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代糖真的就比糖健康?

如果每天攝入的食物裡糖分過多, 會導致肥胖、心臟病等疾病, 牙齒也會出問題。 2015年,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建議人們控制每天攝入的游離糖, 讓來自游離糖的能量不要超過總攝入能量的10%。 這裡的游離糖指的是烹製食物時添加的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雙糖(如蔗糖、砂糖), 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裡的糖, 但是不包括新鮮水果、蔬菜和牛奶中的糖。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 每天攝入游離糖的上限是25g。 為了健康, 在烹飪中不得不少加點糖, 如果實在想吃點甜食, 可以考慮多吃點水果。 含糖量高的水果有新鮮的棗(含糖量23%)、山楂(含糖量22%)、香蕉(含糖量10%)。

讓人有點出乎意外的是, 西瓜含糖量比較低, 只有4%, 不過這主要是因為西瓜水分比較大。

糖裡的熱量是導致肥胖的根本原因。 人類發明代糖, 就是為了想品嘗甜味, 又不用擔心熱量。 只要攝入的熱量少, 就不會長胖。

至少這是產品設計的理想。

但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 隔著腸道裡的細菌。

除了前面講到的甜菊糖, 還有另外3種常用的代糖: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 2014年報導的一個試驗中, 小老鼠吃了這三種代糖之後, 竟然出現高血糖的現象!同時, 不管是喝白水還是喝糖水的小老鼠, 血糖都正常。

人不同於老鼠, 遺憾的是在對代糖的反應上, 老鼠和人似乎是一致的。 試驗發現, 在健康人群裡, 只要吃上一星期的代糖, 就會出現高血糖的現象。

高血糖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前兆, 比如2型糖尿病。 代糖到底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嚴重?這還需要等待更多的試驗來說明。 問題是為什麼這三種完全不同的代糖, 在老鼠體內都能產生同樣的後果?

代糖攝入後不能被消化, 它們進入腸道後, 會直接成為某些微生物的能量來源, 促進這些微生物的生長, 而這些細菌才是高血糖的真正推手。 如果把小老鼠消化道裡的細菌消滅, 即便吃了代糖後血糖也正常。 在健康人群裡的試驗也發現, 食用代糖後也能改變消化道裡的細菌!

看來即便代糖減少了糖的熱量, 也不是一個很健康的選項。 本來這甜味就會讓人上癮, 讓人不知不覺中吃進更多食物, 也就囤積了更多的熱量。

也許最安全的辦法, 就是減少對糖的欲望。

更多乾貨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書名:如果舌尖能思考

作者:一節生薑, 著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45.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