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學故事之禮:晏嬰惜賢,禮遇賢士

春秋時代, 齊國有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他身材矮小, 生活節儉, 不肯搬進豪華住宅, 但對人才極為愛惜, 什麼都捨得付出。

這就是司馬遷表示願“為之執鞭”的晏嬰。

晏嬰擔任齊國大夫時, 一次在出使外國回來的路上, 看見有一個被綁著雙手, 由幾個人押解著, 走在路邊。

他見那被押之人神色不凡、氣宇軒昂, 像是很有修養, 就下車好奇地問:“你叫什麼名字?是幹什麼的?”

“我叫越石父, 是給人家做奴僕的。 ”那人不卑不亢, 語氣沉穩地說。

原來他是一個剛剛被買來的奴僕, 正往主人家去。

晏嬰為這樣一個氣度不凡的人淪為奴隸而感到惋惜, 便向買主說明自己打算贖買越石父。

正好那家主人也覺得這個奴隸不像個做奴僕的, 為了避免賠本, 賣了也無妨, 於是就欣然應允。

晏嬰隨即命人將駕車的左側馬匹送與那主人, 贖出了越石父, 就這樣越石父與晏嬰一同回到了國都。

晏嬰已是久別故里, 所以格外想念親人, 來到家門口後自己便迫不及待地進了大門, 已經完全把越石父忘了。

越石父自從被贖以後, 心中一直很感激晏子, 覺得自己終於被人賞識, 可以一展才華。

可這一路上他見晏子自己先上車, 然後才讓他上車, 到家後連一聲招呼也沒打, 只顧自己先進屋, 根本沒想到這有個越石父。

他心想:這不是與我再別人家做奴僕一樣嗎?我還有什麼前途?

不久以後, 晏嬰做了齊國的宰相, 國事非常繁忙, 來往應酬也特別得多。 越石父根本見不到晏嬰, 晏嬰也沒有派誰或親自來過問他的情況。

越石父心中那種懷才不遇、不被重用的心情無法排遣, 於是叫人轉告晏嬰說:“從即日起, 我越石父與你晏嬰絕交, 還是到有人賞識我的地方去吧!”

晏嬰聽了手下人的報告, 回想起當初贖回越石父的情景, 然後命手下人告訴越石父:“從前你是奴隸, 我把你贖了出來, 這有什麼不對嗎?我們並沒有私人交情, 或者說還沒有深交, 你為什麼這麼匆匆和我斷交呢?”

越石父說:“我從前是個奴僕, 但是從你贖出了我, 我以為遇到了知己, 認為你瞭解我, 因此解救了我。 可是, 我見你上車自己先上, 到家也不打招呼, 自己就去了, 根本沒過問我的情況, 也沒有理睬過我。 這難道與我過去的主人有什麼兩樣嗎?常言道:‘為人君子不能因為對人有點兒好處就舉止輕率。 ’而你這樣待我, 很令我傷心, 因此我決定離開這裡。 ”

晏嬰聽到這一番議論後, 馬上來到越石父跟前, 誠懇地道歉說:“從前, 我只看到先生的外貿舉止, 而現在更加瞭解您的志氣和品格, 令人佩服!實在是我晏嬰失禮。 我衷心地向您道歉, 還望您能留下來。 日後晏嬰有什麼不對之處, 請您多多指教。 ”

越石父見晏嬰誠心實意地接受了意見, 深感此人胸懷大度, 將來必成大業, 又經晏嬰一再挽留, 越石父便留了下來, 不久便成了晏嬰治理國事的左膀右臂。

一匹馬只是贖出了越石父的身, 而謙恭的禮遇才贏得了賢士的心。 晏嬰一生曆仕靈公、莊公、景公三朝, 甚至亂臣賊子都不敢碰他, 這無疑是得益於他那恢宏大度的氣量和謙和有禮的作風。

這無疑是得益於他那恢宏大度的氣量和謙和有禮的作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