有陸,陸中有水,剛柔相濟,凹凸連綿,別具一番風情。

奎湖不僅見證了4千年前先民農漁牧的生產活動,而且映照著三國周瑜訓練水師的恢弘,更是流傳著周瑜打黃蓋的典故、周瑜小喬共結連理的佳話、詩仙李白數次面對浩蕩的湖水把盞賦詩的傳說。

宣城市(3處)

安徽揚子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重要濕地)

安徽揚子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3300hm2。2009年,經國務院國辦函[2009]92號檔批准,保護區面積調整為18565hm2。

宣城宛陵湖省級濕地公園

宣城宛陵湖省級濕地公園處在以敬亭山為起點的城市景觀綠軸南部末端,規劃控制面積約10.88平方公里。宛陵湖核心景區面積約3.6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約2.2平方公里。

工程(西湖)核心區北界水陽江大道、東至響山路、西臨薰化路、南接濱湖路,總占地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約1.8平方公里,工程建設投資約10億元。

廣德桐汭省級濕地公園

廣德桐汭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廣德縣誓節鎮,濕地公園總面積82.35公頃,主要包括以溪村大湖、東俞大坑及桐汭河部分河灘。

桐汭河濕地是一個有著濃重的鄉村氣息的濕地,也是我省首個具有這種特色的濕地。濕地景觀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野生動物資源豐富,保護和利用價值高;規劃區周邊交通便利,具有開展生態旅遊和度假的區位優勢。

銅陵市(1處)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銅陵市郊區,總面積31518公頃。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江豚等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灘塗濕地為主的內陸淡水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達氏鱘,白鱘,胭脂魚等。

池州市(5處)

升金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

升金湖,中國鶴湖,位於安徽東至境內,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198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水禽自然保護區,1988年被編入《亞洲重要濕地名錄》。

貴池區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

貴池十八索保護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東北沿江圩區,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該區不僅是瀕臨滅絕的珍稀保護動物白鰭豚出沒的江段範圍,也是鳥類遷徙線路上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池州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

平天湖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市區東南部,包括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山和平天湖及其周邊區域,總規劃面積42.9平方公里,其中平天湖水域面積12平方公里。

平天湖優良的自然環境吸引大批候鳥前來過冬,其中包括小天鵝、黑翅長腳鷸、鴻雁、白骨頂、黑水雞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0餘種。

石台秋浦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秋浦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石台縣的秋浦河上游,河流長度共計65.6公里,總面積185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100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59 % ;林地面積516公頃,占濕地公園面積的27.9 % ;農業用地、道路面積234公頃,占總面積的12.6 % 。

貴池杏花村省級濕地公園

杏花村風景區位于安徽池州,因晚唐詩人杜牧春遊貴池城西杏花村時寫下的一首詩《清明》而聞名全國。

安慶市(5處)

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安慶沿江自然保護區位於皖西南,長江中下游北岸,南臨長江,北倚大別山,由龍感湖、黃大湖、泊湖、菜子湖等4個湖泊組成。

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

宿松華陽河湖群原屬安徽安慶沿江水禽自然保護區的組成部分,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新設立“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黃湖、大官湖和龍感湖的一部分。

安慶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東與樅陽縣,西與懷寧縣,北與桐城市,南與安慶市接壤。

菜子湖總面積1.7萬餘公頃,是一處難得的濕地,吸引了白頭鶴、東方白鸛、白鷺、鴻雁等眾多侯鳥和留鳥在此棲息,其中白頭鶴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嬉子湖位於肖店西部,是桐城市唯一的天然內陸湖泊,接納境內龍眠河、掛車河兩大河流及其流域地表水,下游與菜子湖連體而匯入長江,總流域面積960平方千米。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3732公頃,《花亭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通過國家林業局組成的專家評審,公園內擬設典型自然濕地觀光區、休閒度假區、溫泉療養區、佛教文化宣傳旅遊區、濕地保護宣教觀光區、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項目區

黃山市(2處)

太平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

被讚譽為“皖南翡翠”、“東方日內瓦湖”的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著名風景區黃山北麓,是我省湖面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長的人工湖,國家重要濕地之一。作為大型人工庫塘型濕地,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我省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峽谷類多濕地型國家濕地公園。

休甯橫江國家濕地公園

景區位於黃山市休寧縣,依託橫江水環境綜合治理專案、萬安壩和川湖壩而建,景區面積4.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04平方公里,屬於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巢湖素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並駕齊名為中國“五大淡水湖”,是華夏悠久文明的發祥地之,巢湖市也是唯一因湖得名的城市。

淮北市(2處)

淮北中湖省級濕地公園

中湖濕地公園坐落於有著40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境內,位於市區中南部,東到龍岱河東岸、南側隔沱河路與南湖景區相連、西至龍山路/長山路、北側隔人民路與東湖景區相望,總面積為860公頃,由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建設。

為進一步加大中湖濕地公園建設力度,淮北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樹立生態優先、濕地優先的理念,按照國家級濕地公園標準進行建設,著力打造國家級濕地公園,先後邀請省林業廳、省林業規劃調查設計院有關領導和專家來淮指導中湖濕地公園規劃編制工作。中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期為10年,擬投資1.5億元進行生態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

濉溪鳳棲湖省級濕地公園

鳳棲湖為省級濕地公園,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工程實施地點在劉橋鎮。鳳棲湖為省級濕地公園,總面積493.3公頃,濕地面積356.3公頃,包括劉橋礦採煤沉陷所形成的湖泊濕地、庫塘濕地和河流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

棲湖為劉橋礦採煤沉陷所形成的湖泊濕地。今年年初,鳳棲湖濕地公園被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公園規劃面積七千餘畝,是皖北地區*的近自然狀態濕地。目前,正在準備申報*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爭取兩級同創。

亳州市(2處)

利辛西淝河國家濕地公園

利辛縣國家級西淝河濕地公園位於利辛縣城西部,以西淝河中游河段為主體,包括周邊相關水文庫塘、沼澤濕地,規劃總面積958.71公頃,先後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

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渦陽道源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渦陽縣城北部渦河與武家河交匯處,主要以煤礦開採導致的地面持續塌陷而形成的湖泊濕地和渦河、武家河常年徑流而形成的河流濕地為主體,結合草本沼澤濕地、庫塘和輸水河等人工濕地交互鑲嵌的特殊複合濕地類型。

宿州市(4處)

蕭縣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

黃河故道在蕭縣境內長48公里,保護區總面積3200公頃,其中核心區752公頃,緩衝區998公頃,實驗區1450公頃。蕭縣黃河故道濕地,分佈維管束植物38科68種、水生浮游動物23種、底棲動物15種、魚類30種、兩栖類6種、爬行類6種、鳥類91種、獸類10種。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種,安徽省一級保護動物6種、二級保護動物13種。

碭山黃河故道省級自然保護區

碭山黃河故道已開發出“烏龍披雪”、“故黃映雪”、“梨樹王”等10多個自然景點。碭山境內黃河故道流域面積277.8平方公里,水面36.5平方公里,流經7個鎮和4個果林場,全長46.6公里,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每年秋末冬初,碭山縣黃河故道濕地保護區就變成了鳥類的天堂。

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泗縣沱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丁湖、草溝二鄉鎮境內,規劃總面積2463h㎡,保護區內植被多樣,蘆葦叢生,千頃碧波、水天一色,雁鴨類及鷺類翩翩起舞,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水生維管束植物18科28種,魚類32種,兩栖爬行類15種,鳥類96種,獸類8種。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

泗縣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泗縣城南15公里處,濕地正常水面約1萬多畝,是保存完好的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區內水質優良,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野趣的生態濕地和純真質樸的田園風光,構畫出秀麗的碧水清波,周圍分佈著明朝開國名將鄧愈故里、西楚霸王項羽駐兵地等歷史景觀,極具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蚌埠市(2處)

五河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區位優越,環境優美。保護區緊靠五河縣縣城,東臨104國道,南接304省道,驅車半小時就可到達宿淮寧高速、蚌寧高速入口處,擬建中的徐寧高速更是從保護區擦境而過。保護區距離合肥、南京、徐州等大中城市僅有兩小時車程。

蚌埠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

三汊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蚌埠市淮上區西北部,三河交匯,經淝入淮,是淮河流域保存較好的一塊平原沼澤型草本濕地。這裡地接南北、物聚八方,近萬畝蘆葦保持著原始風貌,是眾多鳥類繁衍的棲息地和遷徙的重要通道。

阜陽市(11處)

潁州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潁州西湖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西9公里處,是安徽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濕地公園、3A級旅遊景區,總體策劃7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24.32平方公里,湖面5.74平方公里,是一個以歷史文化為核心的、集生態濕地旅遊、休閒度假、會議餐飲為主題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區。

潁上八裡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八裡河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潁河和淮河的交匯處,地跨本縣八個鄉鎮,即八裡河、王崗、半崗、潁河、盛堂、垂崗、關屯、賽澗八個鄉鎮,八裡河自然保護區以八裡河為中心,該區域素有 “一河兩灣五湖”之稱,總人口33萬人。

潁上迪溝國家濕地公園

迪溝濕地,是在原湖泊窪地的基礎上,加上煤礦開採導致的地面持續塌陷而形成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湖泊、沼澤、灘塗、河流、溝渠、池塘與煤礦塌陷窪地交互鑲嵌的特殊的濕地類型,有重要而獨特的科研價值。

太和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

沙潁河濕地是永久性的河流濕地,濕地公園原有生態環境現保持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地理條件優越,濕地周邊歷史遺跡眾多,文化久遠,內涵豐富。

潁州西湖國家濕地公園

潁州西湖風景名勝區位于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面積平方千米,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潁州西湖是我國唐宋時期著名的風景湖泊,北宋盛期與杭州西湖齊名,並稱“杭潁”,為我國四大名西湖之一。

界首兩灣國家濕地公園

界首兩灣濕地公園項目位於界首市代橋鎮境內,距界首市區27公里,總規劃面積500多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54.2公頃,主要由代橋鎮境內的泉河河道、馬灣與南季灣三個部分組成。

兩灣濕地和周邊縱橫交錯的“八溝”渾然一體,形成獨特的生物群落,成為許多野生動物,特別是水禽類繁育的天然場所。經初步考察,“兩灣”濕地現有白鷺、黑眉綿蛇等脊椎動物5綱60多種,有銀杏科、樟科、杉科等植被60多種。

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

阜南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依託濛河分洪道為主體,南北以大堤為界,西起崗頭,東至曹台退水閘,東西長40.05km,規劃總面積7054.47公頃,其中濕地面積占6761.71公頃,濕地率達95.85%。

潁東東湖省級濕地公園

潁東東湖濕地公園位於潁東區東部,以口孜東礦塌陷區為中心,規劃總面積6133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436.9公頃,濕地率為56.04%。境內的河流濕地、湖泊濕地和人工濕地構成較為完善的生態體系,動植物資源豐富,濕地類型多樣,為濕地動物、野生鳥禽提供了天然的覓食、棲息、繁殖場所。

界首蓮浦湖省級濕地公園

蓮浦湖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西北部的界首市,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是著名的“彩陶之鄉”、“剪紙之鄉”,這裡四季分明,水系發達,在緊鄰市區的大黃鎮西南部有一處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綠樹、鳥禽、藍天、碧水,如一幅優美的水墨畫卷緩緩展開,這裡就是省級濕地公園規劃區——界首市蓮浦湖濕地。

安徽臨泉泉鞍洲省級濕地公園

安徽臨泉泉鞍洲濕地公園位於流鞍河與泉河交匯區,轄流鞍河下游和泉河張營、城關段,規劃總面積850公頃,涉及白廟、張營、黃嶺、田橋、城關及縣經濟開發區6個鄉鎮(區)。濕地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多樣,水質優良,魚類豐富,同時也是鳥類棲息的天堂。

潁泉泉水灣省級濕地公園

潁泉區境內泉河窪地面積109平方公里,地面高程常年處於除澇水位以下,形成大片濕地景觀。2014年11月,為切實保護和開發利用濕地資源,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該區申報建設泉水灣省級濕地公園並順利通過審批。

淮南市(3處)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

淮南焦崗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淮河流域天然淡水湖泊,總面積6萬畝,有“淮河大濕地,華東白洋澱”美譽。生物資源豐富,數百種野生動植物棲息於此。特別是湖泊、池塘、河道、農田、村舍、果園等縱橫交織,形成了景觀獨特的濕地生態系統。

潘集區泥河省級濕地公園

泥河省級濕地公園地處安徽省淮南市境內,公園水域主要由泥河及煤礦採空區地面塌陷行成,大部分濕地形成時間短,濕地生態系統仍處於發展變化之中。

泥河濕地公園共有4種濕地類,即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濕地型共有5種,湖泊濕地類有永久性淡水湖1種濕地型,河流濕地類有永久性河流1種濕地型,沼澤濕地類主要是草本沼澤濕地型。人工濕地類主要有庫塘濕地、人工輸水河。

鳳台鳳凰湖省級濕地公園

鳳台縣鳳凰湖濕地是純自然的生態,是鳳台縣城和鳳凰湖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物多樣性豐富,有自己的優勢,保護價值大。

滁州市(2處)

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明光女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保護面積21000公頃,位於明光市中部,江淮分水嶺以北。女山湖濕地為皖境淮河流域的天然永久性淡水湖泊,與淮河直接相通,匯池河經淮河注入洪澤湖,具有重要調蓄和灌溉功能,生態功能極其重要,是淮河水系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來安池杉湖省級濕地公園

池杉湖濕地公園位於來安縣雷官鎮。作為安徽“江北水鄉”的典範,池杉湖濕地公園內河、塘、溝、渠、圩、垛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幅“水中有林、林中有鳥”的獨特景觀。春季,一片翠綠;夏日,白鷺成群;秋天,紅葉點綴;冬時,雪樹銀花。公園內千畝池杉林形成的“水上森林”,為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的池杉林,是候鳥和留鳥的重要棲息地。

六安市(2處)

霍邱東西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東西湖濕地是淮河中游主要天然淡水湖泊和最大濕地,歷史上曾被譽為鑲嵌在淮河中游的兩顆璀璨的明珠。並且東西湖濕地為天然淡水湖泊,水源補給類型為降水,年均水溫19.9℃。優越的氣候條件,為野生動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六安淠河國家濕地公園

淠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淠河中游,南臨橫排頭水利樞紐北端,北至合六葉高速下游500米,園內淠河長43.7千米,總面積4448公頃,濕地率68.9%。公園內濕地包括河流、沼澤和人工濕地三類,具有納洪蓄水和改善自然生態功能的作用,是全省重要濕地之一,也是大別山重要的水禽間歇地和越冬場所。

馬鞍山市(2處)

石臼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

當塗縣石臼湖系全國為數不多的通江湖泊,其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日出鬥金”之說,豐水期間湖面寬廣,一望無際、碧波蕩漾、水質清澈;枯水期間水草茂盛形成多湖,景色蔚為壯觀。

含山大漁灘省級濕地公園

大漁灘濕地位於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境內,面積1萬餘畝,大約形成於350年前,是江淮之間為數不多的生態保存完好的大面積灘塗濕地。

蕪湖市(1處)

南陵奎湖省級濕地公園

奎湖水清晶亮、碧翠如珠。奎湖計有99個汊,其中又有七墩六段,迂迴環繞、曲折相通,水中有陸,陸中有水,剛柔相濟,凹凸連綿,別具一番風情。

奎湖不僅見證了4千年前先民農漁牧的生產活動,而且映照著三國周瑜訓練水師的恢弘,更是流傳著周瑜打黃蓋的典故、周瑜小喬共結連理的佳話、詩仙李白數次面對浩蕩的湖水把盞賦詩的傳說。

宣城市(3處)

安徽揚子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重要濕地)

安徽揚子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43300hm2。2009年,經國務院國辦函[2009]92號檔批准,保護區面積調整為18565hm2。

宣城宛陵湖省級濕地公園

宣城宛陵湖省級濕地公園處在以敬亭山為起點的城市景觀綠軸南部末端,規劃控制面積約10.88平方公里。宛陵湖核心景區面積約3.6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約2.2平方公里。

工程(西湖)核心區北界水陽江大道、東至響山路、西臨薰化路、南接濱湖路,總占地面積為2.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約1.8平方公里,工程建設投資約10億元。

廣德桐汭省級濕地公園

廣德桐汭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廣德縣誓節鎮,濕地公園總面積82.35公頃,主要包括以溪村大湖、東俞大坑及桐汭河部分河灘。

桐汭河濕地是一個有著濃重的鄉村氣息的濕地,也是我省首個具有這種特色的濕地。濕地景觀優美,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野生動物資源豐富,保護和利用價值高;規劃區周邊交通便利,具有開展生態旅遊和度假的區位優勢。

銅陵市(1處)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銅陵市郊區,總面積31518公頃。200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條件對白鰭豚、江豚等進行易地養護的場所。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灘塗濕地為主的內陸淡水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銅陵淡水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白鰭豚,江豚,中華鱘,達氏鱘,白鱘,胭脂魚等。

池州市(5處)

升金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國際重要濕地)

升金湖,中國鶴湖,位於安徽東至境內,因湖中日產魚貨價值“升金”而得名。198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水禽自然保護區,1988年被編入《亞洲重要濕地名錄》。

貴池區十八索省級自然保護區

貴池十八索保護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東北沿江圩區,2001年4月,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該區不僅是瀕臨滅絕的珍稀保護動物白鰭豚出沒的江段範圍,也是鳥類遷徙線路上的停歇地和越冬地,具有重要的保護和科研價值。

池州平天湖國家濕地公園

平天湖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市區東南部,包括省級風景名勝區齊山和平天湖及其周邊區域,總規劃面積42.9平方公里,其中平天湖水域面積12平方公里。

平天湖優良的自然環境吸引大批候鳥前來過冬,其中包括小天鵝、黑翅長腳鷸、鴻雁、白骨頂、黑水雞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0餘種。

石台秋浦河源國家濕地公園

安徽秋浦河源國家濕地公園位於石台縣的秋浦河上游,河流長度共計65.6公里,總面積185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1100公頃,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59 % ;林地面積516公頃,占濕地公園面積的27.9 % ;農業用地、道路面積234公頃,占總面積的12.6 % 。

貴池杏花村省級濕地公園

杏花村風景區位于安徽池州,因晚唐詩人杜牧春遊貴池城西杏花村時寫下的一首詩《清明》而聞名全國。

安慶市(5處)

安慶沿江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

安慶沿江自然保護區位於皖西南,長江中下游北岸,南臨長江,北倚大別山,由龍感湖、黃大湖、泊湖、菜子湖等4個湖泊組成。

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

宿松華陽河湖群原屬安徽安慶沿江水禽自然保護區的組成部分,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新設立“宿松華陽河湖群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黃湖、大官湖和龍感湖的一部分。

安慶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菜子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東與樅陽縣,西與懷寧縣,北與桐城市,南與安慶市接壤。

菜子湖總面積1.7萬餘公頃,是一處難得的濕地,吸引了白頭鶴、東方白鸛、白鷺、鴻雁等眾多侯鳥和留鳥在此棲息,其中白頭鶴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桐城嬉子湖國家濕地公園

嬉子湖位於肖店西部,是桐城市唯一的天然內陸湖泊,接納境內龍眠河、掛車河兩大河流及其流域地表水,下游與菜子湖連體而匯入長江,總流域面積960平方千米。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

太湖花亭湖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13732公頃,《花亭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通過國家林業局組成的專家評審,公園內擬設典型自然濕地觀光區、休閒度假區、溫泉療養區、佛教文化宣傳旅遊區、濕地保護宣教觀光區、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項目區

黃山市(2處)

太平湖濕地(中國重要濕地)

被讚譽為“皖南翡翠”、“東方日內瓦湖”的安徽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著名風景區黃山北麓,是我省湖面最大、湖水最深、跨度最長的人工湖,國家重要濕地之一。作為大型人工庫塘型濕地,太平湖國家濕地公園是我省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國家濕地公園,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峽谷類多濕地型國家濕地公園。

休甯橫江國家濕地公園

景區位於黃山市休寧縣,依託橫江水環境綜合治理專案、萬安壩和川湖壩而建,景區面積4.9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04平方公里,屬於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