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鄭州市骨科醫院92歲股骨頸骨折老人術後第一天下床活動

 11月8日, 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帶領微創骨科專家, 在手術室麻醉醫師的配合下, 成功地為一位92歲股骨頸骨折的老人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術後第一天, 老人就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 開始下床鍛煉, 再次創造了高齡老人術後快速康復的奇跡。

11月2日的晚上, 家住鎮平縣92歲老人王朝夫的家人聯繫到微創骨科主任醫師樊潔和副主任醫師杜克, 由於6天前走路時不小心摔傷左髖部, 王朝夫老人造成左側股骨頸骨折, 被家人送至上海某大醫院就診, 因患者年齡較高且合併有嚴重的基礎疾病而被拒絕手術治療。 老太太入院後, 經檢查患有高血壓, 4年前發生過心梗, 目前心功能不全, 處於代償期, 同時伴有心律失常, 另外患有嚴重脊柱側彎畸形, 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風險, 對於微創骨科、麻醉科、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都具有極大的挑戰。

如果長期臥床保守治療, 患者將不可避免的發生肺炎、靜脈栓塞等一系列致命的併發症。

目前, 高齡老人股骨頸骨折, 大多數醫院採取保守治療, 通過牽引復位, 這種療法雖然創傷小, 但恢復時間長, 併發症多。 常務副院長王愛國指出:快速康復是現代醫學發展的趨勢,

麻醉科在快速康復中的作用極其重要, 整個圍術期, 醫學麻醉科不僅提供圍術期的安全保障, 更重要的是精准舒適化的麻醉方案能夠促進患者快速康復、減少併發症, 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案的滿意度。

為保證手術順利開展, 常務副院長王愛國牽頭, 組織多學科會診, 做了充分的術前討論和手術風險評估。 結合老人的情況, 大家一致認為股骨頸骨折, 本身容易導致股骨頭的壞死, 手術治療可以讓患者儘快的從床上坐起, 可以減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率, 決定用ERAS理念治療這位患者。 一是術前圍術期精心準備;二是安全平穩的麻醉;三是術中精准、微創治療, 以最少的出血完成手術;四是術後快速康復。

11月8日上午, 經過麻醉科醫生的精心準備, 手術室主任李學婷帶領樊超為這位92歲老太太進行了區域神經阻滯麻醉。 並採用“術中精准、微創治療, 術後快速康復”的ERAS理念。 髖關節置換手術由河南省創傷分會主任委員、鄭州市骨科醫院常務副院長王愛國主刀,

在主任醫師樊潔、副主任醫師杜克、醫師李揚的配合下, 整個手術過程不足35分鐘, 以最少的出血、最小的創傷成功完成, 術中、術後老人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為了讓患者快速康復, 術後第一天, 在醫生和護士的指導下, 進行有針對性的圍手術護理, 老太太重新站起來了,並開始借助助行器進行下地行走功能鍛煉,老太太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閆洧濤)

老太太重新站起來了,並開始借助助行器進行下地行走功能鍛煉,老太太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閆洧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