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人貧血並非都缺鐵

老年人貧血十分常見, 流行病學資料表明, 城市老年人貧血患病率約為50%。 通常認為, 缺鐵是導致貧血的原因。 其實, 老年人貧血的原因可能是單一的, 也可能是綜合性的, 除了缺鐵之外還有以下各種原因, 應引起警惕。

造血原料不足老年人胃腸功能減退, 胃黏膜萎縮, 胃酸分泌減少, 對營養物質(主要包括鐵、葉酸、維生素B12等)的吸收較差;老年人腸胃運動功能減退, 易導致便秘, 若應用藥物不當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此外, 由於膳食失調, 或食物的量和質不合理, 也影響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造血功能衰退 人的血液成分是在不斷更新的, 紅細胞大約能活100多天, 白細胞只能活幾天、十幾天。 血細胞更新換代的任務主要靠骨髓的造血功能來完成。 人的造血功能也隨著人的老化在衰退, 骨髓中能造血的紅骨髓逐漸退化為不能造血的黃骨髓,

到80歲時僅為壯年期的30%。

生血因數減少 胃老化, 胃分泌的內因數不足, 影響維生素B12吸收;老人睾丸素分泌減少, 紅細胞生成素隨之下降, 導致血紅蛋白不足, 都會導致貧血。

慢性消耗性疾病影響各種中晚期癌症、慢性腎臟疾病、風濕病或類風濕性疾病、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等病, 以及急性或慢性失血性疾病, 如消化性潰瘍、大腸癌等, 均可引發貧血。

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免疫功能普遍降低, 可引起細胞性免疫異常, 機體的正常組織被自身的免疫活性細胞和自身抗體所破壞, 產生自身免疫性貧血;由於免疫功能降低, 容易引起感染性疾病、腫瘤, 產生繼發性貧血。

潛伏隱匿出血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及胃腸息肉、癌瘤的隱匿性失血;腎病的隱性血尿;老年女性的子宮、宮頸病變的少量失血;等,

都可能是引起貧血的原因。

藥物因素影響 老人接受的環境污染增加, 特別是老人病多, 用藥亦多, 而不少藥物都有抑制造血的副作用。 最容易引起造血障礙的藥物有細胞毒藥物, 抗生素特別是氯黴素、解熱鎮痛藥、抗驚厥、抗糖尿病、抗甲狀腺藥、抗腫瘤藥和免疫抑制劑等。

因此, 老年人發生了貧血, 首先應查清造成貧血的原發疾病是什麼, 對症施治, 不可一味補鐵。 否則會引起體內鐵負荷過多, 使機體的鐵貯存系統飽和, 可對人體造成損傷, 加重早老性癡呆症的病情。

版權所有, 歡迎分享;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