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中美合作 推動文化交流 第十三屆中美電影節、2017中美電視節開幕

洛杉磯當地時間10月30日與11月1日, 2017中美電視節開幕式暨電視“金天使獎”頒獎典禮以及第十三屆中美電影節開幕式暨電影“金天使獎”頒獎典禮先後在派拉蒙劇院盛大舉行。

中美電影節是由美國鷹龍傳媒有限公司主辦,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駐美使領館和美國洛杉磯郡政府共同支持的中美兩地影視年度會議。 自2013年第九屆中美電影節起, 組委會增設了“金天使獎”中國優秀電視劇獎, 為中美電視合作與交流開闢了新的平臺。 今年,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 “金天使獎電視劇單元”正式升格設立為“中美電視節”。

此次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有上千位元中美電影電視界高層、中美政要、中美僑界領袖、商界人士參加。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主席蘇彥韜,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廣電影視聯盟理事長王衛平,

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負責人谷國慶, 艾美獎電視學院執行長官、Brillstein-Grey執行製作Tony Carey,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副會長王輝, 中國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劉曉霖, 中美電影節共同主席、《投名狀》《教父》製片人Andre Morgan等重要嘉賓出席開幕式和頒獎典禮。

今年的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有超過500部優秀中美電影、電視劇參展。 在海內外華人觀眾中引起轟動的電影《戰狼2》《功夫瑜伽》《我們誕生在中國》以及電視劇《白鹿原》《人民的名義》《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我的前半生》等國產影視作品參加了展出。

本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自10月29日開始, 延續一個月, 除在洛杉磯舉辦主活動外, 還在三藩市等地舉辦影視項目交流、學習、推薦、展映等活動。

中美合作應“取長補短”

10月30日,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影視高峰論壇舉行, 與會嘉賓們就“中美電影合作的現狀與未來”“中美IP產業鏈的打造與延伸”以及“中美影視藝術的創新與合作”等關係中美影視產業發展的重要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在“中美電影合作現狀與未來”論壇上, 與會嘉賓集中探討了中美電影合作現狀、問題及未來趨勢。 近年來, 中國電影市場全面騰飛, 2017年上映的《戰狼2》在中國本土取得超過56億元(折合約8億美元)的票房收入, 挺進全球票房排行榜前100名。 但與此同時, 近兩年熱度大增的中美合作合拍影片, 在兩國上映時想要取得好口碑和好票房仍非易事, 不過合作發展空間無疑巨大。

與會嘉賓認為, 中美合拍早期是以中國資本與美國製作的“嫁接”為主。 隨著中美影視業合作的深入, 未來合拍片要想走向既有票房又有口碑的坦途, 除了商業上的銜接外, 更要“取長補短”。 “中國五千年文化有很多優良IP, 把美國製作技術和講故事的優勢與中國IP及其他資源相結合, 有利於兩國文化和市場的接軌。 電影工業需要將藝術、經濟、技術結合, 想要獲得成功, 三者缺一不可。 ”

中國電視劇IP落地美國

“中美IP產業鏈的打造與延伸”論壇上, 尤小剛做了發言。 他向美國同業者介紹, 十餘年來, 中國電視劇的年產量保持在每年15000集左右。 2016年, 中國國內電視劇年銷售收入為23億美元, 版權收益33億美元, 電視劇廣告收入63億美元,

中國電視劇市場總體規模為130億美元, 國內現有獲得電視劇生產甲級許可證的機構130餘家, 獲得乙級許可證的機構近3000家, 電視劇製片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並且還會不斷增長。 中美電視劇合作空間巨大。 這個觀點得到中美嘉賓的一致認同。

本屆中美電視節再次為東西方產業交流搭建了橋樑。 以往中國熱門電視劇走向海外的常見模式是在外國電視臺播出, 此次中國家喻戶曉的《家有兒女》不只在美國電視臺播出, 該IP也在美國實現真正落地, 中美影視公司將圍繞《家有兒女》IP開發一系列影視作品。 本屆中美電視節上, 中視美星帶來了《家有兒女》衍生電影產品——《家有兒女之最佳拍檔》和《家有兒女之瘋狂假期》。 中視美星總裁張林書表示, “《家有兒女》大電影將聯合華納兄弟資深製作團隊進行IP深度開發,開啟以‘家’為核心元素的國際化電影視野,秉承中國品牌、美國技術、全球票房的主旨理念,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合拍,打造適合全球觀眾觀看的闔家歡電影。”

在本屆中美電視節上,中美兩國影視機構達成11項戰略合作協定。其中包括: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與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中心理事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IEA公司與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專業技能人才強化中心、大唐輝煌、領航星際影業、上海克頓傳媒、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創意星球傳媒、山西廣電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公司、北京流金歲月文化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在“中美影視藝術的創新與合作”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如何推動行業創新的問題展開討論。嘉賓普遍認為,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創新都是電影人面臨的巨大挑戰。

2017年北美市場暑期檔票房慘澹,總收入38億美元,自2006年以來首次低於40億美元。ComScore資料顯示,在今年9月1日至4日的“勞工節”假期長週末,美國和加拿大院線的票房收入約為9950萬美元,創1998年以來的新低。在2017年5月至9月期間上映的大部分影片都是系列電影新作,影迷普遍表示失望。

與會嘉賓認為,創新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內容層面的創新也不可或缺。好電影離不開好故事,如何在內容層面上創新是中美電影人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中美合作的機遇。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嘉賓精彩發言摘錄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廣電影視聯盟理事長

王衛平

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九大宣佈了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這就要有新姿態、新作為,所以中國電視劇人來了,希望能給影視節帶來新氣象。

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負責人

谷國慶

中美合拍片數量超過與其他任何國家之間的合作項目數量。中國處在從影視大國向強國的轉變過程中,和美國進行交流與合作是捷徑,其合作成果已經體現在近三年的海內外市場上。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

苗曉天

在中國,國產電影佔有電影市場中的較大份額。2016年國產電影占中國電影市場的58%,是世界上少有的國產電影佔據國內電影市場超過半數份額的國家之一。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資料顯示,美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的是《速度與激情8》,位列第三,排名在前的是2部中國國產電影,其中《戰狼2》本土票房超過56億元,《美人魚》超過33億元。這些資料表明,好萊塢暢銷電影在中國並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其原因在於中國觀眾更喜歡看身邊的、打動人心的故事。因此在影片故事選擇上,希望美國電影從業者能在創作時思考更貼近中國觀眾的中國故事。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國家一級導演

尤小剛

中國是電視劇生產大國,未來一定會走向強國。電視劇在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構成,技術和敘事上有很大提高。相信在“十九大”的新政策下,中國電視劇會更加發展繁榮,會以更高的發展速度滿足觀眾的需要。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主席

蘇彥韜

今年是中美電影節走過的第13年,也是中美電視節的第一年。從今年開始正式啟用中美電視節這個名字,希望借助這個平臺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用影視搭建友誼的橋樑。相信在這條文化友誼之路上,電影節、電視節會一直走過更多的13年。

美國製片人協會國際委員會主席

Stu Levy

近年來,隨著觀眾觀影模式發生變化,從之前的走進影院逐漸變為在家中網路上觀看。美國製片人協會的8000名製片人均不同程度感受到壓力,視頻網站的大力發展對傳統電影行業有強烈衝擊。中國資本的湧入帶給美國電影市場新活力,但也需要警惕其中含有經濟泡沫的部分。原因在於,中美合作合拍不僅是資本的合作,採取怎樣的合作方式、經營模式、觀眾服務等是亟待重點考慮的問題。

中國視協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盛伯驥

要想打造在中美都能取得好票房的IP,在題材、類型上需要找到共同點。例如《家有兒女》涉及的家庭和子女關係問題,是全世界不可忽視的問題,中西方雖有個性但也有共性,找准共鳴,使用國際化語言就有可能打入彼此市場。

美國《綜藝》亞洲區負責人

Patrick Frater

美國影視業早已形成了成熟的IP產業鏈模式,例如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從漫畫、影片到周邊玩具、服裝,乃至所有印有logo的相關產品。美國影視業將電影形象品牌化,其產生價值早已超過電影票房本身,中國影視行業在此方面可進一步打開思路。

第十三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獲獎名單

年度最佳電影:《戰狼2》

年度最佳女主角:《二次初戀》女主角 朱茵

年度最佳男主角:《李保國》男主角 林永健

年度傑出成就大獎:

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演員 奚美娟

年度最佳導演:《功夫瑜伽》導演 唐季禮

年度最佳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

中國最具人氣美國男演員:

《美國隊長3》《埃及眾神戰》主演 Chadwick Boseman

中國最佳人氣美國導演:

《英倫對決》導演 Martin Campbell

金天使獎-最佳女配角:《你若安好》 孫茜

金天使獎-最佳男配角:《戰狼2》 吳剛

最受中國觀眾喜愛的美國電影獎:

環球影業《速度與激情8》

派拉蒙影業《變形金剛5》《極限特工:終極回歸》

華納兄弟影業《金剛:骷髏島》

十大金天使獎電影:

《八月》《建軍大業》《功夫瑜伽》《李保國》《長城》《血戰湘江》《反轉人生》《原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明月幾時有》

2017中美電視節金天使獎獲獎名單

年度最佳電視劇:《白鹿原》

年度最佳男主角: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男主角 吳秀波

年度最佳女主角:《幸福有配方》女主角 歸亞蕾

年度最佳男配角:

《人民的名義》達康書記扮演者 吳剛

年度最佳女配角:《我的前半生》淩玲扮演者 吳越

年度最佳導演:《反恐特戰隊之獵影》導演 尤小剛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導演:

《越獄》《迷失》《神盾局特工》等導演 Bobby Roth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男演員:

《行屍走肉》《銀河護衛隊》主演 Michael Rooker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女演員:

《犯罪現場調查》《醜聞》女主角 Khandi Alexander

年度傑出成就大獎:

《霍元甲》《陳真》等導演 徐小明

年度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更路簿》《博物館之夜》《Ronny & Justin》

年度最佳新晉男演員:《我的1997》 徐沅澔

年度最佳新晉女演員:《歡樂頌》 王晶怡

年度最佳配樂:《我的前半生》 王宗賢

年度最佳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

年度最具突破表演女演員:

《反恐特戰隊之獵影》 牟星

年度最具突破表演男演員:《咱們相愛吧》 張晞臨

年度最佳編劇:《林海雪原》 金姝慧

十大金天使獎連續劇: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我的1997》《林海雪原》《人民的名義》《錦繡未央》《放棄我,抓緊我》《繼承人》《射雕英雄傳》《馬蘭謠》《安居》

“《家有兒女》大電影將聯合華納兄弟資深製作團隊進行IP深度開發,開啟以‘家’為核心元素的國際化電影視野,秉承中國品牌、美國技術、全球票房的主旨理念,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中美合拍,打造適合全球觀眾觀看的闔家歡電影。”

在本屆中美電視節上,中美兩國影視機構達成11項戰略合作協定。其中包括: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與中國廣播影視音像出版中心理事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IEA公司與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電視劇專業技能人才強化中心、大唐輝煌、領航星際影業、上海克頓傳媒、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創意星球傳媒、山西廣電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公司、北京流金歲月文化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在“中美影視藝術的創新與合作”論壇上,與會嘉賓就如何推動行業創新的問題展開討論。嘉賓普遍認為,無論中國還是美國,創新都是電影人面臨的巨大挑戰。

2017年北美市場暑期檔票房慘澹,總收入38億美元,自2006年以來首次低於40億美元。ComScore資料顯示,在今年9月1日至4日的“勞工節”假期長週末,美國和加拿大院線的票房收入約為9950萬美元,創1998年以來的新低。在2017年5月至9月期間上映的大部分影片都是系列電影新作,影迷普遍表示失望。

與會嘉賓認為,創新不僅僅是在技術層面,內容層面的創新也不可或缺。好電影離不開好故事,如何在內容層面上創新是中美電影人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中美合作的機遇。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嘉賓精彩發言摘錄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廣電影視聯盟理事長

王衛平

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九大宣佈了中國的發展進入新時代,這就要有新姿態、新作為,所以中國電視劇人來了,希望能給影視節帶來新氣象。

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負責人

谷國慶

中美合拍片數量超過與其他任何國家之間的合作項目數量。中國處在從影視大國向強國的轉變過程中,和美國進行交流與合作是捷徑,其合作成果已經體現在近三年的海內外市場上。

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總經理

苗曉天

在中國,國產電影佔有電影市場中的較大份額。2016年國產電影占中國電影市場的58%,是世界上少有的國產電影佔據國內電影市場超過半數份額的國家之一。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資料顯示,美國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的是《速度與激情8》,位列第三,排名在前的是2部中國國產電影,其中《戰狼2》本土票房超過56億元,《美人魚》超過33億元。這些資料表明,好萊塢暢銷電影在中國並不一定是最受歡迎的,其原因在於中國觀眾更喜歡看身邊的、打動人心的故事。因此在影片故事選擇上,希望美國電影從業者能在創作時思考更貼近中國觀眾的中國故事。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會長、國家一級導演

尤小剛

中國是電視劇生產大國,未來一定會走向強國。電視劇在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文化構成,技術和敘事上有很大提高。相信在“十九大”的新政策下,中國電視劇會更加發展繁榮,會以更高的發展速度滿足觀眾的需要。

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主席

蘇彥韜

今年是中美電影節走過的第13年,也是中美電視節的第一年。從今年開始正式啟用中美電視節這個名字,希望借助這個平臺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用影視搭建友誼的橋樑。相信在這條文化友誼之路上,電影節、電視節會一直走過更多的13年。

美國製片人協會國際委員會主席

Stu Levy

近年來,隨著觀眾觀影模式發生變化,從之前的走進影院逐漸變為在家中網路上觀看。美國製片人協會的8000名製片人均不同程度感受到壓力,視頻網站的大力發展對傳統電影行業有強烈衝擊。中國資本的湧入帶給美國電影市場新活力,但也需要警惕其中含有經濟泡沫的部分。原因在於,中美合作合拍不僅是資本的合作,採取怎樣的合作方式、經營模式、觀眾服務等是亟待重點考慮的問題。

中國視協藝術評論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盛伯驥

要想打造在中美都能取得好票房的IP,在題材、類型上需要找到共同點。例如《家有兒女》涉及的家庭和子女關係問題,是全世界不可忽視的問題,中西方雖有個性但也有共性,找准共鳴,使用國際化語言就有可能打入彼此市場。

美國《綜藝》亞洲區負責人

Patrick Frater

美國影視業早已形成了成熟的IP產業鏈模式,例如超級英雄系列電影,從漫畫、影片到周邊玩具、服裝,乃至所有印有logo的相關產品。美國影視業將電影形象品牌化,其產生價值早已超過電影票房本身,中國影視行業在此方面可進一步打開思路。

第十三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獲獎名單

年度最佳電影:《戰狼2》

年度最佳女主角:《二次初戀》女主角 朱茵

年度最佳男主角:《李保國》男主角 林永健

年度傑出成就大獎:

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演員 奚美娟

年度最佳導演:《功夫瑜伽》導演 唐季禮

年度最佳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

中國最具人氣美國男演員:

《美國隊長3》《埃及眾神戰》主演 Chadwick Boseman

中國最佳人氣美國導演:

《英倫對決》導演 Martin Campbell

金天使獎-最佳女配角:《你若安好》 孫茜

金天使獎-最佳男配角:《戰狼2》 吳剛

最受中國觀眾喜愛的美國電影獎:

環球影業《速度與激情8》

派拉蒙影業《變形金剛5》《極限特工:終極回歸》

華納兄弟影業《金剛:骷髏島》

十大金天使獎電影:

《八月》《建軍大業》《功夫瑜伽》《李保國》《長城》《血戰湘江》《反轉人生》《原上》《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明月幾時有》

2017中美電視節金天使獎獲獎名單

年度最佳電視劇:《白鹿原》

年度最佳男主角: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男主角 吳秀波

年度最佳女主角:《幸福有配方》女主角 歸亞蕾

年度最佳男配角:

《人民的名義》達康書記扮演者 吳剛

年度最佳女配角:《我的前半生》淩玲扮演者 吳越

年度最佳導演:《反恐特戰隊之獵影》導演 尤小剛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導演:

《越獄》《迷失》《神盾局特工》等導演 Bobby Roth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男演員:

《行屍走肉》《銀河護衛隊》主演 Michael Rooker

中國最受歡迎美國女演員:

《犯罪現場調查》《醜聞》女主角 Khandi Alexander

年度傑出成就大獎:

《霍元甲》《陳真》等導演 徐小明

年度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更路簿》《博物館之夜》《Ronny & Justin》

年度最佳新晉男演員:《我的1997》 徐沅澔

年度最佳新晉女演員:《歡樂頌》 王晶怡

年度最佳配樂:《我的前半生》 王宗賢

年度最佳綜藝節目:《嚮往的生活》

年度最具突破表演女演員:

《反恐特戰隊之獵影》 牟星

年度最具突破表演男演員:《咱們相愛吧》 張晞臨

年度最佳編劇:《林海雪原》 金姝慧

十大金天使獎連續劇: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我的1997》《林海雪原》《人民的名義》《錦繡未央》《放棄我,抓緊我》《繼承人》《射雕英雄傳》《馬蘭謠》《安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