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爆了!深井古村將這樣變!首期三大節點實施方案出爐!

人人都有一個古村夢

夢裡撐著一把油紙傘

走在佈滿青苔的石板路上

或許你會說

這樣的夢要去江南或麗江去尋找

其實與繁華大都市僅一江之隔的

黃埔深井古村

就能圓你的古村夢

這裡曾是明清時期中西通商交往的重要門戶

清政府“一口通商”時期的“法國人島”

這裡不僅有遠近聞名的燒鵝、霸王花

遍佈老街深巷之中的古民居

還有說不完的故事

……

但繁華

已經如同炊煙一樣消散了

現如今

這裡的老房子不少已經衰敗

空置成危房

大門深鎖

歷史文化遺存未得到保護與利用

資源優勢未轉化成產業優勢

……

很快

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因為

一場“微改造”正悄悄拉開序幕!

2017年1月, 深井古村微改造項目編制完成片區策劃方案初步成果。 根據方案, 深井村將打造成科教文化基地和慢島生活區, 通過打造步行“歷史徑”的方式將沿線節點的歷史建築遺產活化。 將以深井碼頭和廻波巷為起點策劃兩條兼顧觀賞與參與的功能步行“歷史徑”, 展示深井村的歷史故事和民俗文化。


▵示意圖

近日, 黃埔區長洲街深井古村微改造項目三大節點實施方案已經區城市更新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 方案綜合居民意願、改造條件、周圍環境等因素, 首期選取岐西坊愚園節點、安來街區節點、荷花池節點三大節點進行實施。

這三大節點具體怎麼改?

改造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趕緊看過來

▌岐西坊愚園節點

➤現狀概況

位於歷史徑西側岐西大街, 節點用地面積約0.36公頃。 歷史上, 岐西坊曾為深井四大家族所在地, 有遂初、鼎星、研耕、黃蜂書屋四大書屋, 學子雲集, 是深井村文化教育集中之地, 故西側立有門樓“說言裡”。

岐西坊愚園節點範圍內有歷史文化遺產8處,包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7處。其中,愚園在一戰期間名為“桂園”,乃一商人為接待友人而建。1918年商人生意失敗,由南方政府員警廳廳長淩鴻年買下後改名“愚園”。

目前,除了岐西大街14-1號、愚園、岐西坊二巷1號,其他民居已空置。古民居整體風格及細部構建保存較好,但建築內部年久失修,部分構件丟失或損壞,亟需進行維護和修繕。

➤功能定位:說言學術文化區

岐西坊街巷肌理保存完整,文化遺產建築集中保存,建築品質較好,以三間兩廊式宅院民居為主,可作為民居類文化遺產風貌的集中展示區。

岐西坊愚園節點西側靠近山體田野和少年軍校,周邊街區以居住為主,環境較安靜,可延續“說言”的歷史,聯合少年軍校,面向文化教育,如百家講學堂、主題工作室等。

➤實施策略

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維護為主,對現存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修繕保護,延續“說教”的傳統功能,注入與文化教育相關的功能要素進行活化利用。

➤改造內容

✪文物修繕,活化利用

節點內涉及較多文物,通過建築修繕和庭院修整,整體保留文物原有建築風貌和風格。通過功能置換注入新的用途和活力,活化利用。

✪民居改造,功能置換

對於非文物的傳統民居,保留建築結構,內部空間及庭院進行改造,功能置換。

✪街巷景觀提升

優化巷道景觀環境,必要時揭蓋復原河湧。

✪外牆藝術化改造

街巷兩邊建築外牆結合歷史文化故事展示和標示系統,進行藝術化改造。

▌安來街區節點

➤現狀概況

位於歷史徑東北側安來直街,臨近深井碼頭,節點用地面積約0.16公頃。

安來市為明清時期商業街,遍佈米鋪、布店、醫館、中藥店、煙館、當鋪、五金店。“安來”二字,意為來經商者確保安全,可以安心來經商。安來市街巷肌理保存較為完整,全街合長約200米,寬約3米,臨街建築相對而立,每棟建築面闊約4米,深約15米。目前大部分房屋空置倒塌為危房,被圍蔽保護。

➤功能定位:創藝商業街區

結合“安來市”的歷史,利用公共空間,通過創意藝術和商業引入重塑展示古村歷史和中西交流文化。

✪近期:藝術介入注入新能量。利用現狀建築的殘垣斷壁,引入創意公共藝術,使其搖身變成古村的鮮明特色與注目焦點,用藝術塑造現代與歷史的對話,並召喚更多人關心深井的過去和未來。

✪遠期:商業功能重現。隨著人氣的聚集,安來直街東側建築恢復商業功能,重現商業活力。

➤實施策略

以保護街區肌理和街巷尺度為重點內容,延續安來市作為商業的傳統功能,適當注入創意元素和商業活力。

➤改造內容

✪ 近期方案:保留現狀,“藍曬圖”藝術介入

為重塑台南市海安路的活力,2002年台南市府實施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由藝術家們于海安路創作藝術作品,期望藉由藝術拉回人潮,帶回商家,復蘇海安路。

藍曬圖替當地整合了舊建築物和藝術活動等活動,帶動周圍商家及景點的商機、使參觀的人藉由裝置互動,可參與過去的生活模式。藍曬的出現產生了一個迴圈,即“吸引人潮-帶動商機-舉辦活動認識在地文化-人與人或網路傳播-強化吸引力帶動更多的感興趣人群”。

✪ 遠期方案

☑對現狀結構仍保留的危房進行修建或重建,功能置換。

☑景觀提升:已完全倒塌的危房改造為社區公共空間。

☑歷史徑提升:植入街道傢俱,特色元素,結合標示系統對牆面進行藝術化處理,引導遊覽人群。

▌荷花池節點

➤現狀概況

位於歷史徑北側、大飛崗下,節點用地面積約1.8公頃。北側為新建社稷堂、廣場、和一棟二層仿古建築,南側為荷花池,西側為新建公園,東側沿湖多為民居。空間尺度較大,適合開展社區主題活動、展覽等。

➤節點功能定位:社區營造展示區、環境教育兒童樂園

節點位於深井古村和安來市之間,屬於居民區的連接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擁有大面積的開敞空間,可作為深井社區營造的活動和展示場所。

➤實施策略

1整理沿湖建築立面,引入創意團隊,給場所注入新的社區活力。2社區共建兒童公園,體現低成本、廢物利用的理念,通過共建的過程促進兒童的環境教育。

➤改造內容

建築功能置換利用現狀建築,改造為社區營造工作室及展示空間。場所營造,活力注入西側公園綠地注入新的功能,用村落舊物廢料打造的兒童樂園,進行公眾參與式設計和建設。景觀優化荷花池沿線立面整飾和藝術化改造;荷花池環湖步道及親水準台建設;戲臺前廣場綠化提升。改善水體環境定期對荷花池進行清淤,和水生植物維護,對荷花池岸進行截汙,防止周邊民居生活污水排入池中。

看完這個方案

是不是覺得很棒?

其實除了有關部門的和設計單位的辛勤努力外

也少不了TA們的功勞

從去年10月開始

一群一群的大學生、年輕人

走進這個安靜的古村

他們走訪村民、做設計、開影展

和村民們一起吃龍船飯、開茶話會、諮詢會

他們在這裡欣賞建築、探索村落、瞭解歷史

宗祠與古宅可以利用得更好

要做好標識系統

形成慢行交通體系

……

既不是政府大包大攬,也沒有交給開發商,正是以這樣一種與別不同的方式,被稱作“深井實驗”的深井古村微改造悄然啟動,這也是廣州第一個採取自下而上、公眾參與方式實施的微改造。

眾人拾柴火焰高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個越來越美的深井古村

將會展現在大家面前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素材來源丨區城市更新局

圖文整理丨彭淑妍、一傑

編輯丨一金

轉載請聯繫丨廣州黃埔發佈

故西側立有門樓“說言裡”。

岐西坊愚園節點範圍內有歷史文化遺產8處,包括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傳統風貌建築線索7處。其中,愚園在一戰期間名為“桂園”,乃一商人為接待友人而建。1918年商人生意失敗,由南方政府員警廳廳長淩鴻年買下後改名“愚園”。

目前,除了岐西大街14-1號、愚園、岐西坊二巷1號,其他民居已空置。古民居整體風格及細部構建保存較好,但建築內部年久失修,部分構件丟失或損壞,亟需進行維護和修繕。

➤功能定位:說言學術文化區

岐西坊街巷肌理保存完整,文化遺產建築集中保存,建築品質較好,以三間兩廊式宅院民居為主,可作為民居類文化遺產風貌的集中展示區。

岐西坊愚園節點西側靠近山體田野和少年軍校,周邊街區以居住為主,環境較安靜,可延續“說言”的歷史,聯合少年軍校,面向文化教育,如百家講學堂、主題工作室等。

➤實施策略

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維護為主,對現存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修繕保護,延續“說教”的傳統功能,注入與文化教育相關的功能要素進行活化利用。

➤改造內容

✪文物修繕,活化利用

節點內涉及較多文物,通過建築修繕和庭院修整,整體保留文物原有建築風貌和風格。通過功能置換注入新的用途和活力,活化利用。

✪民居改造,功能置換

對於非文物的傳統民居,保留建築結構,內部空間及庭院進行改造,功能置換。

✪街巷景觀提升

優化巷道景觀環境,必要時揭蓋復原河湧。

✪外牆藝術化改造

街巷兩邊建築外牆結合歷史文化故事展示和標示系統,進行藝術化改造。

▌安來街區節點

➤現狀概況

位於歷史徑東北側安來直街,臨近深井碼頭,節點用地面積約0.16公頃。

安來市為明清時期商業街,遍佈米鋪、布店、醫館、中藥店、煙館、當鋪、五金店。“安來”二字,意為來經商者確保安全,可以安心來經商。安來市街巷肌理保存較為完整,全街合長約200米,寬約3米,臨街建築相對而立,每棟建築面闊約4米,深約15米。目前大部分房屋空置倒塌為危房,被圍蔽保護。

➤功能定位:創藝商業街區

結合“安來市”的歷史,利用公共空間,通過創意藝術和商業引入重塑展示古村歷史和中西交流文化。

✪近期:藝術介入注入新能量。利用現狀建築的殘垣斷壁,引入創意公共藝術,使其搖身變成古村的鮮明特色與注目焦點,用藝術塑造現代與歷史的對話,並召喚更多人關心深井的過去和未來。

✪遠期:商業功能重現。隨著人氣的聚集,安來直街東側建築恢復商業功能,重現商業活力。

➤實施策略

以保護街區肌理和街巷尺度為重點內容,延續安來市作為商業的傳統功能,適當注入創意元素和商業活力。

➤改造內容

✪ 近期方案:保留現狀,“藍曬圖”藝術介入

為重塑台南市海安路的活力,2002年台南市府實施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由藝術家們于海安路創作藝術作品,期望藉由藝術拉回人潮,帶回商家,復蘇海安路。

藍曬圖替當地整合了舊建築物和藝術活動等活動,帶動周圍商家及景點的商機、使參觀的人藉由裝置互動,可參與過去的生活模式。藍曬的出現產生了一個迴圈,即“吸引人潮-帶動商機-舉辦活動認識在地文化-人與人或網路傳播-強化吸引力帶動更多的感興趣人群”。

✪ 遠期方案

☑對現狀結構仍保留的危房進行修建或重建,功能置換。

☑景觀提升:已完全倒塌的危房改造為社區公共空間。

☑歷史徑提升:植入街道傢俱,特色元素,結合標示系統對牆面進行藝術化處理,引導遊覽人群。

▌荷花池節點

➤現狀概況

位於歷史徑北側、大飛崗下,節點用地面積約1.8公頃。北側為新建社稷堂、廣場、和一棟二層仿古建築,南側為荷花池,西側為新建公園,東側沿湖多為民居。空間尺度較大,適合開展社區主題活動、展覽等。

➤節點功能定位:社區營造展示區、環境教育兒童樂園

節點位於深井古村和安來市之間,屬於居民區的連接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擁有大面積的開敞空間,可作為深井社區營造的活動和展示場所。

➤實施策略

1整理沿湖建築立面,引入創意團隊,給場所注入新的社區活力。2社區共建兒童公園,體現低成本、廢物利用的理念,通過共建的過程促進兒童的環境教育。

➤改造內容

建築功能置換利用現狀建築,改造為社區營造工作室及展示空間。場所營造,活力注入西側公園綠地注入新的功能,用村落舊物廢料打造的兒童樂園,進行公眾參與式設計和建設。景觀優化荷花池沿線立面整飾和藝術化改造;荷花池環湖步道及親水準台建設;戲臺前廣場綠化提升。改善水體環境定期對荷花池進行清淤,和水生植物維護,對荷花池岸進行截汙,防止周邊民居生活污水排入池中。

看完這個方案

是不是覺得很棒?

其實除了有關部門的和設計單位的辛勤努力外

也少不了TA們的功勞

從去年10月開始

一群一群的大學生、年輕人

走進這個安靜的古村

他們走訪村民、做設計、開影展

和村民們一起吃龍船飯、開茶話會、諮詢會

他們在這裡欣賞建築、探索村落、瞭解歷史

宗祠與古宅可以利用得更好

要做好標識系統

形成慢行交通體系

……

既不是政府大包大攬,也沒有交給開發商,正是以這樣一種與別不同的方式,被稱作“深井實驗”的深井古村微改造悄然啟動,這也是廣州第一個採取自下而上、公眾參與方式實施的微改造。

眾人拾柴火焰高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個越來越美的深井古村

將會展現在大家面前

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素材來源丨區城市更新局

圖文整理丨彭淑妍、一傑

編輯丨一金

轉載請聯繫丨廣州黃埔發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