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農教授劉存壽:我們要用自然的原理解決自然的問題

2017年楊淩農高會期間, 銅川市土壤生態技術創研中心首席科學家劉存壽向陝西省委書記、省長胡和平介紹銅川有機碳源生態農業迴圈發展模式情況。

新華網西安11月10日電。

“秦嶺森林的土壤沒有人為干擾, 但各類植物卻都生長的很好, 為什麼?”從小生活和穿梭于西安市長安區秦嶺腳下的劉存壽, 聯想到了自己兒時經常出入的森林。

受這種啟發, 劉存壽開始著手進行森林土壤和使用過化肥土壤的對比研究。 他發現等量的森林土壤溶液確實比只用化肥和礦物質配成的溶液, 更能促進植物的生長。 實驗發現是植物腐植酸在發揮作用。 “科學就要拿證據說話。 腐植酸中的誰對植物生長起作用?”又成了擺在劉存壽跟前的難題。

他用2年時間, 測出腐植酸裡有2400多種物質, 並逐個查出了他們的結構和功能, 再將這些物質分類。 總結發現腐植酸中最主要的三種物質就是:植物內源激素、幾十種抗性物質和植物營養類物質。

而這三種物質依次解釋了, 森林土壤中為什麼植物根系長得好, 病蟲不會蔓延, 為什麼能抗寒、抗旱。 而他也通過抗生素證明了植物生長過程中可以吸收腐植酸。

6年的潛心研究, 劉存壽發現了森林土壤迴圈的奧秘, 並得出了三個植物自然營養的原理:植物是需要吸收有機營養的;森林土壤中至少有38種礦物質元素, 而且植物吸收這些礦物質元素都是通過有機態來吸收;植物健康生長需要多種礦物質元素, 遠不止化肥中常有的3種元素。 而這些結論也反映了化肥的問題。

“怎麼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做成可以使用的產品?”5年時間, 劉存壽創造了天然有機物“仿生化學法”快速降解新技術,

提出了活性有機物與無機物的配位增效理論, 開發了碳基營養肥料生產工藝。

“如今動物糞便、秸稈等廢棄物在設備裡一個小時, 就會成為水溶性小分子物質。 再把植物需要的幾十種礦物質元素加進去, 再用設備把它們轉為有機態。 ”碳基營養肥就生產出來了。

曾用工資支撐研究 研究成果惠及社會倍感欣慰

劉存壽在距離楊淩30多公里的眉縣試驗站(2017年7月4日攝)。

12平米的單間, 一張床、一個桌子、一把椅子, 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 這就是距楊淩30多公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眉縣試驗站劉存壽宿舍的陳設。 這些年每年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時間他都吃住在這裡, 進行自己的專案研究。

“我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 正是我們使用化肥的鼎盛時期, 大家都在研究和使用化肥。 我的研究基本申請不到專案。 最困難的時候, 要拿自己的工資來做研究。 ”

在項目正式啟動的時候, 很多同行都勸他放棄。 而已經潛心七八年的劉存壽卻執意認為, 不一定非要成功了才叫研究。

就算自己沒成功, 至少可以告訴別人他的辦法行不通。

無力支撐的時候, 劉存壽通過與企業合作來養活自己的研究。 “企業要肥效, 我的肥料用到企業, 立馬就見效了。 所以很多企業給我提供了研究經費。 ”

“這個過程中, 我們總共花了幾百萬。 ”劉存壽說:“回頭再看, 可能十多萬二十萬就能解決。 關鍵是研究過程中沒有現成可借鑒的方法, 好多方法都需要自己來尋找, 需要不斷試錯。 ”

隨著社會的發展, 土地保護、藥肥兩減等這些迫切需要解決的生態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 劉存壽的研究專案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2014年他還成為了中國科學院“綠色肥料技術體系”項目專家組的成員, 為全國的土壤保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從零散思維到系統理論。二十多年,無數場實驗,過程雖然很難,但劉存壽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說:“因為吃不飽肚子學習農業,對這個問題嚴重性的理解可能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不是我發現了碳基營養肥和它的生產方法有多重要,而是我們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這項研究成果最終能造福於人類和社會,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採訪中,劉存壽不斷提及東方文化,他認為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所以接下來他要做有關中藥和大健康產業的事情。他說,地球是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他將來還要做食品級的保健品,植物健康,人才能健康。(完)

從零散思維到系統理論。二十多年,無數場實驗,過程雖然很難,但劉存壽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他說:“因為吃不飽肚子學習農業,對這個問題嚴重性的理解可能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

“不是我發現了碳基營養肥和它的生產方法有多重要,而是我們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這項研究成果最終能造福於人類和社會,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採訪中,劉存壽不斷提及東方文化,他認為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中國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所以接下來他要做有關中藥和大健康產業的事情。他說,地球是一個完整的循環系統,他將來還要做食品級的保健品,植物健康,人才能健康。(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