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丹皮病蟲害防治與關鍵栽培技術

內容摘要:丹皮病蟲害主要有根腐病、葉斑病、灰黴病、白絹病、紫紋羽病、地下害蟲(蟒蟾、地老虎、蠐螬)等。 防止方法以農業防治、化學防治、藥劑防治、生物防治為主。

治原則 同“西陵之母”。

牡丹皮生長期間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葉斑病、灰黴病、白絹病、自刎於並等, 地下害蟲主要是蟒蟾、地老虎、起草等。

2. 根腐病

(1)農業防治:與禾木科作物輪作兩年以上;合理配方施肥, 施用腐熟餅肥或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複合肥;用無病土培育無病苗, 發現病苗應早期及時拔除病苗, 並用是會處理病穴。

(2)化學防治:播種或移栽前, 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惡黴靈、廣枯靈(惡黴靈+甲霜靈)或咪鮮胺等處理土壤或種栽,

如:移栽時用36%甲基硫菌靈或10%多菌靈膠懸劑700倍液, 適當加入微肥和肥土調成糊狀, 蘸根後栽苗。

(3)藥劑防治: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 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絡合態)+甲霜靈等噴淋處理。 如: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每窩1000ml灌根防治效果良好。

(4)生物防治:用5406抗生菌菌種粉1kg/畝, 拌細的餅粉10~20kg施入栽植穴中防治。

3.葉斑病

(1)農業防治:清潔園田, 與禾木本科作物實行輪作3年以上;適當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 可以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

(2)物理防止:合理安排栽植土壤濕度, 多用複合肥和有機肥, 適量食用氮肥。 密切注意病情, 發現病株、病葉立即除去並攜出田外處理, 處理病穴。

(3)藥劑防治:早春季節於植株發芽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波美3度石硫合劑噴灑, 殺滅植株及地表病菌;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 噴施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絡合態)+甲霜靈等噴淋處理;病情如已經開始蔓延, 可噴灑160~200倍等波爾多液, 10~15d一次, 或50%多菌靈1000倍液, 或65%代森鋅500~600倍液。 7~10d噴一次, 連續噴3~4次。

4. 灰黴病

發現病葉、病株立即除去;一旦發現病情開始蔓延, 可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65%代森鋅300倍液或50%氯硝1000倍液, 每隔10~15d噴1次, 連續噴2~3次。

5. 白絹病

開花前後, 高溫多雨時節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可採用與水稻本科植物輪作, 栽種時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泡種芽。 發現病株, 應立即帶土挖出燒毀, 病穴用石灰處理。

6. 紫紋羽病

(1)農業防治:與玉米、大豆等農作物輪作。

(2)物理防治:加強田間管理, 及時排除田間多餘積水, 並徹底清除枯枝落葉, 集中燒掉, 減少病原, 與玉米、大豆等輪作;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並用5%石灰乳灌病穴消毒。

(3)化學防治:每畝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0.5kg加20kg細土撒施土中翻地播種,

發病時用70%甲基硫菌靈1000~1500倍液, 或75%代森錳鋅(全絡合態)800倍液進行灌根。 也可以用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每窩1000ml灌根, 或45%代森鋅1000倍液每窩1000ml灌根。

7.地下害蟲(蟒蟾、地老虎、蠐螬等)

(1)農業防治:冬季將栽種地深耕細肥, 殺傷蟲源, 減少幼蟲的冬越基數,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物理防治:在成蟲發生期, 利用規模化燈光誘殺。

(3)化學防治:採用毒餌法。 用辛硫磷或氯蟲甲苯醯胺等配製成毒餌, 如20%的氯蟲甲苯醯胺懸浮劑10ml加上麥麩5kg或切碎的仙草10kg製成毒餌, 與傍晚撒于苗周圍;噴灌法:幼蟲發生期, 可以選用辛硫磷或氯蟲甲苯醯胺等噴灌。

六、關鍵栽培技術

1. 選地

鳳丹皮栽培以沙質壤土為主, 土層深厚, 質地疏鬆又略帶黏性, 土壤多呈微酸性到微鹼性。

2. 育苗移栽

種子繁殖育苗, 秋冬育苗, 兩年後移栽。

3. 修剪

秋末或冬季封凍前對生長細弱單莖的植株, 從基部將其剪去, 翌年春即可發出3~5枚粗壯新枝;並在採收前一年的秋季, 剪去老的枝條, 促進根部生長。

4. 摘蕾

3月上旬, 選擇晴天露水幹後, 對移栽後1~2年生的植株花蕾全部摘除。

5.亮根

對移栽後3~4年生的植株, 選擇4~5月晴天, 將根際泥土扒開, 亮出根蔸, 光照2~3d後將泥土覆原, 促進根部生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