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歷時3年!查清了全區範圍內自然與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佈情況,小夥伴都該看看……

11月8日上午,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 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新聞發言人、廳長長梁建平就西藏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有關情況作了介紹。

本次普查歷時3年多, 全面查清了全區行政區域範圍內自然與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佈情況, 繪製了首張地理國情圖, 建成了覆蓋全區的地理國情資料庫。 採用高解析度遙感影像, 收集整合多行業專題資料,

通過室內分析判讀、野外實地調查, 並以2015年6月30日為標準時點, 如實表達了地理國情要素的現實狀況。 共獲取地理國情普查資訊包括10 個一級類、51 個二級類和93個三級類, 共4,426,657個地表覆蓋圖斑;5 個一級類、16 個二級類和53 個三級類, 共1,181,819個地理國情要素資料;開展了全區74個縣(區)、街道辦事處、鄉、鎮、居委會、村委會駐地位置及海拔高程資訊和全區74個縣(區)寺廟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程等相關資訊的專題區情普查, 構成了覆蓋全區、無縫隙、高精度、多要素的海量地理國情資料。 普查成果順利通過驗收委員會驗收, 及自治區普查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審議, 並通過國務院普查辦審核, 由自治區測繪局、區國土資源廳、區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西藏調查總隊和自治區普查辦聯合發佈《西藏自治區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公報》。

下面是普查公報主要資料和有關情況的簡要介紹

這次普查查清了我區陸地國土範圍內各類地形地貌面積構成和空間分佈。 高海拔(3500(含)~5000米)和極高海拔區域(5000(含)米以上)占自治區陸地國土面積的93.69%。 25°坡度以下區域占我區陸地國土面積的73.06%。

查清了我區9類種植土地的面積、構成及空間分佈。 種植土地總面積為5450.63平方千米(817.55萬畝), 其中, 日喀則市分佈最多, 占34.32%, 阿裡地區分佈最少, 占1.33%。 查清了我區10類林草覆蓋的面積、構成及空間分佈。 林草覆蓋總面積為938,744.64平方千米(140811.70萬畝), 那曲地區分佈最多占32.96%, 拉薩市分佈最少占2.58%。

查清了我區水域的構成及空間分佈。

全區河流總長度為1,074,542.16千米, 水渠總長度為10161.55千米, 湖泊總面積為33764.60平方千米, 水庫總面積為139.64平方千米, 冰川與常年積雪總面積為20149.79平方千米。

查清了我區荒漠與裸露地的類別、面積、構成及空間分佈。 全區荒漠與裸露地總面積為19.90萬平方千米。 其中, 礫石地表面積最大, 約為16.12萬平方千米, 鹽鹼地表面積最小, 約為0.17萬平方千米。

查清了我區鐵路與道路的長度構成及空間分佈。 全區鐵路路網總長度為796.61千米, 鄉級以上(含鄉級)公路總長度為44847.53千米。 其中, 阿裡地區公路累計長度最長, 長度11175.33公里, 拉薩公路累計長度最短, 長度1976.36公里。

查清了我區房屋建築(區)的面積構成和空間分佈, 總面積為504.94平方千米。 其中, 山南市房屋建築(區)占地面積最大,

占22.26%, 阿裡地區最小, 占3.02%。

本次普查成果內容豐富、特點突出:一是全面, 對我區陸地國土實現無縫隙全覆蓋;二是真實, 遵循“自然優先、現狀優先和所見即所得”原則, 如實反映客觀情況;三是精細, 採集圖斑標準為400平方米, 其中城區採集最小圖斑為100平方米, 城市裡的一塊綠地、水池基本上都能在這次普查資料當中統計出來;四是豐富, 普查成果包括高解析度遙感影像、地表覆蓋資料、地理國情要素、樣本資料等。

總的來看, 普查成果客觀反映了我區資源環境和區情的本底狀況, 有利於促進相關部門科學合理保護和利用自然資源, 推動國家和自治區重大發展戰略落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