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體育總局禁止自創武術門派 國家已認定129個拳種

新京報快訊 近日, 國家體育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武術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 對武術從業人員和習武人員列出八條禁令, 其中包括不得自創門派、私下約架。

那麼, 活躍于武林的各大門派, 究竟由誰來評定?

國家體育總局禁止自創門派、私下約架

《意見》中要求, 要規範使用賽事和活動名稱, 未經中國武術協會同意, 在國內舉辦的武術賽事和活動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國家”“中華”和“世界”“國際”“洲際”“全球”等字樣或具有類似含義的詞彙。

境外武術組織在中國境內應當依法開展武術活動, 不得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搆, 不得從事或者資助營利性武術活動。

同時, 《意見》對武術從業人員和習武人員列出八條禁令:

不得自創門派、私下約架、惡意攻擊、相互詆毀、歧視他人;不得自封“大師”“掌門”“正宗”“嫡傳”等稱號,

誤導群眾;不得以“拜師收徒”“賀壽慶典”等為名收費斂財, 以及其他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不得背離武術精神利用“虛假廣告”“虛假宣傳”和“惡意炒作”等手段發表不當言論, 造謠傳謠或騙取錢財;不得偽造、銷售“假運動員等級證”“假段位元證”“假教練員證”“假裁判員證”或相關資格證書;不得通過武術賽事和活動從事賭博、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不得利用武術活動場所或指使縱容他人從事宣傳封建迷信等非法活動;不得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和活動。

武林門派由誰評定?

既然不得自創門派, 那麼門派究竟由誰來評定?

目前我國武術行業管理機構主要有三個: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術協會和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

其中, 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和武術研究院均是國家體育總局下屬國家機構, 中國武術協會則是全國性群眾體育社會團體。

武術運動管理中心1994年設立, 對武術運動專案實行全面管理, 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性檔, 規範了武術管理。 中國武術協會以社團形式組織開展全國武術工作, 並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武術活動。 而設立於1985年的武術研究院, 一開始行使著對全國武術的行政管理職能, 在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成立後, 轉向對武術的技術、理論、政策、資料和氣功進行研究, 先後完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武術基礎研究項目。

新京報記者從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瞭解到,

目前三個機構辦公地點設在一起, 負責人由同一人擔任, 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 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下屬的研究發展部負責拳種的認定工作, 該部門也即武術研究院。

國家曾認定129個拳種

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 1982-1986年, 原國家体委進行了一輪大範圍拳種挖掘工作, 認定了129種拳種。 例如, 太極拳認定了陳、楊、吳、武、孫五派。

當時, 國家体委提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要求, 這成為認定拳種的基本標準。

1991年, 國家体委武術研究院選擇其中71個內容較翔實的拳種, 出版了《中國武術拳械錄》一書, 記載了拳種的源流、拳理、特點以及功法、套路、對抗形式等。

該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的認定,基本涵蓋了主要的拳種。如果民間希望認定新的拳種,首先要向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其後接受專家評審。

該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的認定,基本涵蓋了主要的拳種。如果民間希望認定新的拳種,首先要向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提出申請,其後接受專家評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