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美麗內丘百村行」後魯亭、孫家坡、馬家賽、韓家莊、西莊……看看這幾個美麗鄉村有多美!

點擊上方“內丘發佈”即可關注哦

“美麗內丘百村行”

今天為大家推薦5個美麗鄉村

內丘鎮後魯亭村

後魯亭村位於內丘縣城西南2公里處, 人傑地靈, 民風淳樸, 交通便利。 村現有人口1200人, 耕地1847畝, 黨員52名, 兩委幹部5人, 村裡有心連心百貨超市、村衛生室及農村淘寶。 走進我們鄉村, 你會覺得空氣特別新鮮, 放眼望去, 田野裡一片綠色。

明初, 前、後魯亭是一個村莊, 村民多以殺豬宰牛為生,

曾名宰牛莊, 當地百姓認為“宰”字不夠吉利, 就叫成拴牛莊。 後來, 青山村來了一位學者, 姓劉名德淵, 字魯亭, 想公開講經說學, 使村民都有機會學習, 見一些村民忙於白天幹農活, 沒有時間讀書, 就擇地修建一高臺, 每晚在臺上講解聖賢之書, 很多人都能去聽講, 時間長了, 人就變了, 按聖賢書中的道理要求自己, 學會了以理待人, 為該村培養了不少人才, 深受群眾愛戴和擁護。 宰牛莊的人為感念劉德淵的大恩大德, 就把村名改了, 用劉德淵的字“魯亭”為村名, 從此宰牛莊就改為魯亭村。 後因村民日漸增多, 村莊擴大, 即按村莊坐落方位, 定名為前魯亭和後魯亭兩個村莊, 一直沿用至今。

後魯亭村民熱情好客, 歡迎八方來客遊玩。

南賽鄉孫家坡村

南賽鄉孫家坡村地處鵲山東麓丘陵地區距內丘縣城24公里處, 全村共有83戶, 304口人, 黨員22名, 兩委班子6人。 全村共有耕地面積300畝, 山場面積5000畝。

該村交通發達, 隆昔路從村中橫穿而過, 向南2公里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扁鵲廟。 人流量大, 村中小飯店臨街而立, 村北有南賽中心小學楊秀峰小學, 儼然成就南賽鄉的交通樞紐。 溪、泉水從村東穿過, 常年不斷, 村民在河中打井取水, 水中礦物質極高,夕陽下的黃昏,小河邊的綠柳,田野的油菜花,隆昔路仿佛就在腳下蜿蜒。正在建設實施的中的三仁種植基地位於村西北,一條旅遊專線在村南口盤旋而至旅遊勝地---扁鵲廟,為我村的發展前途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

孫家坡村今年種植核桃400余畝、桃樹200畝,四季花果不斷,村兩委一班人為建設更適合宜居旅遊觀光的小山村正在努力著。

南賽鄉馬家賽村

馬家賽古時稱“中賽”,是八賽中央位置而稱“中賽”,後因“馬”姓佔據80%而取名為“馬家賽”。北有北賽、石梯,南有南賽、寺溝,西有張家賽、嶺底賽,東鄰郝家賽,集上賽。

本村現有120戶,550人,其中農村戶口480人,耕地面積1100畝,山場面積5000畝。北有塞納湖風景區,垂釣、休閒住宿為一體,距離扁鵲聖地約6公里,村南“賽裡川”河道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全村以前多以種地為生,屬於傳統的種植方式。在70年代前有一戲劇團,在我縣頗具名聲,遠近聞名,並且有好多人都具有功夫,並且一直保留到80年代初。到90年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喜劇團因多種原因停止了演出,但是保留了一批響器班子人員,一直為紅白事服務,持續到90年代末。學校也在該村一直保留,由原來的一至五年級到現在的一至二年級,是附近幾個村的中心小學。

至今為止,該村還保留著一些殘舊的古民居,多為石木結構。村裡還保留著一棵古槐樹,約200年左右,一人抱不住,生長勢態佳,百姓奉為“神樹”,每年正月都到槐樹哪裡焚香祭拜,更為它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古時樹上吊有一個鐵鐘,每逢重要事情都以鐘聲為信號聚之。

村裡的農業種植生產模式在這10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生產隊時期,有加工紅薯粉條的傳統手藝,現任村主任馬年增,自2009年上任以來,就帶頭拾起了加工粉條的手工藝。他首次購買了紅薯加工設備,實現了紅薯澱粉的沖洗、輸送、粉碎、壓榨、過濾的機械化,並發展了一批種植戶。在2010年又註冊了以紅薯種植加工的專業合作社,只有又註冊了商標。進幾年又發展了多家加工戶,紅薯種植面積、加工量在我縣屬於較大規模,粉條也小有名氣。今年馬主任準備進一步把產業做大做強,使產品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一體化、系列化。

2016年國家又開發了太行山高速公路,並且於2016年9月份正式施工,並且將設置高速口,更為該村帶來了商機。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旅遊專線也在設計規劃中,建成之後更為我村的發展前途帶來希望和光明。馬家賽村會越來越富,環境越來越好。

柳林鎮韓家莊村

柳林鎮韓家莊村位於內丘縣城西偏北11.9千米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共113戶、398口人,其中黨員20人、村“兩委”幹部6人。近年來,韓家莊村黨支部積極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探索了一條適合韓家莊村發展的開放、綠色、繁榮的富民增收致富路。

三百年前,嶺底賽一家姓韓的遷此立莊,故名得韓家莊。

韓家莊村地處丘陵地區,農作物種植以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花生、油菜、大豆為主。韓家莊村有荒山荒坡千餘畝,該村將以丘陵地區綜合開發利用為契機,將土地流轉,進行林果樹種植,打造以娛樂採摘為一體的現代型旅遊地,來為群眾增收。

內丘鎮西莊村

內丘鎮西莊村位於內丘縣城東北1.5公里處,107國道西側,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81戶,402口人,黨員29名,兩委幹部4名,其中大學生村官1名。全村共有耕地381畝,主要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等經濟作物為主,2016年人均收入6300元。

西莊村原與四裡鋪同屬一個村,清朝年間,因修平漢鐵路將原四裡鋪村一分為二,後成為兩個行政村,該村地處鐵路以西故稱為四裡鋪西莊,簡化稱為西莊,以王、謝姓居多。該村民風淳樸,群眾勤勞善良,近年來在村兩委幹部帶領下,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等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全村共粉刷牆壁6000多平方,實現了衛生廁所全覆蓋。對全村進行了硬化、綠化和美化,共硬化道路4500平米。在街道兩側種植冬青、核桃樹、楊樹等500餘棵,路邊空地種植各類花草近千株。目前,村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玩。該村建有文化廣場和圖書室,同時還組建了文藝宣傳隊,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美麗內丘百村行”活動中,該村設立了大學生村官服務站,“貼心加油站”為大家提供熱水、打氣筒等物品,村官張羨還將作為導遊,全程為您服務,介紹村情、村況,帶您在村內走一走看一看,讓您來到西莊就像來到家一樣,舒心貼切。

熱情好客的西莊群眾歡迎您前來遊玩!

水中礦物質極高,夕陽下的黃昏,小河邊的綠柳,田野的油菜花,隆昔路仿佛就在腳下蜿蜒。正在建設實施的中的三仁種植基地位於村西北,一條旅遊專線在村南口盤旋而至旅遊勝地---扁鵲廟,為我村的發展前途帶來得天獨厚的優勢。

孫家坡村今年種植核桃400余畝、桃樹200畝,四季花果不斷,村兩委一班人為建設更適合宜居旅遊觀光的小山村正在努力著。

南賽鄉馬家賽村

馬家賽古時稱“中賽”,是八賽中央位置而稱“中賽”,後因“馬”姓佔據80%而取名為“馬家賽”。北有北賽、石梯,南有南賽、寺溝,西有張家賽、嶺底賽,東鄰郝家賽,集上賽。

本村現有120戶,550人,其中農村戶口480人,耕地面積1100畝,山場面積5000畝。北有塞納湖風景區,垂釣、休閒住宿為一體,距離扁鵲聖地約6公里,村南“賽裡川”河道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全村以前多以種地為生,屬於傳統的種植方式。在70年代前有一戲劇團,在我縣頗具名聲,遠近聞名,並且有好多人都具有功夫,並且一直保留到80年代初。到90年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喜劇團因多種原因停止了演出,但是保留了一批響器班子人員,一直為紅白事服務,持續到90年代末。學校也在該村一直保留,由原來的一至五年級到現在的一至二年級,是附近幾個村的中心小學。

至今為止,該村還保留著一些殘舊的古民居,多為石木結構。村裡還保留著一棵古槐樹,約200年左右,一人抱不住,生長勢態佳,百姓奉為“神樹”,每年正月都到槐樹哪裡焚香祭拜,更為它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古時樹上吊有一個鐵鐘,每逢重要事情都以鐘聲為信號聚之。

村裡的農業種植生產模式在這10年來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生產隊時期,有加工紅薯粉條的傳統手藝,現任村主任馬年增,自2009年上任以來,就帶頭拾起了加工粉條的手工藝。他首次購買了紅薯加工設備,實現了紅薯澱粉的沖洗、輸送、粉碎、壓榨、過濾的機械化,並發展了一批種植戶。在2010年又註冊了以紅薯種植加工的專業合作社,只有又註冊了商標。進幾年又發展了多家加工戶,紅薯種植面積、加工量在我縣屬於較大規模,粉條也小有名氣。今年馬主任準備進一步把產業做大做強,使產品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一體化、系列化。

2016年國家又開發了太行山高速公路,並且於2016年9月份正式施工,並且將設置高速口,更為該村帶來了商機。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旅遊專線也在設計規劃中,建成之後更為我村的發展前途帶來希望和光明。馬家賽村會越來越富,環境越來越好。

柳林鎮韓家莊村

柳林鎮韓家莊村位於內丘縣城西偏北11.9千米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全村共113戶、398口人,其中黨員20人、村“兩委”幹部6人。近年來,韓家莊村黨支部積極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探索了一條適合韓家莊村發展的開放、綠色、繁榮的富民增收致富路。

三百年前,嶺底賽一家姓韓的遷此立莊,故名得韓家莊。

韓家莊村地處丘陵地區,農作物種植以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花生、油菜、大豆為主。韓家莊村有荒山荒坡千餘畝,該村將以丘陵地區綜合開發利用為契機,將土地流轉,進行林果樹種植,打造以娛樂採摘為一體的現代型旅遊地,來為群眾增收。

內丘鎮西莊村

內丘鎮西莊村位於內丘縣城東北1.5公里處,107國道西側,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81戶,402口人,黨員29名,兩委幹部4名,其中大學生村官1名。全村共有耕地381畝,主要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等經濟作物為主,2016年人均收入6300元。

西莊村原與四裡鋪同屬一個村,清朝年間,因修平漢鐵路將原四裡鋪村一分為二,後成為兩個行政村,該村地處鐵路以西故稱為四裡鋪西莊,簡化稱為西莊,以王、謝姓居多。該村民風淳樸,群眾勤勞善良,近年來在村兩委幹部帶領下,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等工作,取得豐碩成果。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全村共粉刷牆壁6000多平方,實現了衛生廁所全覆蓋。對全村進行了硬化、綠化和美化,共硬化道路4500平米。在街道兩側種植冬青、核桃樹、楊樹等500餘棵,路邊空地種植各類花草近千株。目前,村內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鳥語花香,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遊玩。該村建有文化廣場和圖書室,同時還組建了文藝宣傳隊,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在“美麗內丘百村行”活動中,該村設立了大學生村官服務站,“貼心加油站”為大家提供熱水、打氣筒等物品,村官張羨還將作為導遊,全程為您服務,介紹村情、村況,帶您在村內走一走看一看,讓您來到西莊就像來到家一樣,舒心貼切。

熱情好客的西莊群眾歡迎您前來遊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