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哈佛研究助力新型人造胰腺系統,1型糖尿病治療取得進展

10月16日, 由哈佛大學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Frank Doyle 和 Eyal Dassau 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在學術期刊《Diabetes Care》上發表論文, 該文介紹了新型人造胰腺系統在6萬小時以上的12周多場臨床試驗中取得了重要突破。

該試驗的受試者由來自加利福尼亞州, 維吉尼亞州和明尼蘇達州的30例1型糖尿病患者組成, 人造胰腺系統持續監測了他們的葡萄糖水平並自動調整胰島素輸送設置, 結果顯示, 受試者的血紅蛋白A1c(HbA1c)和低血糖時間兩個重要指標有了顯著的改善。

1型糖尿病, 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該病可發生於各種年齡層。 它發病時比較急劇, 會導致患者體內胰島素的絕對不足, 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 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 否則將危及生命。 其發病的病因有自身免疫系統缺陷、遺傳因素以及病毒感染等。

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時刻警惕其血糖水準, 並定時通過針頭注射或輸注泵給予一定劑量的胰島素。

而人造胰腺可以模仿健康人的葡萄糖調節功能。 人造胰腺由置於患者皮膚下面的胰島素泵和連續葡萄糖監測器組成, 其搭載了類似手機藍牙中的高級控制演算法, 可以控制胰島素泵根據患者的飲食、活動、睡眠、壓力以及新陳代謝等因素的變數向患者提供胰島素。

在試驗中, 研究人員基於模型預測控制技術, 開發了自我調整控制演算法系統, 它增強了人造胰腺的功能, 試驗時間也證明了它的可靠性, 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探討它的下一步臨床應用計畫, 希望使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