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組圖」甯瑪祖地白玉 川西高原上的吉祥盛德之地

白玉, 系藏語譯音, 意為吉祥盛德之地。 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處青藏高原東部向雲貴高原的過渡地帶, 屬橫斷山脈北段, 位於四川省西部與西藏昌都地區隔金沙江相望, 在長江之源金沙江上游東岸。 縣城駐地建設鎮, 海拔3030米;屬大陸季風高原性氣候, 年均氣溫7.7℃、降雨量600毫米, 無霜期156天、日照2134小時, 具有日照充足、幹濕季分明、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等特點。

白玉境內生態資源豐富, 藏民族文化底蘊厚重, 藏傳佛教源遠流長, 是一塊生機盎然、播種希望的吉祥之地。 縣境內草原森林原始狀態保持完整,

珍惜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是長江上游重要生態保護屏障, 是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 境內有白唇鹿、黑頸鶴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55種;有蟲草、貝母、野生菌等林下資源和中藏藥材640餘種;有天然草原855萬畝, 森林面積25萬公頃, 森林覆蓋率達47%, 以松、杉、柏、樺等樹種為主的活立木蓄積量達4057萬立方米, 居四川省第二位。 特別是, 察青松多國家級白唇鹿自然保護區、拉龍措國家級濕地公園、沙魯裡國家級森林公園等覆蓋全縣, 成為白玉最大的綠色生態財富。 富饒的生態資源與神奇的自然景觀水乳交融、交相輝映, 被譽為金沙江畔的生態文化旅遊明珠。

白玉文化燦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鑲嵌著中國最後的原始父系部落文化—山岩戈巴文化,始建於西元1263年的薩瑪王朝古遺址,獨具特色的土司宮廷舞蹈—燈龍鍋莊和手指鍋莊。特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坡藏族金屬手工鍛造技藝,所鍛造的手工藝品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工藝精湛,融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為白玉贏得了“藏民族手工藝之鄉”的美譽。縣境內有35座藏傳佛教寺廟,其中有距今800多年歷史的康巴地區第一座寧瑪派寺廟—嘎陀寺、有中國第二大紅教寺廟—亞青寺、有藏密氣功發源地—安章寺等,藏傳佛教源遠流長,實為“靈鷲蓮花院、人間明鏡台”。富饒的資源、秀麗的山水、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繪就了白玉千姿百態的巨幅畫卷。

現在,“甯瑪祖地、盛德白玉”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在世人面前煥發出勃勃生機,向遊客張開熱情的懷抱。(唐莉 白玉縣委宣傳部供圖)

白玉文化燦爛,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鑲嵌著中國最後的原始父系部落文化—山岩戈巴文化,始建於西元1263年的薩瑪王朝古遺址,獨具特色的土司宮廷舞蹈—燈龍鍋莊和手指鍋莊。特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坡藏族金屬手工鍛造技藝,所鍛造的手工藝品造型精美、色澤古樸、工藝精湛,融實用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為白玉贏得了“藏民族手工藝之鄉”的美譽。縣境內有35座藏傳佛教寺廟,其中有距今800多年歷史的康巴地區第一座寧瑪派寺廟—嘎陀寺、有中國第二大紅教寺廟—亞青寺、有藏密氣功發源地—安章寺等,藏傳佛教源遠流長,實為“靈鷲蓮花院、人間明鏡台”。富饒的資源、秀麗的山水、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繪就了白玉千姿百態的巨幅畫卷。

現在,“甯瑪祖地、盛德白玉”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正在世人面前煥發出勃勃生機,向遊客張開熱情的懷抱。(唐莉 白玉縣委宣傳部供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