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怕死,但更怕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現在的人喜歡把“生無可戀”掛在嘴邊, 不過這裡的生無可戀可以理解為一種心態, 與死無關, 因為等到真正要面對死亡的時候,

每個人都會害怕。

談到死亡, 我會聯想到葬禮, 葬禮代表一個人去世, 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小時候特別害怕葬禮, 只要一見到送葬隊伍或棺材之類的東西, 晚上一定會做噩夢, 至今都沒有克服這個恐懼。 那個時候只要村上有葬禮, 我一定會躲在家裡, 一整天都不出門。

就算是親人的葬禮也不能避免這種揮之不去的恐懼, 有叔叔去世那一年, 因為是近親必須得出席葬禮, 所以躲不過這一劫。 但一到現場, 看到大人們都在嚎啕大哭, 甚至有人因傷心過度, 一下暈厥過去, 少不更事的我看到這個場面一下就慌了。

看到這裡, 也許有人會說我怎麼這麼膽小。 其實, 與其說對葬禮恐懼, 不如說是在面臨有一天會告別這個世界的不知所措。

難以想像這個世界不屬於我們的心情, 再也見不到我們最愛的家人和朋友, 再也見不到那些曾經溫暖過我們內心的人, 到不了那些我們未曾到過的地方。 是啊, 地球離開了誰都照樣轉, 可是我們希望自己的存在會讓這個世界不一樣,

哪怕是一點點。

生而為人, 我們終究會死去, 但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避而不談, 偶爾只有身邊親人的離去才會提醒我們, 該如何面對死亡這個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話題。

和性教育在中國的缺失一樣, 我們的教育沒有教給我們如何面對死亡,

孔子也說:“不知生焉知死”。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沒有國教的國家, 大多數人沒有宗教信仰, 而外國的宗教會把從生到死的過程教給人們, 人們會反過來從死亡的角度看待事情, 所以真正面對死亡的時候相對來說看得豁達一些。

王小波也說:“假如我今天死掉,

我很怕落到什麼都說不出的結果, 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如果我們已經完成了想做的事, 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 那麼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就是滿足的, 不會感到害怕和遺憾。

韓國有部好評率特別高的電影——《陽光姐妹淘》, 真心好看, 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裡面中學時代的幾個好姐妹,25年後再次重逢相聚,滿足大姐春花的心願,在春花葬禮上歡快地跳起舞,沒有哭哭啼啼,一個開心的告別式。這也是我頭一次發現原來葬禮還可以這樣,不會讓人感到害怕。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練習面對告別,這樣不管是告別路過我們世界的人,還是告別這個世界,就可以減少我們內心的害怕和恐懼。

偶爾思考面對死亡這個話題會讓我們更懂得感恩,活著真好,還能為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努力真好!

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裡面中學時代的幾個好姐妹,25年後再次重逢相聚,滿足大姐春花的心願,在春花葬禮上歡快地跳起舞,沒有哭哭啼啼,一個開心的告別式。這也是我頭一次發現原來葬禮還可以這樣,不會讓人感到害怕。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我們應該練習面對告別,這樣不管是告別路過我們世界的人,還是告別這個世界,就可以減少我們內心的害怕和恐懼。

偶爾思考面對死亡這個話題會讓我們更懂得感恩,活著真好,還能為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努力真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