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蘋果收的這種納米級圖像傳感技術,可能會用在二代 iPhone X 上

iPhone 誕生十周年之際, 蘋果發佈了集諸多黑科技於一身的 iPhone X;但蘋果並沒有就此停止 iPhone 在技術上的前進步伐。 雷鋒網曾經報導過, 發佈會結束剛過 1 個多月, 蘋果就在 10 月 24 日收購了紐西蘭的一家無線充電技術公司。

時隔 15 天, 蘋果再次出手, 收購了另外一家創業公司。

一家背景深厚的圖像感測器公司

這家創業公司的名字為 InVisage Technologies, 其主要業務與圖像感測器有關, 尤其是能夠幫助空間受限的小型設備(比如說智慧手機)提升圖像能力。 11 月 9 日, 蘋果官方正式向外媒確認了這一消息;然而關於這次收購的動機, 蘋果對外依舊表示收購是常事, 而且基本上不會討論收購目的或計畫。

InVisage Technologies 成立於 2006 年, 其創始人 Ted Sargent 是來自加拿大的一個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學者;到今天為止, 這家公司已經融資 9800 萬美元, 背後的投資者包括 InterWest Partners、Nokia Growth Partners、Intel Capital、CRV、GGV 等。

雷鋒網瞭解到, 其實這家公司的數名員工已經在 LinkedIn 上標注稱, 他們已經在蘋果工作;而 InVisage 也在官網上刪去了它的主要高管板塊。

實際上, 從去年 11 月起, Invisage 就已經停止在 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體上發聲;可見, 這家公司的收購應該不是進來之事, 而蘋果的保密工作也做得是的確不錯。

用量子點、納米粒來取代矽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過往報導一窺 InVisage。

這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 QuantumFilm, 可以通過軟體演算法和材料科學的融合, 實現在多樣化的弱光或微光環境下依然能夠拍攝出更好的照片;當然, 整個解決方案的體積也是很小的。

InVisage 是這樣介紹 QuantumFilm 的:

它是一種感光膜, 依託于 InVisage 最新發明的、可以吸收光線的材料;重點是, 這種新材料是由量子點、納米粒構成, 一旦被合成, 就能夠從網狀分散開來;就像畫筆那樣, 固體顏料散開之後可以附著成基質並且可以乾燥。

雷鋒網瞭解到, 傳統的圖像感應器都是基於矽質的;但 inVisage 表示它的 QuantumFilm 能夠在吸收同量光線的情況下, 實現比矽質產品 10 倍的細度, 而且可以吸收光的所有方面, 整個過程顯得更加高效和完整。

InVisage 的移動解決方案

InVisage 不僅開發出上述技術, 還將其通過物理材料產品化;它與臺灣的一家公司合作, 將 QuantumFilm 幾乎是封存在晶片中, 構成了完整的圖像感應晶片。 由此, InVisage 對 QuantumFilm 的預期也不局限於手機, 還包括物聯網, 以及數位認證、自動化、AR/VR 等。

說道這裡, 我們也就意識到了, 其實蘋果一直在致力於圖像技術,

無論拍照上的提升(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 還是伴隨 iPhone X 而來的 Face ID, 以及蘋果已經正在著力推進的 AR 技術等;這些似乎都能在 QuantumFilm 所提供的圖像感應技術中找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說不定, 我們會在下一代 iPhone X 上就能看到 InVisage 的技術元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