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輿情」幼童被襲右眼失明,校園暴力為何頻頻發生?

一、事件概述

10月25日14時30分許, 山西省原平市育英學校內發生一起嚴重校園暴力事件, 一名9歲兒童遭到長達3分鐘的暴力襲擊, 以致其右眼失明。

據調查, 受害兒童為該校三年級1班學生, 施暴男子為其同班同學的父親靳某。 靳某當天中午送兒子到學校教室後, 發現兒子書本散落在地上, 便大發雷霆, 要幫兒子“出氣”。 父子二人便在教學樓門前找到被懷疑的受害幼童, 開始施暴。 事發當日, 受害幼童被父親帶到省眼科醫院就診;11月8日, 轉診至北京同仁醫院神經外科。 截至目前, 右眼仍無視力、無光感。 而據監控拍下的畫面顯示, 當時的校門是敞開的, 不論家長還是學生都是自由出入, 無保安人員詢問登記。

11月8日, 《山西法制報》忻州記者站官方微信“法治忻州”報導這一事件, 以“山西一學校發生校園暴力 致九歲幼童右眼失明”推送微信文章, 一天之內閱讀量上升到一萬七千以上, 並仍在持續上升。 “晨報忻州”在11月9日跟進報導, 事件受到持續關注。

二、線民觀點

校園安全事件從來是整個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 涉及人員廣泛, 影響重大。 對於此次原平市育英學校內發生的暴力事件, 線民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兒童受到暴力傷害令人痛心

我的男盆友是蓋世英雄的小可愛:犯罪成本太低, 暴力家長心裡扭曲, 學校回應冷漠……受害的永遠是孩子!

小泡泡:簡直太殘暴, 孩子這麼可憐, 哪個家長能忍。

二、學校管理出現漏洞, 責任重大

李曉德:2000多人的學校居然都不配備保安?私立學校唯利是圖?

小心心 :法律上都有規定, 事情發生在學校, 學校務必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給予賠償。 而且也是因為學校管理不妥, 門衛的疏忽才會讓家長隨便進入, 所以都該承擔責任。

三、社會風氣敗壞, 需嚴懲施暴者

薛定諤的狙擊手:都是自私自利惹的禍, 家長自私只照顧自家孩子, 老師自私只考慮個人感受, 如果不認自己的罪也不悔改任其發展這個社會將會越來越亂,

暴力越來越多。

萍:最可恨的是打人者, 闖入學校對孩子暴力, 必須嚴懲。

天涼好個秋:正義若不能得到伸張, 暴力將成為主導。

三、媒體觀點

對於此次山西省內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 當地媒體《生活晨報》發表評論稱:校園外部因學校防護不力, 校園外部暴力案件入侵校園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的案件, 施暴者不受懲罰的結果, 反過來也同樣很難使那些受到暴力傷害、卻得不到實際救濟的人相信法治、相信正義。 於是, 暴力成了明在和潛在的實際主導人與人關係的規則, 成了解決問題的有效而快捷的途徑。 當然, 這裡所謂“解決”, 是拳頭大小及軟硬比較的結果, 是施暴者認為的解決。 如此“解決”的示範後果, 就是在一場暴力比較中的勝者,

可能會在另一場暴力比較中成為敗者, 最終形成暴力人格和“拳威”人格的擴散效應, 進而不斷提升暴力的烈度, 並由此減少解決社會問題的選項。

針對層出不窮的校園暴力事件, 各家媒體都有不同的意見表達。 《南方日報》認為:學生的暴力和戾氣折射了社會的浮躁和失序, 反映了一種有毒的世道人心。 許多人流失了對規則的信仰, 心中沒有遵循的尺規和底線, 往往先有強勢者的蠻橫無理, 再有弱勢者以暴制暴的反抗, 到頭來社會風氣和道德只能向進退失據滑落。

新華網評論認為, 社會問題疊加教育問題衍生出校園暴力:在看到未成年人身上存在的問題時, 不能忽視社會背景。 留守兒童、獨生子女、貧富差距、分數崇拜……這樣一些問題, 生硬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也生硬地影響著未成年人。換句話說,僅僅是教育問題,未必就會導致極致性後果,但當教育問題疊加上社會問題之後,也就無形中提升了惡劣事件發生的幾率。

搜狐教育頻道則關注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校園暴力頻繁的發生,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於溺愛或者父母疏于管教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產生不利影響。許多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在家庭中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目睹者。

四、輿情觀察

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施暴者或是成年人,或者同是未成年人。此次事件中,施暴者則是一對父子,這反映了暴力行為在家庭環境下的延續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研究發現,校園暴力的施害者,以及其他一些未成年人罪犯,大多成長在缺少父母教養、或是暴力頻繁的家庭裡。重新塑造家庭價值,使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好的家庭教育,這當然是校園暴力的治本之道。

從社會角度來講,應當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加大正面引導,學校要在傳統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道德教育,教育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尊重愛護他人,呵護生命,和諧相處,避免傷害;宣傳部門要通過公益廣告、專題報導等形式,加大對反校園暴力的宣傳;司法機關在抓好個案辦理的同時,應適時組織宣傳報導,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導向。

而大量教育方面專家認為,學校是治理校園暴力的最終政策落腳點。對於校園暴力,學校不論是試圖掩蓋,還是熟視無睹,都不是應有的態度。在制度上,學校也是最有條件防範、發現、干預和處理校園暴力的場所。讓學校擔負最大的責任,並不是因為學校造成了最大的過錯,而是學校這一環節行動是最可能短期見效的。

(如有轉載,請勿修改,注明來源)

輿情分析師:周紅 李易澤

中國新聞社輿情監測分析室(中新輿情)隸屬於中國新聞社,是國內較早從事輿情監測和資料分析研究的專業機構之一。長期為中央有關部門提供專業大資料輿情服務,為中宣部輿情直報單位,也是中聯部發起的”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單位,在大資料研究,輿情管理和分析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輿情管理 大資料研究

智庫服務 全媒體行銷

微信公眾號:山西輿情智庫

中新社山西分社:0351-5653918

生硬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也生硬地影響著未成年人。換句話說,僅僅是教育問題,未必就會導致極致性後果,但當教育問題疊加上社會問題之後,也就無形中提升了惡劣事件發生的幾率。

搜狐教育頻道則關注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校園暴力頻繁的發生,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過嚴或者過於溺愛或者父母疏于管教等情況都會對孩子的健全人格產生不利影響。許多校園暴力的施暴者在家庭中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或目睹者。

四、輿情觀察

針對未成年人的暴力事件層出不窮,施暴者或是成年人,或者同是未成年人。此次事件中,施暴者則是一對父子,這反映了暴力行為在家庭環境下的延續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研究發現,校園暴力的施害者,以及其他一些未成年人罪犯,大多成長在缺少父母教養、或是暴力頻繁的家庭裡。重新塑造家庭價值,使孩子們能夠獲得更好的家庭教育,這當然是校園暴力的治本之道。

從社會角度來講,應當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加大正面引導,學校要在傳統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強化人文、道德教育,教育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善意,尊重愛護他人,呵護生命,和諧相處,避免傷害;宣傳部門要通過公益廣告、專題報導等形式,加大對反校園暴力的宣傳;司法機關在抓好個案辦理的同時,應適時組織宣傳報導,回應社會關切,營造良好輿論導向。

而大量教育方面專家認為,學校是治理校園暴力的最終政策落腳點。對於校園暴力,學校不論是試圖掩蓋,還是熟視無睹,都不是應有的態度。在制度上,學校也是最有條件防範、發現、干預和處理校園暴力的場所。讓學校擔負最大的責任,並不是因為學校造成了最大的過錯,而是學校這一環節行動是最可能短期見效的。

(如有轉載,請勿修改,注明來源)

輿情分析師:周紅 李易澤

中國新聞社輿情監測分析室(中新輿情)隸屬於中國新聞社,是國內較早從事輿情監測和資料分析研究的專業機構之一。長期為中央有關部門提供專業大資料輿情服務,為中宣部輿情直報單位,也是中聯部發起的”一帶一路”智庫聯盟理事單位,在大資料研究,輿情管理和分析等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輿情管理 大資料研究

智庫服務 全媒體行銷

微信公眾號:山西輿情智庫

中新社山西分社:0351-5653918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