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義大利南部必去的世界遺產(二)

義大利是目前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國家——總數高達53項。 對於很多重返義大利的遊客而言, 陽光熱情的南部是你們再次體驗地中海風情的極佳選擇。 在遊山玩水嘗盡美食的同時, 千萬不要錯過南部的世界遺產~

06

奇倫托

奇倫托(Cilento)位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Campania)的薩萊諾省(Provincia di Salerno), 是一處著名的文化名勝。 在它三座東西向山脊上分佈著引人注目的幾組聖殿和村莊, 生動地展現了這一地區的歷史發展過程:在史前和中世紀期間, 它不僅僅是當時主要的貿易通道, 而且也是當時文化和政治交流的中心。

奇倫托地區同時也是古希臘殖民地與本土的伊特拉斯坎人和盧卡尼亞人之間的邊界。 古希臘時期的兩座主要城市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的遺跡也在這裡被發現。 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 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考古遺址在1998年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奇倫托風景對比強烈、讓人心醉, 它擁有直落入大海的高聳懸崖, 一塵不染的海灘, 依附在山丘上的中世紀小村以及明亮的原始自然風光。 奇倫托海岸從帕埃斯圖姆開始到薩普裡結束, 提供各種各樣的海灘活動:從寬廣、潔淨的海灘到洞穴和海灣勘探, 或是深入到未受污染的海底。 丘陵和靠海的懸崖峭壁之間坐落著許多迷人的村莊。 奇倫托地區也以美味的傳統美食著名, 使用當地食材, 加上從母親到女兒代代傳承的食譜。

迪亞諾河谷(Vallo di Diano)是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的一部分, 自然和藝術特色是它的兩大特色——美麗的珀斯-奧萊塔洞穴(Grotte di Pertosa-Auletta), 特吉亞諾(Teggiano)的村莊和宏偉的帕杜拉修道院(Certosa di Padula)。

帕埃斯圖姆(Paestum)位於奇倫托北段, 是義大利最珍貴的考古寶石, 它壯麗的多立克寺廟聞名於世。 傳說它由希臘神話的英雄阿爾戈建立, 事實上是巴西裡的居民于西元前六世紀修建了帕埃斯圖姆。 韋利亞(Velia)是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薩萊諾省奇倫托地區的古代城鎮, 由希臘人創建於西元前538–535年, 是埃利亞學派哲學家巴門尼德和埃利亞的芝諾的故鄉。 這些古老城鎮隨著羅馬帝國一起滅亡, 在18世紀它們的遺跡才被人們發現, 成為了現在的考古勝地。

07

卡塞塔皇宮及園林

卡塞塔的18世紀皇宮以及園林(Caserta, la reggia e il parco), 位於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卡塞塔省的首府卡塞塔。 卡塞塔是座美麗的城市, 這片地區的廣闊平原延伸至大海。 像法國的凡爾賽一樣, 它擁有舉世聞名的宏偉宮殿和幽雅的園林;同時卡塞塔又是一座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城市。

卡塞塔地區的綜合名勝群是波旁王朝國王查理斯三世為了與凡爾賽宮和馬德里皇宮爭奇鬥美而在18世紀中葉修建的。卡塞塔皇宮是有史以來為國王建造的最奢華宮殿之一,宮殿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盧吉·範維特利建於1752年設計建造,除了精美絕倫的宮殿外,寬曠的後花園也同樣賞心悅目,一條長達五公里的水渠從遠山奔流而下,園內雕塑植被與水流交相輝映,別具匠心。這一建築群別出心裁地把豪華的宮殿及其園林和花園、天然林地、打獵用的山林小屋和生產絲綢的工業設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名勝群充分體現了啟蒙運動在建築領域的影響:以物質形式融入自然景觀,實現兩者完美的結合,而不是將啟蒙思想強加于自然景觀。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曾這樣評價卡塞塔的園林:“公園中美麗的花園與帶狀的土地完美和諧,整體早就了一個大花園。”

除了宮殿和園林,卡塞塔舊城——義大利保存最完好、最美麗的中世紀村莊之一,也令人難忘。村中心的維斯科多瓦廣場,面向聖蜜雪兒大教堂,是典型的阿拉伯-諾曼式宏偉建築。主教宮殿、神學院和教士住所形成一個封閉的矩形庭院。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古老的教堂和貴族的宮殿,仍然能讓人感覺到昔日傳統的強烈存在。沿著中世紀的街道漫步,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08

伊奧利亞群島

伊奧利亞群島(Isole Eolie),又名利帕裡群島(Isole Lipari)是位於西西里島北側第勒尼安海中的火山群島。伊奧利亞群島出色地記錄了火山活動對島嶼形成、島嶼毀壞過程的影響以及持續進行的火山現象。至少從18世紀起,人們就開始研究這裡的火山活動。群島為火山學的研究提供了兩種類型火山噴發(活火山噴發和斯特隆布利式火山噴發)的鮮活例子,因此,200多年來,這裡對地質教育起了極其顯著的作用。群島繼續為火山學領域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2000年,伊奧利亞群島及火山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在伊奧利亞群島,海水清澈碧藍,岩石山崖壯美,植被茂盛多彩,海底蘊藏豐富的海綿和珊瑚,而火山風景亦是一大特色。

伊奧利亞群島由7座美麗的島嶼組成——利帕裡島(Lipari),烏爾卡諾島(Vulcano)、薩利納島(Salina)、斯特龍博利島(Stromboli)、菲裡庫迪島(Filicudi)、阿利庫迪島(Alicudi)、帕納雷阿島(Panarea)和巴西盧佐島(Basiluzzo)。利帕裡島海岸線明快秀麗,後面是陡峭的山,城市建在山上。它處於群島的中間位置,是七座島嶼中最大的。利帕裡的博物館在整個地中海都享有盛名,收藏了群島各個時期的文物。烏爾卡諾和斯特龍博利則是兩座活火山島。

除了自然風光,伊奧利亞島上的民居也是一道亮麗的景色。

早在新石器時代,伊奧利亞群島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那時的人類利用黑曜石做切割工具。西元前16至14世紀,這裡成為金屬之路上重要的商業中轉地,特別是錫,從英國經過這裡和墨西拿海峽(Stretto di Messina)運往東方。後來在羅馬時代,這組島嶼從事硫磺、明礬和食鹽的商業活動,後來逐漸衰落,加上火山爆發,最後被徹底遺棄。在諾曼時代,這裡又逐漸繁榮起來,並一直延續至今。

09

馬泰拉

馬泰拉(Matera)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大區(Basilicata),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體驗的小鎮,迷宮似的古城有種讓人探索後還意猶未盡。

馬泰拉依山而建,居民們將許多天然洞穴改造成了住所,形成了極富特色的石窟民居景觀,窄巷、地道和階梯隨處可見。1993年,馬泰拉的石窟民居和石頭教堂花園(Matera, i Sassi e le Chiese Rupestri)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Sassi 是義大利語中“岩壁”的複數形式,也就是洞穴民居的意思。薩西民居以當地的石灰岩地貌為基礎,形成於舊石器時代,在8-13世紀期間,成為逃難的修道士居住的地方,後來又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難民的住所。早期的民居擁擠簡陋,衛生條件很差,在二戰時逐漸被廢棄。但隨著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薩西民居的價值,並在1993年因其獨特的建築學意義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在政府的支持下,人們逐漸回遷到民居中,並將它們改建成旅館和餐廳,吸引外來的遊客。這是地中海地區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穴居人遺址。整個遺址依地勢而建,且完美地配合當地的生態系統。遺址最早的居住年代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並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馬泰拉的眾多石頭教堂(如 Chiesa di San Pietro Barisano 和 Santa Maria de Idris)散步在馬泰拉地區各處,共同組成了馬泰拉石頭教堂花園。這座花園占地約8000公頃,擁有150多座教堂和無數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10

埃特納火山

埃特納火山(L’Etna)在西西里大區卡塔尼亞市的北面約20公里處,是歐洲最大最活躍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千百年來的頻繁噴發造就了如今瑰麗奇絕的景觀。

埃特納火山海拔3340米,呈圓錐形,底座周長約160多公里,占地面約1300多平方公里。主要火山口海拔3323米,有200多個噴發口,最大的噴發口寬達4.8公里,深度在600到1200米之間。大大小小的圓錐形噴發口有的冒著濃豔,有的寂靜無聲,附近寸草不生,一片紅褐色岩漿灰,荒涼而陰森。這座火山有記載的較大噴發有130多次,次數之多世界之最。最近這些年,埃特納火山也常常噴發,噴發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煙柱高達2公里。火山不噴發時,山上也常常冒著濃煙。

山上的植被分為3部分,海拔900米以下佈滿果木園,村鎮散佈其間,人煙比較稠密。這些小鎮擁有各種旅遊設施和體育設施,是火山旅遊的基地。山上900米到1980米為林木帶,人煙稀疏。1980米以上佈滿砂礫、石塊、火山灰和火山渣,植物很難生長,只有少量藻類生長。經這些不同的植被帶登火山遊覽很有意思,觀賞噴發口和岩漿流遺跡更加吸引人。山上至今留有紀念羅馬皇帝阿德里亞諾攀登這座火山的遺跡。

未完待續

卡塞塔地區的綜合名勝群是波旁王朝國王查理斯三世為了與凡爾賽宮和馬德里皇宮爭奇鬥美而在18世紀中葉修建的。卡塞塔皇宮是有史以來為國王建造的最奢華宮殿之一,宮殿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盧吉·範維特利建於1752年設計建造,除了精美絕倫的宮殿外,寬曠的後花園也同樣賞心悅目,一條長達五公里的水渠從遠山奔流而下,園內雕塑植被與水流交相輝映,別具匠心。這一建築群別出心裁地把豪華的宮殿及其園林和花園、天然林地、打獵用的山林小屋和生產絲綢的工業設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名勝群充分體現了啟蒙運動在建築領域的影響:以物質形式融入自然景觀,實現兩者完美的結合,而不是將啟蒙思想強加于自然景觀。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曾這樣評價卡塞塔的園林:“公園中美麗的花園與帶狀的土地完美和諧,整體早就了一個大花園。”

除了宮殿和園林,卡塞塔舊城——義大利保存最完好、最美麗的中世紀村莊之一,也令人難忘。村中心的維斯科多瓦廣場,面向聖蜜雪兒大教堂,是典型的阿拉伯-諾曼式宏偉建築。主教宮殿、神學院和教士住所形成一個封閉的矩形庭院。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古老的教堂和貴族的宮殿,仍然能讓人感覺到昔日傳統的強烈存在。沿著中世紀的街道漫步,給人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08

伊奧利亞群島

伊奧利亞群島(Isole Eolie),又名利帕裡群島(Isole Lipari)是位於西西里島北側第勒尼安海中的火山群島。伊奧利亞群島出色地記錄了火山活動對島嶼形成、島嶼毀壞過程的影響以及持續進行的火山現象。至少從18世紀起,人們就開始研究這裡的火山活動。群島為火山學的研究提供了兩種類型火山噴發(活火山噴發和斯特隆布利式火山噴發)的鮮活例子,因此,200多年來,這裡對地質教育起了極其顯著的作用。群島繼續為火山學領域的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2000年,伊奧利亞群島及火山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在伊奧利亞群島,海水清澈碧藍,岩石山崖壯美,植被茂盛多彩,海底蘊藏豐富的海綿和珊瑚,而火山風景亦是一大特色。

伊奧利亞群島由7座美麗的島嶼組成——利帕裡島(Lipari),烏爾卡諾島(Vulcano)、薩利納島(Salina)、斯特龍博利島(Stromboli)、菲裡庫迪島(Filicudi)、阿利庫迪島(Alicudi)、帕納雷阿島(Panarea)和巴西盧佐島(Basiluzzo)。利帕裡島海岸線明快秀麗,後面是陡峭的山,城市建在山上。它處於群島的中間位置,是七座島嶼中最大的。利帕裡的博物館在整個地中海都享有盛名,收藏了群島各個時期的文物。烏爾卡諾和斯特龍博利則是兩座活火山島。

除了自然風光,伊奧利亞島上的民居也是一道亮麗的景色。

早在新石器時代,伊奧利亞群島上就有人類繁衍生息,那時的人類利用黑曜石做切割工具。西元前16至14世紀,這裡成為金屬之路上重要的商業中轉地,特別是錫,從英國經過這裡和墨西拿海峽(Stretto di Messina)運往東方。後來在羅馬時代,這組島嶼從事硫磺、明礬和食鹽的商業活動,後來逐漸衰落,加上火山爆發,最後被徹底遺棄。在諾曼時代,這裡又逐漸繁榮起來,並一直延續至今。

09

馬泰拉

馬泰拉(Matera)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巴西利卡塔大區(Basilicata),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體驗的小鎮,迷宮似的古城有種讓人探索後還意猶未盡。

馬泰拉依山而建,居民們將許多天然洞穴改造成了住所,形成了極富特色的石窟民居景觀,窄巷、地道和階梯隨處可見。1993年,馬泰拉的石窟民居和石頭教堂花園(Matera, i Sassi e le Chiese Rupestri)被 UNESCO 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Sassi 是義大利語中“岩壁”的複數形式,也就是洞穴民居的意思。薩西民居以當地的石灰岩地貌為基礎,形成於舊石器時代,在8-13世紀期間,成為逃難的修道士居住的地方,後來又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難民的住所。早期的民居擁擠簡陋,衛生條件很差,在二戰時逐漸被廢棄。但隨著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到薩西民居的價值,並在1993年因其獨特的建築學意義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之後,在政府的支持下,人們逐漸回遷到民居中,並將它們改建成旅館和餐廳,吸引外來的遊客。這是地中海地區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穴居人遺址。整個遺址依地勢而建,且完美地配合當地的生態系統。遺址最早的居住年代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並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馬泰拉的眾多石頭教堂(如 Chiesa di San Pietro Barisano 和 Santa Maria de Idris)散步在馬泰拉地區各處,共同組成了馬泰拉石頭教堂花園。這座花園占地約8000公頃,擁有150多座教堂和無數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10

埃特納火山

埃特納火山(L’Etna)在西西里大區卡塔尼亞市的北面約20公里處,是歐洲最大最活躍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千百年來的頻繁噴發造就了如今瑰麗奇絕的景觀。

埃特納火山海拔3340米,呈圓錐形,底座周長約160多公里,占地面約1300多平方公里。主要火山口海拔3323米,有200多個噴發口,最大的噴發口寬達4.8公里,深度在600到1200米之間。大大小小的圓錐形噴發口有的冒著濃豔,有的寂靜無聲,附近寸草不生,一片紅褐色岩漿灰,荒涼而陰森。這座火山有記載的較大噴發有130多次,次數之多世界之最。最近這些年,埃特納火山也常常噴發,噴發時火光沖天,濃煙滾滾,煙柱高達2公里。火山不噴發時,山上也常常冒著濃煙。

山上的植被分為3部分,海拔900米以下佈滿果木園,村鎮散佈其間,人煙比較稠密。這些小鎮擁有各種旅遊設施和體育設施,是火山旅遊的基地。山上900米到1980米為林木帶,人煙稀疏。1980米以上佈滿砂礫、石塊、火山灰和火山渣,植物很難生長,只有少量藻類生長。經這些不同的植被帶登火山遊覽很有意思,觀賞噴發口和岩漿流遺跡更加吸引人。山上至今留有紀念羅馬皇帝阿德里亞諾攀登這座火山的遺跡。

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