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歷史上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都是哪個民族

歷史上所謂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指的是什麼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先來說說, 民族的由來。 遠古時期, 人類群居, 形成了部落。

其實在那個時候, 並沒有所謂的氏族的概念。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人們開始以血緣關係為紐帶, 組成新的社會關係。 氏族出現了。 氏族裡的人, 出自同一個祖先。 父而子, 子而孫的繁衍, 氏族成了當時社會的重要組織形式。 每個氏族, 都會將自已生存地區, 自動劃分為自已族群的領地。 各個氏族間, 由於生活方式不同, 開始將自已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當作民族的象徵來崇拜。 這就是所謂的圖騰。 每個氏族都會有自已的圖騰, 以區別於其它族群。 在同一地區生活的氏族族人, 開始建立適合自已生活方式的社會活動形式。 由此產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社會文化。 他們之間互相依存, 互相影響。 在共同發展中最終形成一種文明。
而這種文明, 使人們開始組成了更大的社會組織形式。 民族出現了。 各民族之間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生活習性。 經過歷史的演化, 古代各民族間相互混雜、融合、分裂、消失。 最終形成了現代的不同民族。

而古書中常見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很多人會理解成一個民族。

其實, 準確的說, 他們是一個來自共同地域的少數民族綜合體。 少數民族與主要民族是相對而言的, 主要民族是指統治階級在所轄地區內多數人口具有共同民族屬性的民族。 反之, 則稱之為少數民族。 通常情況下, 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明顯少於主要民族。 從夏朝以來, 人們一直以華夏族為正統, 其餘皆為少數民族。 而這些少數民族通常為了生存或擴大領土的需要, 經常與華夏族人發生戰爭。 所以, 當時的華夏族人對少數民族缺少好感。 通常情況下, 把國家領土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少數民族綜合體, 分別稱作“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歷史上有那麼一種說法, 說是西戎多以狼或白狗為圖騰,
所以也稱“犬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