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受傷什麼情況下,才要打破傷風?

生活當中難免磕磕碰碰, 一不小心受傷了, 到底要不要打破傷風呢?什麼情況下要打破傷風針?什麼情況下又不需要打呢?受傷超過24小時後又該怎麼辦呢?

手不小心被割傷了, 腳沒注意被鐵釘刺到了!這種狀況在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 很多人就會想到去醫院打破傷風針。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引起的急性特異性外科感染, 破傷風桿菌是厭氧菌, 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

當人體受外傷或出現開放性傷口時, 皮膚的完整性受損, 甚至受傷部位的內部組織如肌肉、骨骼等直接與外界相通, 破傷風桿菌的芽孢則有可能由傷口侵入人體, 引起破傷風。

什麼情況需要打破傷風針

是否需要打破傷風針的簡單判斷標準是:傷口的深度和導致傷口是什麼物體。

當傷口深到需要縫針, 或是受到一些比較嚴重的外傷時,

如釘子、木頭、刺等尖銳物質的刺傷、紮傷, 導致出血, 這樣的傷口又深又細, 正是破傷風桿菌的溫床。

有了開放性傷口或外傷也不一定會得破傷風, 因為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 並不是在所有的傷口均可以繁殖和產毒的, 其感染是需要一定的條件。

傷口外口較小, 傷口內有壞死組織、血塊充塞或填塞過緊、局部缺血等, 就形成了一個適合破傷風桿菌生長繁殖的缺氧環境。 如果同時存在需氧菌感染, 後者將消耗傷口內殘留的氧氣, 使破傷風更易於發生。

可見, 淺表創口通常不會出現破傷風感染。 單純表面擦傷, 經過及時清創處理後, 就沒有必要再打破傷風針進行預防了;若傷口較深, 污染較嚴重, 發生破傷風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這時就要打破傷風針了。

可能會有哪些不良反應

過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後數分鐘至十分鐘內發生, 一旦發生須立即搶救。

血清病:主要症狀為蕁麻疹、發熱、呼吸困難、淋巴結腫大、注射部位可出現紅斑、瘙癢等。 腎炎、心肌炎、神經炎等極罕見血清病併發症也有報導。 一般在注射後7-14天出現, 也有少數在注射後2-4天出現, 如出現上述症狀須立即就診對症處理。

打破傷風針要避免誤區

誤區一:外傷後只有24小時之內注射才有效

多數醫務人員會告知患者, 應該儘量在外傷後24小時之內應用破傷風抗毒素和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否則效果差。

破傷風感染後發病的潛伏期多數為1~2周。 根據其發病機制, 傷後24小時之內甚至稍晚應用破傷風抗毒素都能起到預防作用。

臨床上應強調儘早應用, 但只要未發病且在2周內應用都應視為有預防作用。

誤區二:打了破傷風針就不會再得破傷風

被動免疫給體內帶來的抗體只能持續2~3周, 此後抗體水準下降, 身體不再受到保護。 因此, 應用一次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並不能帶來持久免疫力。 持久的免疫力要靠接種破傷風類毒素疫苗在體內產生的主動免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