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浪漫和戰鬥並存的三八婦女節

75年前, 丁玲在《三八節有感》一文中寫道:“婦女”這兩個字, 將在什麼時代才不被重視, 不需要特別的被提出呢?上世紀三四十年代,

中國知識女性關注的是“娜拉出走之後”, 這個在今天看來仍很活躍的話題, 於那個時代相比是那麼的格格不入。

1949年12月,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婦女節。 每年這一天, 全國各地都在舉行慶祝活動, 電臺錄製專體節日, 報紙、雜誌紛紛搶鮮報導這一節日。 每年的這一天, 婦女同志集體享受來自社會的關愛, 祝福, 這種關愛甚至於讓一部分男性都不無嫉羨:“為什麼就不制訂個夫男節?”

當代中國婦女們是幸福的, 與男性一道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物的權利。 只是對於這一節日, 浪漫和戰鬥並存。 鄧拓的《燕山夜話》中就有一篇《中國古代的婦女節》。 文中寫道:“說起婦女節, 現在一般人只知道‘三八’節, 誰都不會想到中國古代也有婦女節。

這個婦女節的由來, 雖然帶了很大的神話成分, 但是它主要是以生產勞動、戀愛和婚姻問題為內容的。 尤為讓我驚訝的是, 這個節日是中國陰曆的七月七夕。 一長者告訴我, 在古代中國, 農曆七月初七普遍地被作為婦女的“乞巧節”流傳——姑娘們在這一天以學習、切磋和展示心靈手巧的針線活為名進行社交活動——近似於今天的“婦女節”。 而國際勞動婦女節遠遠沒有中國版本那麼浪漫, 那可是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國紡織、服裝業工人在1909年3月8日那天, 舉行規模巨大的罷工和示威遊行, 有組織鬥爭勝利的結果。 自此以後, “三八”婦女節就成為世界婦女爭取權利、爭取解放的節日。

如今,

婦女們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已遠非《圍城》裡的沈太太所說的 “從前男性所做的職業, 國會議員、律師、報館記者、飛機師等等, 女性都會做, 而且做得跟男性一樣好。 我敢說, 在不久的將來, 男女兩性的分別要成為歷史上的名詞。 ”男女兩性的分別是否成為歷史名詞有待時間論證, 婦女地位的提高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對於大多數職業婦女來說, 三八婦女節的意義也許是半天假期, 單位旅行、發放些物品, 因為歷史上她們所為之抗爭的“平等”與“反抗”已不具備現實意義。

戰鬥味十足的三八節發展成為溫情而消費主義主義至上的背後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 節還是三八節, 只是畢竟所對應的社會和時代的背景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