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石老人早市現大量“子孫魚”!10塊錢批發賣無人問津,攤主竟當場丟棄……

休漁期結束後, 海鮮市場再次紅火起來。 豐富多樣的新鮮海產品, 讓市民大飽口福。

不過最近有市民在石老人逛早市的時候卻發現, 很多攤位前, 都堆放著大量的小魚小蝦, 這些“魚子魚孫”在沒長成時就被捕撈上市銷售, 看了著實讓人心疼。

捕撈這些魚蝦, 真的合法嗎?

△市場上的“魚子魚孫”

△市場上的“魚子魚孫”, 只有手指那麼粗。

△嶗山區南薑碼頭

△嶗山區南薑碼頭

“指頭魚”“掌心蟹” 海鮮“幼子”現市場

11月8號清晨, 記者按照市民提供的線索來到石老人附近的一處早市。 此時, 天還沒有完全亮起來, 但不少人已經開始出攤了。 一位攤主直接將一袋子海貨倒在了攤布上, 開始挑揀裡面個頭較大的魚蝦。

記者看到, 很多魚大概只有手指頭那麼粗, 蝦只有幾釐米長, 而螃蟹也只有手掌心那麼大。

在另外一個攤點上, 攤主費了半天勁, 才收拾出一小堆個頭還算正常的海貨。 剩下的小魚小蝦只好混在一起, 堆成一堆。

10元一堆無人問津 部分攤主直接丟棄

天逐漸亮了, 早市上的人也開始多了起來。 攤主們開始推銷起地上的“魚子魚孫”來。 儘管花上10塊錢就能買上一堆, 可仍然很少有人問津。 一位元攤主告訴記者, 要是實在賣不出去, 就拿回家。

上午9點鐘, 早市開始收攤。 有的攤主乾脆將賣不出去的小魚小蝦直接遺棄在市場上。 時間久了, 魚蝦在太陽的照射下開始腐爛, 散發著臭味。

攤主:“不浪費,現在這個條件好了,經濟條件上去了,這些就不以為然了,搞了肥料了,種了菜了,做肥料很厲害。”

△被丟在一旁的“魚子魚孫”

“魚子魚孫”滿碼頭 一張漁網全打盡

看著成堆的小魚小蝦,不僅讓人心疼,同時也讓人不解,這些魚蝦是怎麼打撈上來的?漁具是不是違規?有沒有人管?而且這種情況是否普遍?

11月9號清晨6點鐘,記者來到嶗山區南薑碼頭。此時,出近海捕魚的小漁船早已回港。堤壩上鋪滿了剛打上來了各種海貨。而像在石老人早市上看到的那種小魚小蝦更是遍地都是。

△嶗山區南薑碼頭

△嶗山區南薑碼頭

△嶗山區南薑碼頭

漁民:“這些網就是大的小的都能打上來,本身就漏不了,電網是都電死了,這個再小的就能跑了。小的那沒辦法,就是這種網。”

進去就出不來 市民發現“絕戶”地籠

一位元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小漁船捕魚的時候,用的都是小尺寸網口網,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魚子魚孫”被打了上來。在碼頭上走了兩圈,記者看到很多漁網,目測網口尺寸都很小,不過沒法辨別究竟是否符合規定。另外,在碼頭邊還有不少穿成一串的網籠。眼看著海洋資源被破壞和浪費,讓人感到心疼。

△穿成一串的網籠

執法人員:未發現使用違規漁具現場

隨後,記者把情況反映給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大約一個小時之後,兩名執法人員趕到南姜碼頭。

這位執法人員在現場表示,很多海貨本就是長不大的品種。而這些漁民都持有合法捕撈手續,所以只能從他們使用的漁網,來判斷捕魚的方式究竟合不合法。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有些就是長不大,你看這就是小的蝦皮。”

記者:“這些小蠣蝦呢?”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這種小蠣蝦一般正常情況下有比這個大的,有比這個小的。現場的網具不好說,因為沒看到。”

記者:“咱平常檢查嗎?”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檢查。檢查還沒有發現,我們也會到海上巡查,網具有問題的倒是還沒檢查到,有一些是檢查到違反捕撈許可證的,還有安全生產的。”

執法人員說得很保守,沒有檢查到網具有問題的情況,這也可能是實情,但巧合的是,記者隨走幾步就發現了地籠,好在執法人員沒收了,可再想想,這只是巧合嗎?執法人員多少次海上巡查都查不到,記者去一趟就發現一堆,能說明什麼?

每年的休漁期,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海洋資源,讓大海休養生息,讓漁業資源更為豐富,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現在休漁期過了,但管理不能存在“休漁期”,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休漁期的效果達到最好。

今年我們的伏季休漁期首次延長了一個月,為的就是能讓漁業資源更好地休養生息。總有那麼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見不得光的地方撒下“絕戶網”。

如今這樣的小魚小蝦又出現在市場上,看著讓人心疼,也明顯不符合漁業部門對於網具的要求。雖然已經過了休漁期,但是管理不能放鬆!!!

不僅是管理部門,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又能為保護海洋資源做些什麼呢?

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ID : qtvtoday

攤主:“不浪費,現在這個條件好了,經濟條件上去了,這些就不以為然了,搞了肥料了,種了菜了,做肥料很厲害。”

△被丟在一旁的“魚子魚孫”

“魚子魚孫”滿碼頭 一張漁網全打盡

看著成堆的小魚小蝦,不僅讓人心疼,同時也讓人不解,這些魚蝦是怎麼打撈上來的?漁具是不是違規?有沒有人管?而且這種情況是否普遍?

11月9號清晨6點鐘,記者來到嶗山區南薑碼頭。此時,出近海捕魚的小漁船早已回港。堤壩上鋪滿了剛打上來了各種海貨。而像在石老人早市上看到的那種小魚小蝦更是遍地都是。

△嶗山區南薑碼頭

△嶗山區南薑碼頭

△嶗山區南薑碼頭

漁民:“這些網就是大的小的都能打上來,本身就漏不了,電網是都電死了,這個再小的就能跑了。小的那沒辦法,就是這種網。”

進去就出不來 市民發現“絕戶”地籠

一位元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小漁船捕魚的時候,用的都是小尺寸網口網,所以才會有這麼多“魚子魚孫”被打了上來。在碼頭上走了兩圈,記者看到很多漁網,目測網口尺寸都很小,不過沒法辨別究竟是否符合規定。另外,在碼頭邊還有不少穿成一串的網籠。眼看著海洋資源被破壞和浪費,讓人感到心疼。

△穿成一串的網籠

執法人員:未發現使用違規漁具現場

隨後,記者把情況反映給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大約一個小時之後,兩名執法人員趕到南姜碼頭。

這位執法人員在現場表示,很多海貨本就是長不大的品種。而這些漁民都持有合法捕撈手續,所以只能從他們使用的漁網,來判斷捕魚的方式究竟合不合法。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有些就是長不大,你看這就是小的蝦皮。”

記者:“這些小蠣蝦呢?”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這種小蠣蝦一般正常情況下有比這個大的,有比這個小的。現場的網具不好說,因為沒看到。”

記者:“咱平常檢查嗎?”

嶗山區海洋與漁業局漁政工作人員李同新:“檢查。檢查還沒有發現,我們也會到海上巡查,網具有問題的倒是還沒檢查到,有一些是檢查到違反捕撈許可證的,還有安全生產的。”

執法人員說得很保守,沒有檢查到網具有問題的情況,這也可能是實情,但巧合的是,記者隨走幾步就發現了地籠,好在執法人員沒收了,可再想想,這只是巧合嗎?執法人員多少次海上巡查都查不到,記者去一趟就發現一堆,能說明什麼?

每年的休漁期,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海洋資源,讓大海休養生息,讓漁業資源更為豐富,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現在休漁期過了,但管理不能存在“休漁期”,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把休漁期的效果達到最好。

今年我們的伏季休漁期首次延長了一個月,為的就是能讓漁業資源更好地休養生息。總有那麼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在見不得光的地方撒下“絕戶網”。

如今這樣的小魚小蝦又出現在市場上,看著讓人心疼,也明顯不符合漁業部門對於網具的要求。雖然已經過了休漁期,但是管理不能放鬆!!!

不僅是管理部門,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又能為保護海洋資源做些什麼呢?

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青島電視臺今日”

微信公眾號ID : qtvtoday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