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西溪:昔日“龍鬚溝”今成風景線

最美河道(溪流)參選作品展示(十)

河道兩岸水影婆娑, 清水粼粼的水面上美人蕉、菖蒲等水生植物爭奇鬥“綠”, 兩岸石板路蜿蜒宜人……站在這樣一個秀美的河道旁, 你壓根不會想到這裡曾被形容為老舍筆下的“龍鬚溝”。

“新西溪其實是一條溝渠, 全長1080米, 改造前最寬的河面才5米, 是鎮區所在地峽山社區內唯一一條防洪排澇溝渠。 ”強蛟鎮五水共治辦負責人趙國乾說, 因為河道區域有12家企業, 沿河34個排放口, 河道水質的常態化養護提升一直都是嚴峻的難題。 由於生產生活污水滲透進河道, 河床淤泥堆積, 天氣一暖和, 惡臭陣陣, 居住在附近的村民連窗戶都不敢開。 “剛開始聽鎮裡說要治理新西溪我們都不大相信, 如果能把這裡整治乾淨, 還有什麼工作做不好。 ”峽山社區的程常軍十幾年來一直負責鎮區保潔工作, 他告訴記者, 以前河道兩邊只有一條僅供一人行走的小路,

遇上雨天, 道路愈發泥濘難走, 很多居民乾脆捨棄前門往後門去繞。 “每次清掃到這裡, 我就把三輪車停在路口, 然後拿著掃帚、簸箕走進去清理垃圾, 一趟又一趟, 要幹上很久。 ”程常軍說。

“新西溪其實是一條溝渠, 全長1080米, 改造前最寬的河面才5米,

是鎮區所在地峽山社區內唯一一條防洪排澇溝渠。 ”強蛟鎮五水共治辦負責人趙國乾說, 因著河道區域有12家企業, 沿河34個排放口, 河道水質的常態化養護提升一直都是嚴峻的難題。 由於生產生活污水滲透進河道, 河床淤泥堆積, 天氣一暖和, 惡臭陣陣, 居住在附近的村民連窗戶都不敢開。 “剛開始聽鎮裡說要治理新西溪我們都不大相信, 如果能把這裡整治乾淨, 還有什麼工作做不好。 ”峽山社區的程常軍十幾年來一直負責鎮區保潔工作, 他告訴記者, 以前河道兩邊只有一條僅供一人行走的小路, 遇上雨天, 道路愈發泥濘難走, 很多居民乾脆捨棄前門往後門去繞。 “每次清掃到這裡, 我就把三輪車停在路口,
然後拿著掃帚、簸箕走進去清理垃圾, 一趟又一趟, 要幹上很久。 ”程常軍說。

“要徹底剿滅劣Ⅴ類水體, 清淤疏浚抓水源是關鍵。 ”強蛟鎮相關負責人說。 由於新西溪彙集的水主要是雨水和海塘裡的水,並沒有活水,因此截汙成了治水的關鍵。今年強蛟鎮投入700多萬元,對河道兩側企業實施截汙納管,對周邊農村生活污水實施改造工程,在源頭上消滅治水頑疾。截汙、清淤工程結束後,還對河道周邊環境進行了整治提升,河道原先最寬的才5米,現在拓寬到了8米,同時打通河道兩岸東西方向的路,方便群眾出行。隨後,鎮裡又及時跟進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在沿溪兩側種植親水植物,進行生態綠化,淨化水體。“現在白天還有不少人到這裡釣魚呢,以前別說釣魚,大夥走都不願意往這條路走。”程常軍說。

昔日群眾眼裡的“龍鬚溝”,如今已經成為大家眼中的一道風景線了。沿著河道兩邊的石板路,往東走就是正在改造的森林公園,而往西一直能通往國華電廠。白天,在綠樹掩映下,看水裡魚兒跳躍;傍晚,飯後結伴繞著河道兩側散步、閒談,已然成為峽山居民的休閒方式。“以前批地基造房子,大家是求著不要分到溪邊,如今新西溪改造後,沿溪建造的這幾幢房子馬上就吃香了,現在他們的房子變成了‘湖’景房了。”峽山社區的王師傅開心地說。

由於新西溪彙集的水主要是雨水和海塘裡的水,並沒有活水,因此截汙成了治水的關鍵。今年強蛟鎮投入700多萬元,對河道兩側企業實施截汙納管,對周邊農村生活污水實施改造工程,在源頭上消滅治水頑疾。截汙、清淤工程結束後,還對河道周邊環境進行了整治提升,河道原先最寬的才5米,現在拓寬到了8米,同時打通河道兩岸東西方向的路,方便群眾出行。隨後,鎮裡又及時跟進開展生態修復工程,在沿溪兩側種植親水植物,進行生態綠化,淨化水體。“現在白天還有不少人到這裡釣魚呢,以前別說釣魚,大夥走都不願意往這條路走。”程常軍說。

昔日群眾眼裡的“龍鬚溝”,如今已經成為大家眼中的一道風景線了。沿著河道兩邊的石板路,往東走就是正在改造的森林公園,而往西一直能通往國華電廠。白天,在綠樹掩映下,看水裡魚兒跳躍;傍晚,飯後結伴繞著河道兩側散步、閒談,已然成為峽山居民的休閒方式。“以前批地基造房子,大家是求著不要分到溪邊,如今新西溪改造後,沿溪建造的這幾幢房子馬上就吃香了,現在他們的房子變成了‘湖’景房了。”峽山社區的王師傅開心地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