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雙十一”來了,這些事賣家你不能幹……

隨著“雙十一”電商促銷高峰的臨近, 為切實規範我市網路交易促銷活動, 積極營造安全放心的網路消費環境, 今天下午2點半, 市工商局召開全市重點網路交易暨快遞企業規範“雙十一”網路集中促銷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 會議通報了關於網路交易監管的相關法規規定、當前網路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以及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對網路集中促銷活動的要求。

網路市場監管存在五大方面問題

據介紹, 關於當前網路市場監管存在的共性問題, 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網路集中促銷成為消費投訴集中爆發的節點

隨著網路集中促銷活動的常態化開展, 在方便網路購物、促進消費的同時, 也暴露出一些共性的問題:比如, 涉嫌虛假宣傳, 一些經營者通過各種網路推廣手段吸引消費者, 有的宣傳虛假優惠資訊, 有的可能使用“全網銷量第一”等絕對化用語等。

涉嫌設置“消費陷阱”。 採用虛構原價、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先提價後漲價等方式, 促導交易。 限制、排斥其他促銷活動。 有的平臺通過規則設定等方式, 涉嫌排斥、限制經營者參與其他平臺的促銷活動。

(二)網購商品品質存在一定問題

根據對近三年網路交易商品品質抽檢的分析, 我們省網路商品品質情況基本上與線下持平, 合格率總體呈逐步上升趨勢,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部分商品合格率較低。 箱包、服飾、童車、汽車用品類商品總體品質狀況不容樂觀。 二是商品標識不合格問題突出。 在抽檢的3007批次中, 有1409批次存在標識不合格問題, 標識不合格率高達46.86%, 今年按照省工商局的部署,

市工商局對部分簡易傢俱進行了網上抽檢, 不合格率極高, 30個批次中僅有一個批次合格, 這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三是配套服務品質有待提升。 部分網路經營者在銷售商品中, 服務意識不強, 服務品質不高, 有的存在商品資訊描述不清, 甚至虛假宣傳的問題, 容易引發消費者投訴。

(三)互聯網廣告成為監管難點

近年來, 我國互聯網廣告發展迅速, 其經營額已經超過傳統廣告, 但違法現象也時有發生。 從國家工商總局監測的情況看, 互聯網廣告違法率遠高於傳統媒體廣告。 主要有以下問題:一是未盡到廣告審查義務。 部分互聯網廣告發佈者和廣告經營者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 特別是在發佈醫療器械、保健食品、藥品等特殊商品廣告時,

不能有效進行廣告審查。 二是金融類廣告、醫療類廣告違法率高。 金融類廣告中含有對未來效果、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 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等;醫療類廣告中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或保證的內容, 違禁宣傳治癒率、有效率、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 三是未對廣告進行標注。 有的網站沒有按規定標注廣告, 未經許可強行發送廣告, 或者關閉標誌設置不明顯。

(四)合同格式條款仍存在問題

(五)網路交易投訴呈現持續高增長態勢

雙十一電商搞促銷, 要做到“七不得”

工商人士介紹, “雙十一”集中促銷即將全面開展, 召開座談會目的是希望通過事前指導和溝通交流, 督促引導企業依法開展經營和促銷活動,

具體要求如下:

(一)切實規範網路集中促銷活動

重點要做到:一是要在網站顯著位置, 事先公佈促銷活動的期限、方式和規則。 二是要加強對平臺內經營者的經營資質、身份資訊排查, 防範一些經營者採取先漲價後降價方式虛構優惠促銷。 三是要全面排查商品資訊, 嚴禁國家明令禁止銷售的商品資訊發佈。 四是要保障促銷商品品質。 在促銷活動中銷售、附贈的商品須符合《產品品質法》的規定, 不得因促銷降低商品品質。 五是要公平競爭。 不得捏造散佈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不得限制、排斥其他經營者開展促銷活動。 六是做好促銷預案。 要制定促銷活動的應急預案, 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保障平臺的正常運行,儘量避免因管理不到位或技術問題引發集中投訴。同時,促銷活動結束後,要按照要求及時報送集中促銷的相關情況。

(二)切實履行平臺法定責任

全市網路交易平臺要切實樹立依法經營意識,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範經營行為。網路集中促銷活動組織者和經營者嚴格遵守“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法律規定,事先公示網路集中促銷的期限、方式和規則,規範訂(定)金、優惠券的使用方法,做到“七不得”,即不得發佈虛假廣告、虛報特價攬客、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不得先漲價再打折,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虛構交易、對平臺成交量或成交額進行虛假宣傳;不得限制、排斥競爭,不得攻擊貶低對手,不得限制、排斥促銷經營者參加其他平臺組織的促銷活動等;快遞企業不為店商企業的刷單違法行為提供條件。

網購投訴最多的是啥?是傢俱!

隨著網路交易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投訴的增多,那麼關於網路交易、快遞、物流等方面的投訴情況是怎樣的?網購的什麼物品投訴又最多?據介紹,截止2017年11月7日,今年我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共接到各類消費問題電話53535件,其中諮詢44085件,投訴7666件,舉報1744件。投訴案件調解成功率100%,調解爭議金額948.14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88.18萬元。

其中,涉及網路交易問題的電話總數3406件,其中諮詢1810件,投訴1327件,舉報265件。到期網路交易投訴案件已辦結871件,投訴辦結率為65.64%,到期網路交易舉報案件已辦結228件,到期舉報辦結率86.04%。

從消費者投訴類型來看服務類消費投訴主要為互聯網直銷服務569件,商品類消費投訴758件,主要投訴的網路商品為傢俱。投訴問題類別主要是品質方面:在產品中以假充真、在產品中以次充好;廣告方面:廣告含有虛假的內容,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合同方面: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承諾)的侵權行為;不正當競爭方面:虛假誇大宣傳。

涉及快遞行業問題的電話總數972件,舉報8條。快遞行業諮詢的問題主要是快件破損不予賠償、快件遲遲不予派送,快遞舉報的問題主要是無照經營。涉及物流行業問題的電話總數601件,舉報4條。物流行業諮詢的問題主要是物流公司不給送貨上門、約定好的價格提貨時加價,物流舉報的問題主要是無照經營。

都市晨報全媒體記者 孟麗

編輯 文夕

採取必要的技術手段保障平臺的正常運行,儘量避免因管理不到位或技術問題引發集中投訴。同時,促銷活動結束後,要按照要求及時報送集中促銷的相關情況。

(二)切實履行平臺法定責任

全市網路交易平臺要切實樹立依法經營意識,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範經營行為。網路集中促銷活動組織者和經營者嚴格遵守“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法律規定,事先公示網路集中促銷的期限、方式和規則,規範訂(定)金、優惠券的使用方法,做到“七不得”,即不得發佈虛假廣告、虛報特價攬客、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不得先漲價再打折,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不得利用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虛構交易、對平臺成交量或成交額進行虛假宣傳;不得限制、排斥競爭,不得攻擊貶低對手,不得限制、排斥促銷經營者參加其他平臺組織的促銷活動等;快遞企業不為店商企業的刷單違法行為提供條件。

網購投訴最多的是啥?是傢俱!

隨著網路交易的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投訴的增多,那麼關於網路交易、快遞、物流等方面的投訴情況是怎樣的?網購的什麼物品投訴又最多?據介紹,截止2017年11月7日,今年我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系統共接到各類消費問題電話53535件,其中諮詢44085件,投訴7666件,舉報1744件。投訴案件調解成功率100%,調解爭議金額948.14萬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88.18萬元。

其中,涉及網路交易問題的電話總數3406件,其中諮詢1810件,投訴1327件,舉報265件。到期網路交易投訴案件已辦結871件,投訴辦結率為65.64%,到期網路交易舉報案件已辦結228件,到期舉報辦結率86.04%。

從消費者投訴類型來看服務類消費投訴主要為互聯網直銷服務569件,商品類消費投訴758件,主要投訴的網路商品為傢俱。投訴問題類別主要是品質方面:在產品中以假充真、在產品中以次充好;廣告方面:廣告含有虛假的內容,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合同方面:經營者拒不履行合同約定(承諾)的侵權行為;不正當競爭方面:虛假誇大宣傳。

涉及快遞行業問題的電話總數972件,舉報8條。快遞行業諮詢的問題主要是快件破損不予賠償、快件遲遲不予派送,快遞舉報的問題主要是無照經營。涉及物流行業問題的電話總數601件,舉報4條。物流行業諮詢的問題主要是物流公司不給送貨上門、約定好的價格提貨時加價,物流舉報的問題主要是無照經營。

都市晨報全媒體記者 孟麗

編輯 文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