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流沙河珍饈美味——花豬

原創 洪金文 美麗新寧鄉

秋日正好, 陽光溫暖, 我隨文聯及詩散文協會的老師們來到流沙河牧業花豬生態養殖文化園, 仿佛是找尋一個遺落多年的夢。

“獅子頭, 銅鑼肚, 烏雲蓋白雪, 脖戴銀頸圈, 絲頸葫蘆肚, 耳薄體毛稀”, 隔著長長的憑窗, 我遠眺著豬舍裡一頭頭活潑可愛、憨態可掬的花豬, 頓時勾起了兒時的記憶。

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 家裡父母養著一頭母花豬, 印象中還記得一如眼前花豬的樣子。

那時, 讀小學的我放學後就來到田間地頭打豬草。 因為養豬是家裡的經濟來源, 為的是一窩窩豬崽賣了, 全家的柴米油鹽、日常開支, 還有我和弟、妹三人的學費也就有著落了。 遇到年景好, 過年宰殺一頭豬, 吃上香噴噴的花豬肉, 成為了物質匱乏的那個年代最大的幸福體驗。

民以食為天。 如今, 花豬養殖已成氣候, 鮮嫩可口的花豬肉端上了餐桌, 食客如雲。 東坡有詩雲:“寧可居無竹, 不可食無肉。 ”寧鄉花豬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油而不膩、清甜醇香, 更不愧席上佳餚。

閒暇, 邀起三五親朋, 覓得一方食處, 點上“水煮花豬肉”, 來一碗“毛氏紅燒肉”, 燉一鍋筒子骨、幹茶樹菇、幹牛肝菌、幹香菇薈萃的“養生大寶湯”, 甚或炒來一份最普通常見的“青椒炒肉”, 只要用的是花豬肉食材, 絕對的大快朵頤, 口齒生香, 人生豈不快哉?

在流沙河牧業展廳裡, 我們流覽了公司發展歷程、獲得榮譽、產品宣傳及未來規劃的圖片展示, 靜心觀看了花豬產業宣傳片, 品嘗了花豬肉深加工製成的休閒小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公司是按市場化運作的, 也設計了未來的宏美藍圖, 未來發展的關鍵就是保持高品質, 規模及產值上臺階, 引領“風味、放心、健康”的大眾消費新時尚。

寧鄉擁有得天獨厚的全域旅遊優勢,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流沙河花豬產業應乘勢而上, 做足文化旅遊文章, 吸引八方遊客慕名而來, 高興地品嘗花豬肉美食, 採購特色花豬肉製品帶回家, 真正通過口耳相傳, 做大做強, 實現“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經濟, 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標。

“小豕拱爬大豕眠, 凡塵萬事食為天。 家肥屋潤丁財旺, 六畜排行我最前。”今人一首詼諧有趣的詠豬詩,道出了寧鄉人“會養豬,能致富”的淵藪;宋朝詩人趙蕃《簡俞尉》詩中有言:“寄我要須並海物,花豬頓頓飯難厭”。

我們有理由相信,寧鄉花豬肉有一天終究會“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必備的珍饈美味!

作者簡介

洪金文,70後,寧鄉縣詩散文協會會員,甯鄉縣作家協會會員,熱愛寫作,先後有多篇作品發表于《今日甯鄉》《長沙晚報》《南方都市報》《法制文萃報》《中國社會報》等。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六畜排行我最前。”今人一首詼諧有趣的詠豬詩,道出了寧鄉人“會養豬,能致富”的淵藪;宋朝詩人趙蕃《簡俞尉》詩中有言:“寄我要須並海物,花豬頓頓飯難厭”。

我們有理由相信,寧鄉花豬肉有一天終究會“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日常必備的珍饈美味!

作者簡介

洪金文,70後,寧鄉縣詩散文協會會員,甯鄉縣作家協會會員,熱愛寫作,先後有多篇作品發表于《今日甯鄉》《長沙晚報》《南方都市報》《法制文萃報》《中國社會報》等。

秦巴美好江山,攜手與您共創美好生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