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消失在沙漠的古國——樓蘭

到新疆, 對一個探險旅遊者來說, 有一處地方是充滿吸引力的。 這個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 就是西域古國樓蘭。

古樓蘭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岸, 是新疆最荒涼的地區之一。 這裡悠久的歷史、天方夜譚似的傳說故事是多麼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 又意外地出現, 引起多少人的興趣--許多中外遊人和探險家都不辭辛勞地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進發, 去目睹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古樓蘭。 1979年1月, 我國已故科學家彭加木就曾從孔雀河北岸出發, 徒步穿過荒漠到達樓蘭遺址考察。

樓蘭在歷史上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樞紐, 中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心。 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記載:"樓蘭, 姑師邑有城郭, 臨鹽澤。 "這是文獻上第一次記載樓蘭城。 西漢時, 樓蘭的人口總共有1萬4千多人, 商旅雲集, 市場熱鬧, 還有整齊的街道, 雄壯的佛寺、寶塔。 然而當時匈奴勢力強大, 樓蘭一度被他們所控制, 他們攻殺漢朝使者, 劫掠商人。 漢武帝曾發兵破之, 俘虜樓蘭王, 迫其附漢。 但是樓蘭又聽從匈奴的反間之計, 屢次攔殺漢朝官吏, 漢昭帝元鳳四年(西元前77前, 大將軍霍光派遣傅介子領幾名勇士前往樓蘭, 設計殺死了樓蘭王嘗歸, 立嘗歸的弟弟為王, 並改國名為鄯善, 將都城南遷。 但是漢朝並有放鬆對樓蘭的管理,
"設都護、置軍候、開井渠、屯田積谷", 樓蘭仍很興旺。 東晉後, 中原群雄割據, 混戰不休, 無暇顧西域, 樓蘭逐漸與中原失去聯繫。 到了唐代, 中原地區強盛, 唐朝與吐蕃又在樓蘭多次兵戎相見。 "五月天山雪, 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 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 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 直為斬樓蘭。 "(李白《塞下曲》)。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可見, 樓蘭在唐朝還是邊陲重鎮。 然而, 不知在什麼年代, 這個繁榮一時的城鎮神秘地消失了。 樓蘭古國究竟在何方呢?成了人們猜了若干世紀的不解之謎。

樓蘭古國

樓蘭城的再現, 引得各國探險家爭相前往探險覓寶。 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美國人亨遷頓、日本人桔瑞超先後抵達這座"有高度文化的古城遺址",

掠走了一批重要文物。 樓蘭城從沙丘下被人發現了, 但一個更大的謎困惑著探險家們:繁華多時的樓蘭城為什麼銷聲匿跡, 綠洲變成沙漠、戈壁, 沙進城埋呢?

1878年, 俄國探險家普爾熱瓦爾斯基考察了羅布泊, 發現中國地圖上標出的羅布泊的位置是錯誤的, 它不是在庫魯克塔格山南麓, 而是在阿爾金山山麓。 當年普爾熱瓦爾斯基曾洗過澡的羅布泊湖水漣漪, 野鳥成群, 而今卻成了一片荒漠、鹽澤。 也就是說, 羅布泊是個移動性的湖泊, 它實際的位置在地圖位置以南2度緯度的地方。 普爾熱瓦爾斯基部分解開了這個謎。 1979年和1980年, 新疆科學工作者對它進行了幾次詳細考察,

終於揭開了這個被風沙湮沒1600多年的"沙中龐貝"之謎, 使人看到了它的本來面目。 樓蘭古城的確切地理位置在東經89度55分22秒, 北緯40度29分55秒。 它占地面積為10萬8千多平方米。 城東、城西殘留的城牆, 高約4米, 寬約8米。 城牆用黃土夯築;居民區院牆, 是將蘆葦紮成束或把柳條編織起來, 抹上的粘土。 全是木造房屋, 胡楊木的柱子, 房屋的門、窗仍清晰可辯;城中心有唯一的土建築, 牆厚1.1米, 殘高2米, 坐北朝南, 似為古樓蘭統治者的住所;城東的土丘原是居民們拜佛的佛塔。 羅布泊怎會遊移呢?科學家們認為, 除了地殼活動的因素外, 最大的原因是河床中堆積了大量的泥沙而造成的。 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的泥沙彙聚在羅布泊的河口,
日久月長, 泥沙越積越多, 淤塞了河道, 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便另覓新道, 流向低窪處, 形成新湖。 而舊湖在炎熱的氣候中, 逐漸蒸發, 成為沙漠, 水是樓蘭城的萬物生命之源。 羅布泊湖水的北移, 使樓蘭城水源枯渴, 樹木枯死, 市民皆棄城出走, 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 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 樓蘭的消失跟人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有關係。 樓蘭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 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 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為了本國的利益過度墾種, 使水利設施、良好的植物受到嚴重破壞:"西元三世紀後, 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風沙淤塞, 在今尉犁東南改道南流, "致使樓蘭"城郭巋然, 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

樓蘭木牘

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東,到達孔雀河下游,想尋找行蹤不定的羅布泊。3月27日,探險隊到達了一個土崗。這時,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斯文·赫定發現他們帶來的水洩漏了許多。在乾旱的沙漠中,沒有水就等於死亡。他們於是去尋找水源,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一座古城出現在他們的眼前:有城牆,有街道,有房屋,甚至還有烽火臺。斯文·赫定在這裡發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36張寫有漢字的紙片、120片竹簡和幾支毛筆,斯文·赫定回國後,把文物交給德國的希姆萊鑒定。經鑒定,這座古城是赫赫有名的古國樓蘭,整個世界震驚了,隨後,許多國家的探險隊隨之而來…… 經歷史學家和文物學家長期不懈的努力,樓蘭古國神秘的面紗被撩開了一角。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組織了樓蘭考古隊,開始對樓蘭古城古道進行調查、考察。在通向樓蘭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隊發現了大批的古墓。其中幾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是一層套一層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整個外形像一個大太陽,不由得讓人產生各種神秘的聯想。它的含義究竟如何,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樓蘭美女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西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說法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 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4]

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

樓蘭木牘

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沿塔里木河向東,到達孔雀河下游,想尋找行蹤不定的羅布泊。3月27日,探險隊到達了一個土崗。這時,糟糕的事情發生了,斯文·赫定發現他們帶來的水洩漏了許多。在乾旱的沙漠中,沒有水就等於死亡。他們於是去尋找水源,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發生了,一座古城出現在他們的眼前:有城牆,有街道,有房屋,甚至還有烽火臺。斯文·赫定在這裡發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36張寫有漢字的紙片、120片竹簡和幾支毛筆,斯文·赫定回國後,把文物交給德國的希姆萊鑒定。經鑒定,這座古城是赫赫有名的古國樓蘭,整個世界震驚了,隨後,許多國家的探險隊隨之而來…… 經歷史學家和文物學家長期不懈的努力,樓蘭古國神秘的面紗被撩開了一角。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組織了樓蘭考古隊,開始對樓蘭古城古道進行調查、考察。在通向樓蘭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隊發現了大批的古墓。其中幾座墓葬外表奇特而壯觀:圍繞墓穴是一層套一層共七層由細而粗的圓木,圈外又有呈放射狀四面展開的列木。整個外形像一個大太陽,不由得讓人產生各種神秘的聯想。它的含義究竟如何,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樓蘭美女

說法一:樓蘭消失於戰爭。西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說法二:樓蘭衰敗於乾旱、缺水,生態惡化,上游河水被截斷後改道,人們不得不離開樓蘭。樓蘭曾頒佈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

說法三:樓蘭的消失與羅布泊的南北遊移有關。 斯文·赫定認為,羅布泊南北遊移的週期是1500年左右。3000多年前有一支歐洲人種部落生活在樓蘭地區,1500多年前樓蘭再次進入繁榮時代,這都和羅布泊遊移有直接關係。

說法四: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經過哈密(伊吾)、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古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說法五:樓蘭被瘟疫疾病毀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十之八九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

說法六:樓蘭被生物入侵打敗。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螻蛄昆蟲,在樓蘭沒有天敵,生活在土中,能以樓蘭地區的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屋中,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說法七:由於中亞遊牧民族侵入, 導致本土文化被毀滅,當地的居民逃往他方,樓蘭隨後就走向了衰亡[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