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金東探索集團化辦學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 “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優先發展教育事業”。 在繪製新時代教育藍圖時, “教育均衡”成為高頻詞彙, “教育共用”則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教育領域的共用, 是要實現資源分享, 其中包括知識、師資、教材、教具等。

今年以來, 金東全面啟動實施“六項工程”和“六大行動”, 其中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是一項重要措施。 11月7日上午, 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揭牌, 標誌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正式成立, 校長方青表示:“我相信集團的成立不僅是實驗小學原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分享與擴大,

同時這也將更有力地助推實驗小學向更寬廣的領域、更高的平臺發展, 從這個角度而言, 集團的成立必將帶來雙向的成長, 真正實現1+1﹥2。 ”

以強帶弱

優質教育擴張

11月7日, 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成立暨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小校區、二小校區)授牌儀式在區實驗小學內舉行。 現有的區實驗小學將與東孝小學一起, 成立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兩所學校也將分別成為集團實小校區與二小校區。

區實驗小學位於東孝街道金甌路沿線, 共有43個班級, 是金東區規模較大的一所小學, 擁有品牌優勢;東孝小學位於東藕塘村, 開設6個班級, 教學資源較為薄弱。 隨著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長, 越來越多的家長心中存有一個願景:“家門口有好書讀”。

“教育集團的成立不是區實驗小學優勢的‘稀釋’, 而是教育資源凝聚、重組、提升的過程。 集團化後, 學校的組織管理、文化內涵、個性發展、品質提升和效果評估等方面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與變革, 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說。

記者瞭解到, 東孝小學改名為區第二實驗小學之後, 還將搬遷到新校區, 規劃在新城區橫三路以北、縱四路以東、橫二路以南、縱七路以西RB區塊。 預計占地約65畝, 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 可設置60個班, 總投資約2億元。 2018年開工, 2019年秋季招生。 區實驗二小校園容量大, 建成後將可改變原東孝小學的辦學窘境及校園落後面貌, 大大擴大區域內學齡兒童享受優質教育覆蓋面,

破解區實驗小學入學難題。

集團化辦學

金東探索新模式

集團化辦學, “共用”理念是基礎。 學校不僅可以共用課程、師資、文化等資源, 還能統一管理、統籌安排。

“這兩所學校有著同一個教學理念, 也有共用共贏的決心, 這是促成集團成立最主要的因素。 適逢金東打響‘學在金東’品牌的契機, 集團化辦學更是全區教育深化改革、大膽探索、創新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區教育局副局長施有根說, “之後, 集團學校統一領導、各自運作, 通過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品質提升、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多方面的共同研究, 共同提高辦學水準, 實現優質資源的均衡化發展。 ”

以“集團化”模式促進教育資源分享, 是國內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五大模式之一。

但集團化辦學對金東來說, 是新生事物, 仍需要多方學習、摸索, 不斷總結、創新。 記者瞭解到, 到2020年, 除已成立的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外, 金東還將以孝順小學、區實驗中學、孝順初中為龍頭組建3個教育集團, 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模式, 發揮好優質學校的示範引領作用, 推動中小學名校集團化辦學向其他各類教育延伸。

以“教育均衡”為主題, 如何進一步推進金東教育融合發展, 讓農村、偏遠地區也共用城市化發展的成果, 如何邁進更高層次的教育現代化, 讓更多不在新城區的孩子也能就近享受優秀教育, 成為區委區政府及教育部門要發起的新挑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